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東航,從旱地拔蔥開始!

第94章 原來在國外,可以撒歡了飛!

公制也被稱之為米制或者突制,是一種國際度量衡制度,創始於法國。

目前。

全世界大部分國家使用的度量衡都是公制。

公制單位的特點是採用十進位制,使得單位間換算簡單方便。

公制的基本單位包括米(長度)、千克(質量)和秒(時間)。

但是除了公制以外,還有不少國家(主要是英聯邦國家)使用另一種度量制。

因為該度量制創始於英國,又因為廣泛運用在英聯邦國家,所以又被稱之為英制。

和公制相比,英制的進位制就複雜多了。

英制的基本單位包括英尺(長度)、磅(重量)和加侖(容積)。

因為換算十分複雜。

所以哪怕是建立英制的國家——英國,也都逐漸拋棄英制,使用公制。

大部分英聯邦國家也是如此。

但只有一個國家例外。

那就是美國。

目前。

唯一大規模使用英制度量制的國家就只剩下美國了。

頗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感。

不愧是藍星一霸!

又因為美國霸權,以及在國際民航運輸行業擁有極重的話語權。

所以和其他大部分行業不一樣的是,國際民航運輸行業依然廣泛運用英制。

比如說高度(英尺)。

加註燃油(加侖)。

載重(磅)

等等!

這是因為美國的民航運輸業十分發達,在國際民航運輸業佔有極重的市場份額。

而且該國的在民用航空歷史十分悠久。

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就是美國人。

再加上波音、麥道(已經被波音收購了)等民用客機制造巨頭都是美國企業。

所以就造就了美國在該行業擁有特別大的話語權。

不但讓國際民航運輸行業廣泛使用英制度量制,而且ICAO(國際民航組織)唯一通用語言有且只有英語。

不過也不是所有國家都遵循美製,使用英制度量制和英語。

就比如說東大。

東大的國內航線普遍使用公制,而且航班與航班之間,航班與地面管制之間的溝通,也幾乎使用漢語。

什麼?

別的國家的國內航線也用英語,而不是本國語言?

大部分國家是這樣的。

比如歐洲大部分國家(法國、德國、俄羅斯除外),比如非洲、美洲、亞洲大部分國家。

舉個例子。

倭國哪怕是執飛國內航班,機組與地面溝通也是使用一口流利的倭式英語,而不是日語。

4v地區和南朝鮮雖然領土面積狹小,但是依然也有屬於自己的航空公司。

這些航空公司返航4v地區或者南朝鮮時,與地面管制溝通依然使用英語。

所以東大飛國內航線的飛行員去飛國際航線,哪怕技術再好,經驗再豐富,也需要多飛幾次才適應得了。

“很多經驗是書本上學不到的,需要老鳥機長口口相傳。”

駕駛艙。

趙軒表情嚴肅認真。

看著陸輕舟認真叮囑,“老王之所以安排我帶你飛第一次,目的就是讓我多帶帶你,教教你,所以我要是話多了你可不要嫌我囉嗦。”

陸輕舟趕忙道,“哪能呢,我感激都來不及了。”

他是這麼說,也是這麼想的。

確實很多經驗從課本上是學不來的,需要老鳥機長‘口口相傳’。

但是這些經驗,甚至是教訓都是人家老鳥機長十幾年如一日積累下來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