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振大明

第924章 衛所教化法案

再加上它們大多已經開發,多有熟地存在,樞密院和文官的爭奪非常激烈。

-----------------

朱由檢對文武之間的爭奪不做干預,直到他們商議出了結果,方才說道:

“遼南一帶的山林,清理出不少蠻夷和遼民。”

“遼陽、瀋陽一路打過去,建虜大多逃亡,不用擔心他們。”

“但是遼海府、建州府、定遼府的山林裡,卻有許多蠻夷存在,你們都說說應該如何治理?”

劉遵憲是在甘肅屯過田的,聞言當即回道:

“與大明為敵的自然要堅決打擊,願意歸順大明的,允許他們繼續存在。”

“再設衛所遷移漢人屯田,久而久之,自然能穩固這裡。”

這是大明開拓邊疆的老辦法,雖然卓有成效,見效卻有些慢。

朱由檢又問群臣道:

“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如何一勞永逸,讓蠻夷永不為患?”

群臣議論紛紛,提出各種辦法來。

其中一種就是仿照清理遼南,對兩府大規模搜捕,凡是蠻夷統統都抓起來。

但是這種做法,太過殘暴不仁,不但文官紛紛皺眉,文職軍官也覺得不可行。

參謀部長楊嗣昌道:

“遼南可以拉網式清理,是因為這片地方並不大,東、西、南三面無路可去。”

“山林中的人只能向北,然後被埋伏計程車兵抓起來。”

“但是建州府一帶,四處都是山林。各部生活其中熟悉當地,他們流竄起來,很難完全清理。”

“甚至有可能流竄到遼陽等地,讓新設衛所不穩。”

“臣以為清理蠻夷要慎重,不能反受其害。”

朱由檢微微點頭,同樣覺得太極端的做法不可行,他向群臣說道:

“能屯墾的地方當然要清理,把蠻夷趕到山林裡。”

“但是遼東、安東一帶蠻夷眾多,大明不可能與所有部落為敵,徒然消耗精力。”

“所以朕的想法是,把歸順的蠻夷打散編入衛所做軍戶。不願歸順的有能力打就打,暫時沒能力打的就先封個土官安撫他們。”

“與大明為敵的堅決消滅,讓他們知道和大明敵對的後果。”

這個策略,相比以前強硬,但是並沒有多大差別。

真正差別大的,是朱由檢接下來提出的策略:

“所有的土司,將來都要改土歸流,把土官和土人編入衛所。”

“要確定所有衛所都以漢人為主,漢人佔比不低於一半。剩下的一半還要以華人為多數,把其他人同化。”

“衛所不僅要負責地方守衛,還要成為教化異族的大熔爐,把所有衛所將士教化成使用華夏禮儀、學習中華文化、嚮往中華的華人。”

“這是衛所護軍的職責,讓艾南英整理教材,制定教化方案。”

“國會教化委員會要根據這點,整理出衛所教化法案,作為教化禮法的一部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