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又覺得這樣顯得太過在意這些評論。於是強壓下心中的怒火。
只是冷冷地注視著天幕。
等待著下一個話題的出現。大唐位面。
李二看著天幕上閃過的評論。魏徵和房玄齡在一旁凝神觀看。片刻的沉默後。
大殿內響起了一陣爽朗的笑聲。
“後世之人倒是有趣,竟然把不作為也能說得如此動聽。”李二眼中帶著幾分玩味。
“那些個只顧享樂的亡國之君,想必若是泉下有知,定要拜謝這些人替他們開脫了。”
魏徵搖頭感嘆。
“陛下說得是。不過這倒讓臣想起了隋煬帝,若是他少些折騰,或許也不會落得那般下場“說起楊廣,朕倒覺得他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李二神色莫測。
“非要勞民傷財修什麼大運河,又要勞師遠征去打高句麗。”
房玄齡微微一笑。
“陛下說得在理。那些自詡雄才大略的君主,往往因為太過自負而送江山。倒是有些不知進取的,反而能保全社稷。”
“這讓朕想起了當年在太極宮看到的一幕。”李二緩緩開口。
“楊廣在那豪華的宮殿中耽於享樂,卻不知民間疾苦。”“若是他能少些折騰,多些顧忌,又何至於天下大亂?”“陛下高見。”
魏徵附和道。
“這天幕倒是提醒了我們,有時過分的進取反而會招致災禍。”
“不過話說回來,這後世之人倒也不全是說笑。”
李二目光深邃,
“治國之道,確實要懂得適可而止。”
“就像那些個自詡中興之主的,最後反倒把江山弄丟了。”房玄齡意味深長地說。
“就如同下棋,有時看似消極的一步,實則暗藏玄機。這些評論雖然戲謔,卻也說出了幾分道理。”
“說得好。”李二站起身來。
“這些後人說的這些話,比那些只會歌功頌德的人有意思多了。”殿內的氣氛輕鬆而愉快。
几案邊觥籌交錯。
古人們圍著天幕熱烈討論。燭火映照下。
各色人等臉上神情忽明忽暗。
“說到底,這當皇帝的,不添亂就是最大的功勞啊。”
“可不是麼,想當年我家鄉就遇到過一個昏官,整日瞎折騰,搞得百姓苦不堪言。”簷下風鈴叮噹作響。
店小二端著酒壺穿梭其間。議論聲此起彼伏。有人拍案而起。
“這話說得在理,我倒覺得做個不添亂的領導比瞎指揮的強多了。”“只要不胡亂折騰,下面的人自然會把事情辦好。”
酒香四溢。燈火通明。
角落裡一桌客人正談得熱鬧。
“別的不說,就說這些年咱們經歷過的官員,但凡不折騰的,百姓日子都過得不錯。”“這麼說來,做個劉禪式的君主倒也不錯,至少不會把事情搞砸。”
爐火邊有人搖頭晃腦。
“話不能這麼說,有時候就怕那些自以為能幹的,非要顯擺顯擺。”“五代十國那會兒,那些皇帝可真是把江山玩得夠嗆。”
夜色漸深。
古人們的興致卻越發高漲。茶碗碰撞。
話題不斷髮散。
在座的都是經歷過朝代更迭的人。對於昏君無道之事深有感觸。
畢竟在這個世道。
能安穩過日子的君主就已經算是難得。更別提那些把江山都折騰沒的了。
“這些當皇帝的,要是都能像劉禪那樣安分守己,我們老百姓的日子就好過多了。”燈火搖曳。
映照著眾人或嘲諷或無奈的神情。這些過往的歷史。
在他們眼中既是談資。也是警示。
畢竟普通百姓最大的願望。不過是太平盛世。安居樂業罷了
“別說了,快看下一個,看看這些把江山玩沒的都是些什麼貨色!”
【一口氣看完導致龍國曆史上各朝代滅亡的罪魁禍首。】
【每個朝代的衰落或更迭,都不是一個人或一件事導致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每個朝代都能找到一個對衰落起到極大推進作用的人。】
【第一位,秦朝的秦二世。】
【秦朝在贏政掌權時期將王朝推向了巔峰,只需要找個穩紮穩打的後繼之君,就能輕易掌控大秦江山,至少再延續百年之久。】
【胡亥透過趙高等人的協助,推翻了接班人扶蘇,成為了秦二世。】
【他驕奢無度,濫用苦力修建阿房宮等,又實行嚴苛的暴政。最終引起了大範圍的農民起義,從根源上導致了秦王朝的覆滅。】
一一“秦二世胡亥,暴政行為大賞”
——“爹修長城,兒修宮殿,風格真不一樣”
——“求生欲為零的典型代表”
——“賭五毛錢,後面的暴君肯定還有更狠的”
——“史上最強敗家教程:從統一到滅亡只需三年”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啊”
——“這才是第一位,後面還有更精彩的”大秦位面。
咸陽宮內。
秦始皇望著天幕中的畫面。面色陰沉得可怕。
李斯和蒙恬站在兩側。大殿內一片寂靜。
“朕費盡心力統一六國,打造鐵騎雄師,建立萬里長城,竟然會毀在這個孽子手裡!”秦始皇猛地從龍椅上站起。
“三年!短短三年就把大秦江山葬送,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李斯向前一步。
“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重新考慮太子人選。”“扶蘇雖然仁厚,但勝在穩重,不失為明君之選。”“扶蘇確實比這逆子強得多。”
秦始皇踱步至殿中。“朕原本覺得胡亥聰慧過人,沒想到竟是個只知享樂的混賬。”
“朕平生最恨貪圖逸樂之輩,他倒好,竟然沉迷修建所謂的阿房宮,還要苛責百姓!”
蒙恬沉聲開口。
“陛下,其中趙高功不可沒。此人心思歹毒,居心叵測,還請陛下早做防範。”
“趙高?好一個趙高,膽敢蠱惑太子,禍亂朝綱。”
秦始皇目光如電。
“來人!即刻將趙高收押,胡亥也給朕關起來好好管教!”
李斯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