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今日之事過後,他東宮一脈,在老四心中,怕是再難留下什麼好印象。
老二老三那兩個虎狼之輩,定然會趁此機會,落井下石,對他群起而攻之。
朝堂之上,他苦心經營多年的那些人脈,怕是......也難保全。
眼下,也唯有暫且收斂鋒芒,儘量減少在老四面前的出現,先避過這陣雷霆風頭再說。
日後朝中無人可用,要再想壓制老二老三,怕是難上加難。
朱瞻基見自家老爹盛怒之後,又轉為長吁短嘆,神色落寞,心中知曉風波或許暫緩,便鼓起勇氣,小心翼翼地輕聲問道:
“爹,孩兒愚鈍,只是......只是實在不明白,為何......為何孫兒方才提及釋放那些建文舊臣,會......會惹得四叔他老人家,這般雷霆震怒?”
朱高熾看著自己這個傻兒子,本不想再多言。
但一想到他竟還與那建文妖女有所牽扯,為免日後再因此事,觸怒老四,招來滅頂之災,還是決定將其中隱秘,與他分說清楚。
他沉默片刻,方才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凝重。
“你四叔朱高煌,其降生之時,原本萬里無雲的晴空,驟然紫氣東來三千里,此乃天降聖人之兆,加之你四叔自幼便聰慧不凡,遠勝常人,是以,深得你太祖皇帝之鐘愛與看重。”
“當年,朱允炆因嫉恨你四叔天資卓絕,聖眷優渥,恐其日後威脅自身儲位,竟暗中派遣死士,意圖刺殺。”
“但,那些刺客,皆被你四叔反掌之間,盡數誅滅,若非太祖皇帝及時出現,苦苦相勸,那朱允炆,當場便要血濺宮闈,即便如此,你四叔亦當著太祖之面,斬他一手一腳,使其淪為一個廢人。”
“事後,你四叔曾言,殺心已起,可緩而不可泯,這,便是他與朱允炆,不死不休仇怨的開端。”
“再後來,朱允炆那賊子,趁太祖皇帝駕崩之際,竟膽大包天,暗中聯合他的文黨篡改遺詔,自立為帝。”
“其稱帝之後,更是被權欲衝昏頭腦,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秘密調集京城內外,以及周邊衛所所有可用兵馬,號稱十萬大軍,將你四叔住的地方,圍得水洩不通,意圖將其徹底扼殺。”
“然,你四叔又豈是凡俗之輩所能揣度,他一人一劍,殺出,於萬軍之中,直取朱允炆中軍大帳,那一役,足足殺了七天七夜,血流漂杵,屍骨如山,那十萬大軍,竟被他一人,屠戮殆盡,十不存一!”
“當年,我與你幾位叔伯,隨父皇領軍入城之時,親眼目睹那屍山血海,修羅地獄般的慘狀,便是軍中一些久經沙場的百戰悍將,亦被那血腥一幕,駭得當場嘔吐不止,數日食不下咽。”
“而那朱允炆,說來也是氣運未絕,竟不知何時,趁亂逃脫,不知所蹤。”
“正因那朱允炆逃脫,你四叔胸中一口殺氣難平,幾欲戾氣沖天,將整個應天府化為血海。”
“他本欲將那尚被羈押的三萬餘建文舊臣及其家眷,盡數斬殺,以洩心頭之恨,最後,還是你皇爺爺,帶著你皇奶奶,於你四叔面前,苦苦哀求數個時辰,方才讓你四叔勉強壓下殺念,改判將那些人盡數發配邊疆,充作苦役,能留下一條性命,已是你四叔法外開恩,天大的仁慈。”
“而你今日,竟還敢在你四叔面前,為你皇爺爺出頭,勸他開恩,放了那些建文餘孽,你這不是自尋死路,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