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三年,春深時節,正是草長鶯飛,萬物復甦,百花齊放的時候。
這一日,朱載坖也沒有在京師待著,當然他也沒去踏青巡遊,而是去了距離京師百餘里外的天津衛的天津港!
清晨時分的天津港被一層薄薄的霧氣籠罩,但這霧氣很淡,隨著海天交接之處泛起魚肚白,發出了第一道拂曉晨光,便消失不見了。
此刻的天津港港口上,也早已戒嚴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無數的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以及妝束更加華麗莊嚴的大漢將軍都各自排列在他們負責站崗守護的位置上,並在晨光中顯得格外醒目,也襯托著大明威嚴渾厚的國家氣勢。
內閣六部的大臣們,在這個時候,也都依著各自的次序,站在一條如龍一般的紅毯兩側,他們各自盛裝威嚴,或穿著皇帝賜服的蟒袍、鬥牛服,或穿著本品級官職相對應的官袍。
一切都是那麼的莊重肅穆。
身穿大紅金絲蟒袍的李春芳,站在百官前面,也忍不住緊張好奇的踮腳去看紅毯盡頭的動靜,以及紅毯另一頭接著海天之上的宣德號鉅艦!
這艘鉅艦也是今年剛剛下水,交付給東洋水師的主力艦,與先前下水的永樂鉅艦和嘉靖鉅艦,是屬於同一規制的超大戰艦,
而且這艘戰艦上的主力火炮比之前兩艦,更是有了不小的進步,據說射程都快接近二十里了。
但具體如何,現在在場的人,誰都不知曉。
只能等著皇帝陛下到來之後,才能揭開謎底。
高拱,趙貞吉,胡宗憲,張居正等內閣成員也都翹首以盼著。
張居正也是今年剛剛從南京調回京師的內閣大學士,在南京接替他原先職務的人,也正是一直與他搭檔的應天巡撫海瑞。
所以,現在的海瑞也算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拿到內閣的入場券,成為了常駐在江南地區的內閣大學士。
不過海瑞這個大學士,並沒有正式的三殿三閣之號,而是專門加了“協辦”二字。
顯然,這是朱載坖刻意為之的操作。
他就是要漸漸的改造現在的大明政治格局,重塑出一種更加有效,更加便於他控制的政治模式。
並不像原來那樣忽輕忽重的讓內閣承擔著說不清楚權責的責任。
所以,現在朱載坖要改造的方向,就是要讓朝野上下權責分明,執行高效。
也只有如此,朱載坖更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理想才能漸漸的由想法化為實踐,進而變成可以推動大明向著更加有朝氣,且更加有希望的方向前進。
不至於行在半途,就掉進王朝衰落的怪圈之中。
“皇帝駕到——”
就在百官和圍觀百姓們翹首相盼的時候,一道帶有腔調的唱喏之聲,劃破了長空,使得整個天津港港口內外為之肅穆莊嚴了起來。
接著在遠處,皇帝的鑾駕緩緩而來,漸漸的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在鑾駕的前後,也簇擁著盛裝威嚴的錦衣衛和金瓜武士等一眾儀仗侍衛。
而且為了今天這個大喜的日子,朱載坖今天專門穿著了一套了喜慶而不是莊嚴的硃紅色龍袍,頭上也戴著一頂裝飾著兩條栩栩如生的金龍的黑色翼善冠。
整個人也都顯得格外有威嚴感。
朱載坖端坐在龍攆上,目光平靜的注視著遠方,似是高遠深邃,讓人不敢直視,也不敢琢磨。
當龍攆行至紅毯前的時候,隨著一聲如之前“皇帝駕到”時一般有腔調的唱喏響起,百官開始跪拜!
“臣等恭迎聖駕,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以內閣首輔李春芳為首的官員們,在這一刻跪伏在地,聲音整齊劃一,共同迎接著聖駕到來。
朱載坖微微欠身而起,走下了御輦,他的目光越過眾人,投向遠處海面上隱約可見的艦隊輪廓,露出了一個淺淺的微笑。
而後這才將目光收近,看著李春芳等人,淡淡道:“眾卿平身。”
“謝萬歲!”
百官行禮再拜,而後才各自起身回到他們應該站著的位置。
主管兵部的內閣大學士胡宗憲,和兵部尚書譚綸,在這一刻上前一步,一起對著朱載坖躬身拜道:“啟稟陛下,東洋水師總兵官戚繼光、監軍太監雨化田已在海上列隊,恭候聖駕檢閱。”
朱載坖眼中閃過一絲期待,帶著喜悅的聲音回道:“準!”
聽到這聲“準”之後,胡宗憲和譚綸立刻又一起拜道,“遵旨!”
隨後,一艘裝飾華麗的龍舟備好在紅毯的正前方,朱載坖在眾人簇擁下登船。
接著龍舟緩緩駛離港口,進入廣闊的大海上之上,海面上的景象也隨著龍舟的前行,逐漸清晰起來。
站在龍舟最前面的朱載坖,迎著當第一縷穿透雲層的陽光,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這也是他穿越多年以來,第一次登在海上,看這樣的壯闊景象。
只見海天之間,一百二十艘戰船整齊列陣,桅杆如林,帆影蔽日。
最大的宣德鉅艦長達一百五十多米,船首雕刻著猙獰的龍首;敏捷的蒼山船排列兩側,船身修長;更有數十艘蜈蚣船如利劍般穿插其間。
每艘船上,士兵們盔甲鮮明,刀槍如雪,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戚繼光好樣的!”
朱載坖不禁讚歎,這些水師戰艦能被訓練的如此有素,戚繼光當真是居功至偉!
龍舟駛近艦隊中央,一艘巨大的戰艦格外醒目,船首雕刻著“宣德“二字。
在船板上,一位身著鎧甲、腰佩寶劍的將軍肅立如松,等候著皇帝的檢閱,此人正是威震東洋的戚繼光!
在戚繼光的身旁站著身著蟒袍的監軍太監雨化田,兩人身後則是是數十名東洋水師大小將領。
“臣戚繼光、雨化田,恭迎聖駕!”
在龍舟靠近的時候,戚繼光等人的聲音洪亮,在海面上回蕩。
隨後龍舟靠攏,朱載坖與隨行百官及侍衛等,登上了“宣德”鉅艦。
戚繼光與雨化田也立刻帶領眾將跪拜行禮。
朱載坖微微一笑,往前一步親自扶起戚繼光,這一次朱載坖也在細細打量這位歷史名將。
如今的戚繼光也已經年近五十,有了一絲蒼老的痕跡,但他的精神依然矍鑠,眉宇間也透著堅毅,雙手粗糙也是有力,顯然是常年征戰手握兵器所致。
“戚卿鎮守東洋多年,倭寇聞風喪膽,朕心甚慰。”
朱載坖溫聲細語的說道,讓戚繼光也是倍感光榮。
戚繼光立刻抱拳一拜:“臣不敢當。臣不過就是微末之功,全賴皇上聖明,將士用命,方保海疆安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