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古代,盤點現代封神人物

第88章 古人看明末到底多少宗室,最能生的藩王,碾壓太祖,老朱傻眼!

面色陰晴不定。

“這朱濟炫的子孫,竟在山西坐大到如此地步。”張居正揉了揉太陽穴

“臣早年便提議削減宗室們的俸祿,如今看來,此事確實不容再拖。”“三個龐大的藩系!光是一個山西就有兩支···”

朱翊鈞猛地起身。神情焦躁。

“朕登基以來,光是這些宗室的俸祿就讓國庫不堪重負。如今一看,居然還在不斷增加!“陛下息怒。這弘治年間究竟發生了何事,天幕還未顯示。或許先皇已有應對之策。”

“先皇?哼!”朱翊鈞冷哼一聲。

“先皇在位時尚且能維持,如今這些人越來越多,朕的國庫遲早被他們掏空!張愛卿,你說朕該如何是好?”

“依臣之見···”張居正話未說完。

天幕上的畫面又開始變換。朱翊鈞重新坐下。

目不轉睛地盯著天幕。這位正值壯年的皇帝。既想削減宗室開支。又擔心引發動盪。

【弘治九年十一月,第三代慶成王朱鍾鎰去世。】

【明實錄中破天荒的特意記錄了這個藩王留下來的兒子數量,一共是44個兒子,還有50個左右的女兒。人數上直接碾壓了太祖皇帝,康熙見了都得感嘆這腰子是真好。】

【面對這麼多張要吃飯的嘴,山西布政使衙門就懵了。當地官員趕緊上奏,請求朝廷解決一下。無奈之下,明朝自太宗皇帝以來,第一次出臺了限制宗師人口的制度。】

【雖然這套規定沒辦法徹底解決,但最起碼說明大明朝是知道宗室人口多這個問題的。】

【雖然這個規定對沒有自覺性,管不住下面的藩王來講那是一點用都沒有。因為就在弘治十一年,第四代慶成王接班。這個王爺打破了自己父親的記錄,生了一百多個兒子。】

【為此王世貞還特意記錄了此事,說這些兒子們都獲得了鎮國將軍職位,衣服都是紫色的,但兄弟們之間幾乎誰都不認識誰。】

一一“每年過年得準備多少個紅包啊”

——“家宴時:這位是··哪位兄弟來著”

——“這是要把山西變成朱氏自治區啊”

——“兄弟相認現場:您哪位?哦,您也是我哥啊”

一—“康熙:朕的後宮才配比一比”

一—“一百多個兒子,這是要開分公司嗎”

——“紫衣兄弟,見面全靠猜”

——“新年祝福:祝慶成王生兒子生到腿軟”.

大清位面。

“這都是什麼後人!”康熙拍案而起。神色略顯尷尬。

“怎能如此編排朕的後宮!與那慶成王相比,朕簡直就是···”“陛下莫要動怒。”

索額圖輕聲勸解。“這後世之人怕是把陛下與這位慶成王弄錯了。”

“他們哪裡知道陛下最重視的是教養,而不是數量。”“可不是麼!”

康熙踱步至窗前。

聲音中帶著幾分不自然。

“朕的後宮井並有條,絕非這般隨意。”

“這後世之人,竟敢拿朕與這等荒唐之人相提並論!”

“陛下息怒。您看這慶成王,一百多個兒子連面都認不清,可見其治家之亂。”“而陛下後宮中的阿哥們,個個都受到嚴格教導,將來必能為社稷所用。”

“這····這倒是實話。”康熙的面色稍霽。

但仍有些掛不住面子。

“只是這些人,竟然說什麼‘康熙見了都得感嘆這腰子是真好’,這像什麼話!朕......朕豈是這般粗鄙之人!”

索額圖見康熙難得露出如此窘態。不禁在心中暗笑。

這位統御天下的皇帝。

此刻倒像個被人說破心事的少年康熙重新坐回龍椅,強作鎮定地看著天幕。

但眼角的餘光卻不住地瞟向索額圖,生怕這位心腹大臣笑話自己。

畢竟在他心中。

自己一向是以嚴謹自持著稱的如今被後人如此調侃。

這張老臉往哪擱大明位面。

“大家都聽清楚了沒有?”老朱眉頭緊鎖。

環視著殿內的幾個兒子。

“看看這後世子孫都做了些什麼!一個小小的藩王,竟能如此肆意妄為!”“父皇所慮極是。

朱標上前一步。

“兒臣以為,應當立即著手製定宗室子嗣限制之策!”

“這些不知收斂的東西!”

老朱踱步到天幕前。

“你們看看,一個慶成王就生了這許多兒子。”

“若是各地藩王都這般胡來,朝廷的俸祿如何供得起?山西布政使衙門都要瘋。”

“父皇,要不要限制宗室子弟的婚配數量?”

朱棣沉聲提議。

“一人最多兩位正妃,庶妾不得超過五人。”

“這哪夠!必須從根本上管住他們。”

老朱重重一拍桌案。

“朕看這樣,宗室子弟除正妃外,其餘妃嬪必須報備朝廷,超生者削減俸祿!”“父皇英明。”

朱標思索片刻。

“不如再加上一條,宗室子弟不得聚居一地,以免形成地方勢力。”“對!就該這麼辦!

老朱的目光再次回到天幕上。

“你們都給朕記住了,宗室子弟雖是皇親國戚,但更要以身作則。”

“若是像這般胡作非為,不光是給祖宗丟臉,更是在動搖國本!”

殿內幾位皇子齊聲應是。

但眼中都閃過一絲擔憂。他們不知道。

這些規定最終能否真正約束住後世子孫的行為。東漢位面。

“這才是真正的子孫滿堂啊!”曹操大笑不止。

“楊修,你覺得如何?”

“主公,這位慶成王的隨厲害。不過......”

楊修欲言又止。

“不過什麼?

“屬下記得主公在《短歌行》中寫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想來是對及時行樂深有感觸。”

“這位慶成王怕是把主公的詩意理解得太過字面了。”

“好你個楊修!”曹操笑得更歡了。“一百多個兒子,這哪裡是及時行樂,分明是日夜不停啊!”

“怪不得他們兄弟之間都認不得面,想必這位王爺自己也分不清誰是誰了。”

“主公說笑了,不過這位王爺倒是比主公更像個梟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