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機大臣,禮部尚書來下旨,也是說明嘉慶皇帝對於各國使團一個歡迎的態度。
之前英國人這檔子事情,確實也引發了諸多的不滿,清朝軍機處這邊的討論,確實也擬了一個章程出來。
至於三天以後,要禮節周到,總是要在紫禁城當中,太和殿上,接見各國使臣。
因此也涉及到最後一個問題,那就是使團覲見的人數。
索洛維約夫和章煦在慶郡王府,談的也是這個問題。
“章中堂,歐陸各國,若以尊長順序,當時俄法在先,瑞典荷蘭次之,葡萄牙次之,其餘各國又次之,因此召見之事,遵奉國書,是由大臣呈給皇上,還是我等自行奉獻?”
“若是以聖祖時舊例,需行三跪九叩大禮。如果只是貴使前來還好,不過是把詔書呈上,聖上自會接納,於禮儀之處,二者皆可,這也是皇上聖裁。可是各國使臣一起覲見,這樣反而不便。”
“依此看來,不如俄法二國由我等使節獻書以及寶章。”
“何為寶章?”
“是一種勳章,在歐洲各國之間,君主從來都互相贈予本國最高階別的一等寶章,這是一種禮節,我國君上也有多國授與的寶章。”
“大清乃天朝上國,汝等前來,俄法大國也,皇上還能高看一眼,更何況本朝尚無此例,但也可以奏明聖上。”
“以中堂之見,該當如何?”
索洛維約夫把球踢給章煦,也是要試探意見。
“呈交國書,自然可由貴使奉上。至於寶章,是為何物?”
章煦雖然年紀不小了,但總是還對於洋人有些興趣。
索洛維約夫就指了一下自己此時佩戴的幾種勳章:“這是馬耳他騎士團勳章,是先君在世時授予,為二等章,如今已經不再使用。這是一等聖喬治勳章,本國武官,為將者須有殊勳方可獲得;這是一等聖安娜勳章,亦為武功章,乃先君彼得第三入朝為儲時引入,先君保羅時方才授予;這是聖安德烈使徒寶章,也就是此次要獻給皇上的寶章,是本使先登而入法京巴黎時所得,為最高等級。”
至於索洛維約夫還解釋了一下,榮譽軍團勳章的來歷,並且表示給嘉慶皇帝奉上的,都是最高階別的寶章,也是本國各自造辦處,從琺琅器當中選擇最優者,鑲嵌寶石而成。
而且索洛維約夫還讓弟弟安東手捧寶匣,把要獻給嘉慶皇帝的勳章奉上,讓章煦前來查驗。
這位軍機大臣也能夠看出來,珠光寶氣,比索洛維約夫佩戴的這一枚做工更好,雖然形制相同,也是精心打造和揀選的。
“不知中堂,寶章可否呈給皇上?”
索洛維約夫也是一笑,他這邊說了,倒是永璘來接茬了。
“章中堂,我想還是讓皇上知曉為好,二國君主也是一番好意。”
“王爺,我看也是要呈奏皇上。至於一應禮節,索將軍可無異議?”
“沒有了,得見天顏,也是幸事,更願兩國世代交好。”
嗯,他這樣做倒是沒事。
內伊住在海淀這邊,索洛維約夫給他寫信也說明了情況。
本著來都來了,能把事情辦成,就要比英國佬強的觀點,內伊也沒有表達意見。
其餘國家的使者,過去見到中國皇帝,那都是絲滑下跪的,幾個小國更是沒意見。
禮節方面,也就很快決定下來了。
見面的儀式,也是皇帝早上上朝,群臣也都要叫大起,在太和殿接見各國使臣。
由於各國使者住在海淀,他們還要從城外進來。
索洛維約夫則是要從慶郡王永璘的府邸出發,各自都在西華門外等候。
從西華門進來以後,要先到南書房去等候召見。
早朝這邊官員就位以後,也該各國使臣入殿,行三跪九叩大禮,然後奉上國書。
俄法兩國的使節,可以奉上國書,由皇帝親手接過,以示重視。
其餘各國的國書,以及各國奉上的“寶章”國禮,則是奉禮官呈上。
回到軍機處,董誥和託津兩位大人也等著章煦的訊息。
“章大人回來了,差事辦的可好?”
“託大人,這辦差也真是分人,之前英夷的事情,攪得朝堂都不得安寧,皇上也是動怒。但俄國使者還算恭順,禮儀方面倒也好說,只是有一事,還需呈報給皇上。”
“不知是何事?”
“俄法二使臣,除了獻上國書以外,還各自有奉禮郎,獻上寶章一枚,至於這事由麼,俄使都已經寫在奏疏上了。”
董誥看了以後,倒是有些疑慮。
要是以乾隆爺的脾性,大概會說把天朝上國和歐洲各國視為一等,不過又會很好面子的給收下來,回頭要囉嗦幾句。
至於嘉慶麼.
他雖然好說話,但是卻比較認死規矩。
於是四個軍機大臣在這裡議事,到了下午又上了個摺子。
嘉慶看了以後,心態倒是很平和。
“諸卿,如此看來,這寶章是受還是不受?”
董誥的回話就很簡單:“啟稟陛下,此章也是受得,事由都在上面寫著。”
嘉慶看了以後,倒也點頭,只要總體上的規矩沒問題,他這裡就能過關。
“之前歐洲各國總是在禮節上出事,這一次也算難得。章煦,你可曾見過寶章樣式?”
“陛下,俄國使臣將寶章都收在寶匣當中,確實製作精當,還有項鍊搭配,很是精巧貴重。”
至於法國的榮譽軍團勳章麼,最高等級的也只有法王父子可以佩戴,上面寫的倒也清楚。
嘉慶這邊手上還拿著硃筆,直接批了兩個字。
“准奏”
原因也簡單,至少二國使者都接受了三跪九叩大禮,後面的各國使臣,因為跟著兩個大國前來,至少其中三國以前派過使者到天朝來,都是懂規矩的“外藩”,因此也准奏。
索洛維約夫從永璘那裡聽說了嘉慶皇帝的一些小習慣,比如說特別重視禮儀規矩,因此也擔心些問題。
不過回覆卻如此之快,這一次又來了軍機大臣託津,他的級別要比章煦更高,在軍機處中排位第二。
最後規矩的確定,是如此容易,雙方也都感到意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