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時間。
早上07時10分。
東航MU9704航班在偏移航線之後,此時距離迫降機場——飛雄機場還有四十公里。
怎麼回事?
飛機在得到上升氣流的時候距離目的地不就只剩下三十三公里了嗎?
怎麼又多了七公里了?
這是因為陸輕舟之前一直控制飛機向右轉向,所以最遠的時候距離飛雄機場超過四十公里。
而後陸輕舟將飛機改為平飛,沿著直線向前飛了超過十公里。
這才向左掰動操作杆,控制機頭向左偏移。
說簡單一些。
就是陸輕舟為了飛機能順利在跑道東北朝向落地,所以特意兜了一個超過一百八十度的半圓形圈子。
說起來簡單。
但是做起來太難了。
因為陸輕舟必須保持飛機下降速度在滑翔速度與失速警告之間。
這才他才能有效控制飛機下降速度。
也就是說。
飛機的速度必須保持在
而且保持足夠高的高度也很重要。
要知道。
這架波音737-800客機兩臺主發動機都已經是徹底歇菜了。
飛機的高度一旦掉的太低,是無法再爬升重新回到原來的高度的。
不過好在山區的上升氣流足夠充沛。
所以雖然飛機多繞了二十來公里,但是高度依然還有三千多米。
高度綽綽有餘。
此時。
籠罩在祿州市區的濃霧已經開始消散了。
而且隨著氣溫不斷升高,上升氣流也越來越充沛。
上升氣流將團霧慢慢抬離了地面。
加速大霧的逃離。
所以使得機場的能見度由之前的不足一百米,上升到了一百五十米左右。
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
能見度還在不斷地變得透明。
陽光甚至已經穿透了濃霧的阻礙,本來灰白色的大霧現在竟然變成了發著光的純白色。
這倒是一個好訊息。
陸輕舟的神態也不如剛才那麼嚴肅,而是變得稍稍鬆弛了一些。
胡松濤灰白的臉龐也多了幾絲血色。
“高度。”
陸輕舟再一次開口。
“3041米。”這回,胡松濤沒有任何的遲疑。
“距離。”
“二十五公里。”
“速度。”
“臥槽,速度還是太快了,接近三百節。”
三百節差不多是五百五十五公里每小時。
而客機正常時速度在兩百到兩百七之間。
快了一倍不止!
“機長,我們必須減速,速度太快了。”胡松濤大聲提醒。
“立即釋放起落架,調整機翼前緣縫翼和襟翼。”陸輕舟沒有任何遲疑,立即大聲回道。
“明白。”
按理說。
飛機在空中減速。
最好的方式是拉起擾流板。
但可惜因為兩臺發動機都罷工了,就順帶導致擾流板也罷工。
現在想要給飛機減速。
就只能利用釋放起落架,調整機翼前緣縫翼和襟翼,增加阻力減速了。
果然。
陸輕舟的調整立竿見影。
飛機的空速表肉眼可見的往下跳。
但是副作用馬上就顯現了。
那就是襟翼和機翼前緣縫翼都是飛機增加升力的裝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