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金銀香囊屬於一種皇家專屬用品,以此賜給後宮嬪妃或國家重臣。它的出土地位於唐長安城內的興化坊,距當時的外貿交易市場西市只有一公里。】
【繁華的長安西市不但聚居著眾多富有的絲路商賈,也吸引了大量製作金銀器的金屬匠人,他們帶來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金銀製作工藝。】
【這些技術最初誕生於撒馬爾罕和今天巴格達附近的薩珊王朝都城泰西封。隨著這些城市相繼被攻陷,他們湧入唐城尋求庇護。大唐在給予庇護的同時,也吸納了他們貢獻的金銀加工技術。】
【鏤空鏨刻間,可以看到那座包容開放的世界性都市吸納萬族、吞吐天地的壯麗景象。不同的語言、宗教、文化共存在一起,百神既洽,萬國在茲。盛唐的氣度就在於此。】
一—“少府監:唐朝官方認證奢侈品製造商。”
——“這就是古代版LV限定款吧!”
——“古代工匠打工人也是要跳槽的23333”
——“看看人家大唐,這才是真正的開放包容!”
——“這香囊怕不是當時最火的網紅單品。”
——“皇室御用,不是所有香囊都叫金銀香囊。”
一—“這波叫做:人才引進+技術轉移”
大唐位面。李二凝視天幕。面色陰晴不定。
這段影像讓他震驚不已。尤其是那些飄動的文字。雖然有些詞句難以理解。
卻也讓他感受到了後世對大唐的讚譽之情。他轉身對著房玄齡低聲道。
“卿家可見,這便是我大唐日後之盛況。西市繁華,萬國商賈雲集,這是何等氣象!”這少府監竟能造出如此精巧的金銀香囊。
而那些從遙遠西域逃來的匠人。帶來了極為精湛的技藝。
看來要多加招攬這些異邦能工巧匠才是。正想著。
突然看到天幕上閃過“武則天”三個字。李二不禁握緊了御案。
他雖然看重武家女的才智。卻也不得不防。若讓她得勢。恐有變數。思及此處。他暗自盤算起來。或許該趁早佈局。以免後患。
魏徵見皇帝神色不虞。
上前道:“陛下可是在思慮什麼?”李二擺手道。
“無妨。朕只是在想,既然日後大唐能有此等氣象,現下更要未雨綢繆。這些異邦工匠,朕要多加籠絡。至於其他···”
他欲言又止。
目光中閃過一絲憂慮。
李二又想起天幕中那些新奇的詞句。讓人難以盡解其意。
但那繁華盛景。卻深深印在腦海。西市之盛。萬邦來朝。
這才是他心中大唐該有的模樣。只是這武家女···李二眉頭微蹙。隨即舒展開來。既已預知。
總有辦法可以防範於未然。當務之急。
還是要著手培育這些工匠。鞏固朝廷威儀。大清位面。雍正看完天幕內容。猛地拍案而起。這般奢靡之物。
竟成了朝廷御賜之物!更令他震怒的是。
這些異域商賈、工匠竟敢在長安城內如此張揚。肆意炫耀匠藝。
“老四,你看這金銀香囊,做工倒是精緻。”十三爺走近,笑著開口。
雍正冷冷瞥了他一眼。
“這些西域商人,不過是想借機斂財。朕倒要看看,這些‘高階製造”,究竟高在何處?他的語氣中帶著譏諷。
十三爺卻不以為然。
“皇兄何必如此?大唐之所以強盛,不正是因為海納百川?況且這些工匠確實技藝超群:
“哼。”雍正站起身來。
“太宗皇帝一心追求富貴奢華,這才讓這些異族之人有機可乘。若是在我朝,定要嚴加管束。”
“這金銀香囊,也該訂下規制,免得惹人口舌。”話雖如此。
但看到天幕中那繁華盛世。雍正心中卻也暗暗吃驚。
他雖不認同太宗的開放之策。卻也不得不承認。
這種包容永珍的氣度。確實非同尋常。
十三爺見兄長神色稍霽
又道:“皇兄,這西市之盛,倒讓我想起了江南織造。若能將這些工藝引入我朝·.·.”“住口!”
雍正厲聲打斷。
“莫要再說這等糊塗話。大清自有大清的規矩,豈能效仿他人?”可天幕中那些異域風情的金銀器物。
卻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雍正暗自思忖。
也許該派人私下考察一番。
看看這些工藝究竟有何獨到之處。若真有可取之處。
倒也不妨借鑑一二。只是這般想法。
卻萬萬不能讓朝中大臣知曉。
雍正抬頭看了看天幕。
又陷入了沉思。
大明位面。
老朱看完天幕內容,面露驚色。
大殿內一時寂靜無聲,群臣屏息以待。
“好個長安西市!”
老朱忽地笑出聲來。
“這便是你們所說的盛世氣象?讓那些外邦人在城中興風作浪?”劉伯溫見勢開口。
“陛下,這西市繁華,原是...”“繁華?”
老朱冷笑一聲。
“一群富賈奢靡逞能罷了!那金銀香囊倒是好看,可朕問你,這般奢靡之物,百姓們買得起嗎?”
徐達瞥見天幕上閃過的文字。
試探道:“太宗皇帝勵精圖治,開創盛世,此舉或有深意。”
“深意?”
老朱站起身來。
“聯倒要問問你們,這些皇帝,誰最有資格去泰山封禪?是這般貪圖享樂的君主,還是實實在在為百姓著想的明君?”
李善長聞言立即會意。
“陛下說得是。這泰山封禪,便是聖君盛事。要論功績...”
“且慢!”
老朱擺手打斷。目光炯炯。
“天幕既然顯示這些往事,想必後面自有分說。諸位愛卿,且隨朕一同看個明白!”殿內群臣默然。
老朱重新坐定:
眼中閃過期待的神色。這泰山封禪之事。他也早有耳聞。
如今得見古往今來諸帝功過。他倒要看看。
到底誰最有資格問鼎泰山。
【歷史上六位泰山封禪的皇帝,誰最有資格?】
【作為華夏的好兒郎,當將軍要飲馬瀚海、封狼居胥,當皇帝要登高俯覽,泰山封禪。這兩種儀式分別代表著軍事和政治的最高成就。】
【到了泰山想要封禪的小夥伴注意了哈,司馬遷在《史記》中給出了泰山封禪的三個標準
【其一,完成大一統,當政期間必須賢明能幹,深受百姓愛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