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振大明

第13章 干支紀時和紀年

“陛下不可沉迷奇技淫巧、建造奇觀誤國啊!”

朱由檢聽得皺眉,卻不得不正色道:

“這不是奇技淫巧,也不是奇觀誤國。”

“對欽天監來說,精確的時間能夠更好地記錄星象,制定出更精確的歷法。”

“而且家家有鐘錶,或者用鐘樓代替打更,會節省很多人力。”

“大臣上朝也會更加精確,不用擔心誤了時間。”

說著,他指著起居注道:

“以後大臣覲見,要記錄好時間。”

“是十分鐘,還是二十分鐘,都要準確記錄。”

“朕的一天也只有二十四小時,不比那麼多大臣,每個人都有二十四小時。”

“只有精確用時,才能更好地分配時間。”

餘煌出於身份勸諫了一句,聽到皇帝給出了理由,當即不再多言。

朱由檢見此鬆了口氣,卻記住了這個教訓。決定以後辦什麼事先讓臣子提議,免得自己提出,會被臣子亂噴。

這麼想著,朱由檢連線下來的話都不想說了。但是事已至此,他也不能半途而廢,給人留下不喜諫言的印象。只能繼續說道:“再說紀年,也不能只寫皇帝年號,這樣不便計算。”

“朕先問你一下,張居正是哪年出生,哪年去世,終年多少歲?”

餘煌急忙計算,過了好一會兒,方才認真回道:“張居正是嘉靖四年出生,萬曆十年病逝,終年五十八歲。”

“嘉靖四年是乙酉年,萬曆十年是壬午年。從乙酉到壬午,正好是五十八。只隔癸未、甲申,便是一個甲子。”

微微點頭,朱由檢對餘煌沒用年號、而是用干支紀年計算的方法,點頭表示認可,但他還是說道:

“你看這樣計算,需要記清楚年號對應的干支不說,還要計算干支順序。”

“可以說十分麻煩,一點都不直觀。”

“如今,西方傳來基督紀元,嘉靖四年對應西元1525年、萬曆十年對應西元1582年。”

“以此計算張居正的年齡,需要多少時間?”

呆了一呆,餘煌不用思考,便知道只要懂得算數,便能計算出來。不像干支紀年,需要推敲斟酌。

發現了其中的方便之處,再結合朱由檢所說,餘煌嚇了一跳,急忙勸諫道:“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

“陛下,這是太祖奉天討元北伐檄文。陛下切不可因為西元簡便,使用基督紀元啊!”

同樣被嚇了一跳,朱由檢沒想到餘煌說得好好的,突然背誦起北伐檄文。見到他這麼大的反應,朱由檢急忙解釋道:“朕什麼時候說用西元了?”

“是想讓你參考西元,制定一個紀元和干支、年號並用。”

“免得以後有人覺得西元方便,代替干支、年號。”

《明史》:(萬曆二十八年)大西洋利瑪竇進方物。

明神宗時,西洋人利瑪竇等入中國,精於天文、歷算之學,發微闡奧,運算制器,前此未嘗有也。

萬曆中,西洋人利瑪竇制渾儀、天球、地球等器。

徐光啟,字子先,上海人。萬曆二十五年舉鄉試第一,又七年成進士。由庶吉士歷贊善。從西洋人利瑪竇學天文、歷算、火器,盡其術。遂遍習兵機、屯田、鹽策、水利諸書。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