馮正明領著人,在石城看新店開業,讓手底下廚師和學徒們相互交流的時候。
江成哲在滬城也有些忙碌,被不少的老闆專門找到。
這些找上門的老闆,不但是有在滬城的浙商、蘇商,還有專程從粵省到滬城找到他的老闆。
還有幾位港商也找到了江成哲,希望可以和江成哲合作。
甚至連海外知名的餐飲集團都派人找到他希望合作。
而經過交流,江成哲很快發現。
這些大老闆們找到他,實際上都是因為馮正明。
馮正明現在知名度確實有些太高了。
不但是在國內,海外也有著不少他的傳言。
這也只是因為,馮正明還沒有去海外參加過一些比賽和交流。
如果他去了海外走一圈,恐怕海外對馮正明的推崇只會更高。
但即便是他還沒有走出國門去海外比賽和交流。
海外依舊不乏關於馮正明的各種傳聞。
這些基本上都是因為馮正明在滬城那家老洋房餐廳,和一些海外受邀參加過國內的國宴的外賓傳揚開。
江成哲明白,之所以海外會被傳揚開,實在是馮正明手藝過於富有特色。
他能夠把菜做的適合很多人的口味,並且總有不少奇思妙想,讓人品嚐到令他們印象深刻的美食。
如此一來,國內外很多大亨,都會不自覺調查一番馮正明。
再加上馮正明從來不畏懼任何的調查。
他屬於自認自己行的正,不需要有什麼藏著掖著的地方怕調查。
導致要想獲得馮正明相關訊息,國內有太多渠道可以獲得,都壓根不用專門派人專門查詢。
江成哲從馮正明店裡離開訊息,也就這樣不脛而走,讓很多人都知道了。
然後大亨們主動找到江成哲。
話裡話外都是願意投資給他開店。
但同時,所有人對江成哲期望都是。
“你必須要超越馮正明,最好能和馮正明那家老洋房餐廳分庭抗禮。”
這種情形,著實讓江成哲有點不知道該怎麼面對?
要讓他去超越馮正明?
江成哲覺得以自己現在廚藝,尤其是眼界和理念、創意,還真不可能超越馮正明。
在外人看來,馮正明在滬城西餐館街上的店經營的這麼好,是因為江成哲坐鎮。
可江成哲自己明白,哪怕是沒有自己,馮正明也可以安排人把這家店經營的很好。
這背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馮正明他不單單只是自己手藝好那麼簡單。
他是有一套完善的設計,可以說後廚裡,只要主廚不要總想著表現自己,那麼馮正明任何一家店都不可能會翻車。
所以江成哲真的不覺得,自己能像是馮正明那樣,把一道菜設計到那麼精細。
而且他本身也更喜歡一些寫意的烹飪方式。
說難聽點,江成哲更喜歡可以隨心所欲的烹飪方式。
這也是他離開馮正明店裡真正原因。
馮正明把做菜步驟拆解的過於詳細了,讓江成哲覺得自己是機器產線上的監工,完全是沒有他施展自己創意的機會。
但江成哲心裡也清楚,想要和馮正明一樣經營好一家餐館。
他的辦法是最好的方式。
所以江成哲覺得,自己要超越馮正明很難。
他也沒有想過要去超越馮正明。
至於說,要和馮正明那家老洋房餐廳分庭抗禮?
江成哲倒是有想過,只是他覺得如果接受那些大亨投資,可能自己就辦不到了。
畢竟人家投資給你,也不是說就不想賺錢,只為了讓你去實現自己夢想?
想要讓人家投資有回報,顯然不能把餐廳經營成馮正明的老洋房餐廳那樣啊。
別人不清楚,江成哲很清楚,老洋房餐廳是馮正明所有店裡,盈利最少的一家店了。
如果不是馮正明他手上現在有這麼多的店支撐。
甚至江成哲覺得馮正明那家老洋房餐廳壓根就很難盈利。
那家餐廳前期投資擺在那,還有每天大量好食材的採購費用,以及餐廳給到後廚人員包括服務人員的工資。
最最關鍵的還是,那棟老洋房的維護費用,也是需要考慮進去。
這麼一系列的費用下來,如果不是馮正明去經營,其他廚師真的恐怕很難能盈利。
所以在江成哲心裡,就沒有要同樣開一家那樣餐廳的打算。
但這些東西,江成哲也不可能跟那些大亨說。
因為那些大亨只會對標馮正明。
江成哲乾脆暫時先放空自己,他把父母再次接到滬城來,帶著父母開始了旅遊,把滬城周邊一些城市都遊玩了一番。
遊玩過程中,江成哲父母也問了他的一些情況。
江成哲對父母沒有任何隱瞞,把事情的一些經過跟父母說清楚。
父親聽後沒有第一時間開口說話。
母親對兒子的選擇多少有點不認同。
“阿哲其實你不應該離開,馮廚師他是一個很好的相處的人,你們相互之間很多地方都可以互補,你在他的店裡,也可以發揮出你的能力。”
江成哲聽了母親的話沒有第一時間回應。
沉默了一陣,父親也終於開口。
“阿哲,媽媽說的沒錯,你不離開正明的店裡,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他和你之間確實是很好的互補,你可能再也很難遇到他那樣利害的夥伴。
但是你如果真的想要離開自己做,爸爸也會支援你,因為爸爸相信你有那個能力。”
母親聽到父親的話,還是有些為兒子擔心,所以她還是想要勸說兒子。
不過江成哲看到,沒等母親開口,父親先一步打斷了母親。
“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兒子,他跟著正明那麼久,也應該嘗試自己做一些事情。”
在父親勸說下,母親倒是也沒有再說什麼?
江成哲帶著父母從滬城北上,在蘇省的一些地方遊玩了一番。
他自己也趁機瞭解了一些蘇省內各地不同的菜。
還專門參觀了這邊淮揚菜的相關歷史博物館。
只不過江成哲發現,蘇省各地的人似乎真的一點也不團結。
各地好像都是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而且往往相互之間,似乎都是在較勁一樣。
就像是淮揚菜,在蘇省就有好幾個地方都在爭搶誰正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