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東北的開發,朱由檢不打算侷限於農業,而是將工業、採礦業一併納入進去。
在他的規劃之中,阜新和撫順的煤礦、鞍山和本溪的鐵礦,都是非常重要的。
指著遼陽和海州之間的鞍山驛,朱由檢道:
“鞍山驛旁邊,據朕所知有多個大鐵礦。”
“將來要把撫順的煤、鞍山的鐵,沿著河流運到交匯處,在那裡建造一座鋼鐵廠。”
這個選擇,和以前在鐵礦石產地建立鋼鐵廠的做法截然不同,卻是朱由檢的一貫措施。
他命宋應星在曹妃甸建立的鋼鐵廠,就一沒有鐵礦、二沒有燃料,只是適合建港口,方便遵化、遷安的鐵礦運過去,用海外運來的木材燒炭鍊鐵。
今年各大兵工廠的火器生產,多賴曹妃甸鋼鐵廠的鋼鐵。而且還有鐵匠在鋼鐵廠鑄出了火炮,摸索朱由檢提過的鐵模鑄炮法。
不過木炭鍊鋼技術雖然成熟,卻不是長久之計。北方有一處使用木炭的鋼鐵廠就夠了,遼東那邊朱由檢打算用焦炭。
就算技術不成熟、產出的鋼鐵質量差,也可以作為農具使用。還能向草原人出售,鼓勵草原部落和建虜作戰。
對於這個情況,工部是知道的。工部尚書商周祚道:
“鞍山冶鐵始於漢朝,遼國之時,更是有鐵州之稱。”
“本朝在遼陽東南安平山設有炒鐵百戶所,可以製造盔甲、火器。”
這是以前的情況,現在具體如何就不知道了——
明軍進展太快,對這些地方根本來不及細查。
朱由檢下達指示道:
“要儘快恢復生產,同時把鐵礦運出,使用撫順的煤礦冶煉。”
“鞍山一帶的鐵礦很多,工部要多派人找找。”
“同時疏通河道,把礦石運輸出來。”
(明朝開發的是弓長嶺露天鐵礦,現在探明鐵礦石儲量16.5億噸,其中二礦區TFe\u003e50%的富鐵礦石1.64億噸。距離遼陽很近,附近有湯河匯入太子河)
(撫順煤礦從漢朝就有開採,清朝因為這裡是“龍興之地”封禁。現代開採的撫順西露天礦就在渾河南岸,距離不到三里)
(渾河、太子河古代在黃泥窪一帶似乎是連通的,現代還有人建議在小北河鎮開運河。二弓臺、三弓臺都是明代遼東長城經過的地點,屬於長安堡)
這番指示,決定了遼東省的治所仍舊會放在遼陽。
在遼陽城西側渾河、太子河交匯處,會建立一個鋼鐵廠。
這個鋼鐵廠要供應遼東、遼西、遼寧,甚至整個東北。
同時,因為鞍山驛一帶劃歸遼陽府,南面的海州衛設府,就要向南擴充套件。
最終,遼河東岸屬於遼東省的土地、包括牛莊和營口在內,全部劃歸海州府。
更往南的蓋州、復州、金州同樣提升為府,以陝西災民為主,繼續籌建各衛。
遼南半島的東側,是朱由檢劃給復漢軍的土地。如今定名為長海府,在這一帶設立衛所屯墾——
這支民族主義情緒濃重的軍隊,被朱由檢當做收復漢唐故地的先鋒隊。未來他們要繼續作戰,劃入海軍陸戰隊。
長海府的北面、臨近東江領的地方,被邊防部以定遼右衛所在的鳳凰城為中心設立定遼府,重設定遼諸衛。
轄區包括寬甸六堡,以後這一帶將設衛所,不允許被放棄。
更往北的建州衛,同樣分設諸衛成立建州府。
再加上以瀋陽、撫順為中心的瀋陽府,以開原、鐵嶺為中心的遼海府,遼東省一共設十府,地域比遼西更廣闊。
這十府除了北面的遼海府、建州府,都是有條件改為府縣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