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靠系統漏洞艱難求生

第247章 贈爾鈴鐺

自從回到蒼梧,種平又進入了腳不沾地的忙碌之中,反正他晚上也睡不著,睡不著也死不了,不如可勁造作,利用好比常人多出的那四五個時辰,對外也只說是服氣之求小有所成,每天精神抖擻,無需久睡而矣。

雖然說系統獎勵的《晉代造紙流程圖(傻瓜版)》和《印刷術的普及(兒童版)》都有種把閱讀者當成傻子哄的嫌疑,但操作過程確實簡單明瞭,一看就懂。

在僅存的那點兒良心驅使之下,種平最終還是停止了自己的壓榨行為,將小孔明的十小時工作制改成了八小時,並且將這事包攬到自己身上。

他在東麓建了個作坊,招募工匠學徒數百人,令徒工細剖竹節,取皮撕絲,與破布、苧麻摻合,反覆浸漬而成漿液反覆篩打,使漿液濃稠如乳,澆於織成細篩之席,輕振數次,待幹後施以膠劑,製成的紙張薄而韌,墨痕不洇。

第一批造出的紙被種平送給了劉備、鄭玄和蔡邕三人,蔡邕試用之後大為讚賞,擬賦稱讚新紙曰:“皎若繒紈裁雲,韌同韋編歷歲。素韠明禮,受飛白而顯芒;黍稷垂穎,引遊絲以呈勁。”

種平又按照系統圖紙改良了當下的單式簾床,在簾床兩側置設定一活動式的邊柱,用來取下或固定簾子,又增加可以替換的簾子,使得抄紙效率大大提升,方便了紙張的批次生產。

原本用來印刷的字塊是烏木所制,但是種平印了兩版後發覺效果不如燒製後的陶塊,加之陶塊造價低廉,於是重新制作了一批活字。

他與鄭玄將重新編纂的《急就篇》《爾雅》《孟子》選為蒙學三要,分為小字版及雙行排印,文字清晰,章句準確。

劉備拿到樣書之後,當即下令讓在治下廣建紙坊,又令簡雍、孫乾二人督檢,將印成的萬餘冊書籍,分贈郡內百餘鄉學,並告知鄉老,言庠序之中,貧者學減半、中者學減三,富戶亦免繳雜費,一戶之中,入學者一年績優,可減次年賦稅,鄉里聞風,童蒙競相入學舍之中。

“老師,近來氏族之中有人以商君愚民,夫子‘可使由之,不可知之’等語攻訐蒙學,似乎使君座下亦有些非議,是否是我行事太急了?”

種平尋常總給人運籌帷幄的印象,但惟有蔡邕才知曉,他這位弟子總是有太多顧慮,與接為構,日以心鬥,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情緒皆鬱於內,甚少表露,如今能向他吐露一二,已是難得一見。

蔡邕精神抖擻,當下就展開紙頁,揮毫如飛:“你理會那些愚人做什麼?平日裡伶牙俐齒,怎麼這時候就由著他們罵?我和康成給你寫幾篇賦文壯勢,再開個文會把他們都叫來,你只管同那幾個老東西辯就是,難道我們這兩個老師是白當的?”

“啊?這會不會太傷他們了?”種平一臉呆滯,“其中有幾人曾經給使君提供過財物,也頗為支援使君先前的各種改制……”

“傷他媽的頭。”蔡邕難得吐出句髒話,恨鐵不成鋼的收了筆,將寫好的短賦扔給他,“你儘管罵就是,使君定然會站在你這一邊。猶猶豫豫,像什麼樣子?但凡你拿出為使時的氣勢,這群人早不敢蹦躂了,快走快走,讓那群玩意兒開開眼,別墮了我的名聲。”

“啊……哦。”種平手足無措,兩眼茫然的捧著蔡邕的賦文飄出了門,連行禮都忘了。

等到看見庭中的蔡琬,他才恢復過來,從袖子裡摸出一小沓淡紫色的竹紙,大概有十張,皆裁至手掌大小,堪堪能書寫兩三句短詩。

“以後若是遇見喜歡的字句。可以摘於其上,夾在書頁之中為記,便於下次翻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