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破大案,問鼎警界巔峰!

第67章 血舞之痕(03)

會上,錦忠市局也象徵性地提出了幾起其他積案供專家組參考,但論及案件性質之惡劣、社會影響之深遠、對警隊士氣打擊之沉重,無一能與7.13案相比。

散會後,韓啟國特意留下林涵宇,當著喬老的面表態:“喬老,您看,我們錦忠市局對您的建議是非常重視的。您點名要的好苗子,局裡同意了!在積案清理專項行動期間,林涵宇同志,就由您直接領導!”

這話語裡,帶著明顯的示好意味。

喬老對此心知肚明,但並未點破,只是含笑點頭:“多謝韓局支援!這孩子是塊好料子,我會好好帶帶他。”

林涵宇心頭一熱,立刻挺胸敬禮:“是!保證完成任務!”

當晚,林涵宇揣著他那本厚厚的筆記本,敲開了喬老下榻賓館的房門。

喬老接過去,一頁一頁翻看得很仔細。林涵宇有些忐忑地坐在椅子上,像個等待老師批改作業的學生。

十幾分鍾後,喬老合上筆記本,目光深邃:“小林,筆記記得很認真,形式很好。但刑偵的精髓,不在於記錄了多少,而在於如何‘運用’和‘發現’。破案有常規思路,但真正的突破,往往在於發現那些看似尋常、甚至被忽略的‘特殊’線索。”

林涵宇凝神靜聽。

喬老隨即翻到筆記中記錄的一起盜竊案分析:現場窗臺上有兩枚新舊疊加的腳印,導致最初無法判斷案發時間。

林涵宇卻敏銳地注意到重疊腳印當中一處細微的摩擦痕跡,由此準確推斷出嫌疑人的入室盜竊的作案方式,迅速鎖定了目標。

林涵宇在筆記中將其歸結為“個案的特殊性”和“偶然發現”。

喬老指著這段分析,語重心長:“如果你把每個案件的特殊細節都當作孤立的‘個案’處理,那你腦子裡要裝多少孤例?你這次遇到的是新舊腳印疊加,下次可能是重疊指紋、混合體液,或者其他更復雜的痕跡干擾。”

“單一痕跡的提取鑑定相對容易,但面對有意為之的‘痕跡汙染’或‘疊加干擾’,如何快速識別出有價值的‘異常’,才是關鍵!這不僅能節省大量時間和鑑定資源,更是一種重要的偵查思維!”

林涵宇如醍醐灌頂!

他瞬間明白了喬老的意思:在紛繁複雜的犯罪現場,有價值的線索往往藏匿於那些“難以確認”或“看似矛盾”的細節之中。

尤其是在科技發達、犯罪分子反偵察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故佈疑陣、混淆視聽已是常態。

能一眼看穿迷霧,揪住那根不尋常的“線頭”,才是真本事。

這一晚的傾談,讓林涵宇獲益匪淺。

他隱隱感覺到,喬老不僅是對他另眼相看,更是將他視作了傳統痕跡學領域一顆值得雕琢的璞玉。

在這個儀器資料日漸取代經驗判斷的時代,喬老所代表的“人本痕跡學”——結合犯罪心理、行為模式、環境因素進行綜合判斷的深厚功底,顯得尤為珍貴。

這種能力的培養,絕非朝夕之功,需要經年累月地浸潤在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案件之中。

而他,如果能有幸接過傳承,也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責任。

翌日清晨,韓啟國帶來了局黨委連夜討論的結果——正式批准重啟“1995.7.13”蘇晚晴被殺案!

訊息傳來,刑偵支隊內沒有歡呼雀躍。

無論是力主重啟的喬老和宋文遠,還是其他知曉此案分量的老隊員,臉上都只有一種沉甸甸的凝重。

沒有興奮,只有破釜沉舟的決絕。

宋文遠立刻提筆,親自書寫了重啟調查的正式申請報告,調取原始案卷。

拿到韓啟國籤批的檔案後,宋文遠第一時間來到喬老的臨時辦公室,

態度誠懇而直接:“喬老,有句話,我直說了您別介意。雖然這次是省廳專項行動,但我懇請,7.13案的偵查主辦權,仍由我們錦忠刑偵支隊承擔!專家組,為我們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援和方向指導。您看如何?”

這是他的責任,也是他的執念。

“完全理解,也完全支援!”喬老沒有絲毫猶豫,爽快應道,“我們本就是來協助的,絕不越俎代庖!日常工作案件千頭萬緒,時間安排上以你們支隊為主。只是小林這段時間……”

“喬老放心!”宋文遠立刻保證,“涵宇手上的案子,我會立刻安排其他人接手。在專家組任務結束前,他就是您的專職助手!隨叫隨到!”

“老大,其實我能兼顧的!”林涵宇忍不住開口。

隊裡每個人案子都不輕鬆,他不想因為被“特殊照顧”而增加同事負擔。

宋文遠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兼顧?你小子想得美!你以為跟著專家組是享清福?給我打起十二分精神!伺候好這麼多位專家,把他們的本事學到手,別給咱們錦忠刑偵丟人!這任務,不比破個案輕鬆!”

這話既是敲打,更是期許。

畢竟,林涵宇加入刑偵,是他當初極力向韓局推薦的。

事實證明,林涵宇有這個能力和專注度,他當然希望林涵宇刑偵的能力越強越好。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