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金枝

第460章 試探

皇后停靈二十七天,姜貴妃就如此了二十七天。

白日裡,她與諸皇子、公主、嬪妃等一起在靈堂哭靈、跪拜。

夜裡,她則悄然去照看長寧,孤身一人為皇后守靈。

在靈柩前,她不會哭天搶地,也不會悲慟得難以自已,她就那麼安靜的坐著。

或是輕聲與李皇后說些過去的事兒,或是抄寫經文。

近一個月的時間熬下來,正常的哭靈,都讓眾權貴們被折騰得夠嗆。

姜貴妃則是雙重的。

她的嗓子啞了,整個人瘦了一大圈。

雖不至於形銷骨立,卻任誰都能看出,她有著一種從骨子裡透出來的悲慟。

聖人默默觀察了幾日,見姜貴妃始終如一,全無做戲的痕跡,心底無聲的喟嘆著:

阿姜待阿姊,果然赤誠。

有著如此赤子之心的姜貴妃,愈發映襯得坊間的流言可笑又可惡。

聖人本就因著愛妻的離世而傷心、憤懣,躲在暗處的宵小之徒,竟利用愛妻、算計愛妾,他如何能忍?“查!給朕查清楚,朕倒要看看,到底是何方神聖,竟這般狂悖,連皇家之事都敢玩弄。”

聖人叫來周既明,冷聲吩咐著。

“還有,這些不堪入耳的混賬話,本就不該流傳。自今日起,朕不想再聽到有關皇后、貴妃的隻言片語!”

聖人啞著嗓子,一條條的說著。

“是!臣謹遵命!”

周既明躬身,聽聖人吩咐完,這才恭敬的應聲。

離開皇宮,他便親自督查此事。

查清流言的來源,斷絕流言的傳播……周既明做慣了這些事,不到兩日,外頭就再無一字一句的流言蜚語。

還有散播流言之人,也已經查清楚。

“啟稟陛下,是鄭才人的兄長,找了酒肆的胡姬,言明‘皇后薨逝,貴妃繼位’。”

周既明拿著一打資料,來到御前回稟。

聖人挑眉,“鄭才人?莫非此事的幕後主使是鄭賢妃?”

聖人從不會被表面的假象所矇蔽。

鄭才人,不過是近兩年剛入宮的新人,鄭賢妃的族妹。

雖也出身世家鄭氏,但,鄭才人只是旁支庶出。

她被鄭家送進宮,就是為了幫年老色衰的鄭賢妃固寵。

鄭才人本身,品級低,沒有子嗣,至親在族中亦不夠顯赫。

聖人才不會愚蠢的認為,她有動機、有需求的去陷害姜貴妃。

反倒是鄭才人背後的鄭賢妃——

唔,賢妃也是潛邸的老人兒。

四妃之一,且育有兩子一女。

鄭賢妃的長子,便是二皇子。

若沒有佔據了嫡、長、賢的太子,二皇子倒也算優秀。

文武兼備,品性純良。

聖人當年征戰四方的時候,二皇子便跟在聖人身邊。

二皇子亦有戰功。

是以,聖人登基後,封賞功臣、諸皇子時,冊封二皇子為趙王。

這些年,趙王在六部歷練,朝中頗有些賢名。

在諸多庶出皇子中,趙王算是第一人。

可惜,還是比不上太子。

沒辦法,太子太卓越,儼然就是天中皎月,諸皇子與他根本無法相比。

趙王遠不及太子!這是聖人、朝堂諸公的想法,但,對於鄭賢妃以及她所在的鄭家來說,就未必肯“認命”了。

或許,他們還想爭一爭。

而最想要解決的就是趙王嫡出的身份。

皇后如果還在,鄭賢妃等還不會生出妄念。

偏偏皇后薨了,鄭賢妃若是能登上後位,趙王也便成了嫡子。

接下來的奪嫡之爭,也就名正言順。

只是,在鄭賢妃前頭還有個姜貴妃,姜貴妃亦有皇子。

鄭賢妃完全可以來個一石二鳥。

放出流言,扳倒姜貴妃,自己趁機上位……

聖人果然睿智,只是聽聞了散佈謠言的主使者是鄭才人,便猜到了後續的種種真相。

周既明卻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回稟陛下,表面上看,此事‘理應’與賢妃娘娘有關,但,臣查到,鄭才人一家在族中曾經受過欺凌。”

鄭才人是鄭家的旁支庶出。

諸多世家大族裡,有的嫡支主脈會善待族人,甚至幫扶落魄的族中子弟。

可亦有仗著是嫡支的身份,欺凌、盤剝族人的蠢貨。

很不巧,鄭賢妃的父親,鄭家這一支的家主,就是後者。

他自詡族長,身份貴重,對族人動輒利用、打罵。

比如鄭才人,進宮的時候才十五歲,她原本有未婚夫,卻被鄭家強行拆散,還以父兄的前程為要挾,逼她進宮,為鄭賢妃當牛做馬!周既明掌管大理寺、手握百騎司,明裡暗裡的勢力很多,調查來的資訊,也就格外詳細、深入。

某些不為外人所知的隱秘,周既明都查了出來。

聖人緩緩聽著,好半晌,才幽幽的說了句:“鄭才人與鄭家有仇?她非但不會幫著賢妃,反而有可能故意利用這層身份,陷害賢妃?”

周既明低著頭,沒有吭聲。

片刻後,他才沉聲說道:“臣查到,鄭才人的弟弟,在驪山書院讀書,與他交好的同窗中,有德妃娘娘的遠房侄子。”

聖人微微蹙眉。

怎的還牽扯上了德妃?德妃與賢妃一樣,都是他早年的侍妾。

德妃育有三子兩女,夭折了兩子一女,未入續齒,如今僅存一子一女。

兒子在皇子中排行第六,出生的時候,聖人已經做了齊王。

年紀小,沒有戰功,亦沒有太過突出的才能。

直到現在,六皇子甚至都還沒有封王。

他這般情況,別說跟太子相比了,就是趙王、燕王、魏王等,也都穩穩的壓他一頭。

聖人對六皇子並不十分看重,更沒有想過將他列為繼承人的候選。

一來,聖人有最優秀的太子,同樣嫡出的燕王、魏王,都無法跟太子相比,也就不用說庶出皇子了。

二來,庶出的皇子中,有還算卓越的趙王,還有聖人偏愛的九皇子。

六皇子可謂是不上不下,怎麼輪,都不可能輪到他。

聖人真的從未考慮過六皇子。

但,聖人不想,並不意味著旁人沒有野心。

再者,崔德妃此次,也不是親自動手。

她利用了鄭才人,就算事發,大家也會按照常理的去懷疑鄭賢妃。

流言事件,不能扳倒姜貴妃,卻能幹掉同樣有年長皇子的鄭賢妃,於崔德妃而言,亦算是一種成功!聖人腦子飛快轉動。

作為男人,作為皇帝,他素來不屑關注後宮女子的勾心鬥角、陰謀算計。

但,不屑不等於不懂。

有了百騎司調查來的線索,再從利益、人心等出發,聖人很快就理清了事件,得到了接近真相的猜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