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菅野信之還以為山戶杏實是想告訴他額外的線索,然而實際情況卻令他大跌眼鏡,小女孩兒是希望得到他的承諾。
沒錯,承諾。
——那麼是什麼樣的承諾呢?
這就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了。
“——警察先生,請不要繼續調查這件事情了好嗎?我想讓我的爸爸就此安眠,不要繼續打擾他休息了。”
此言一出,菅野的腦海中閃過了無數種想法。
要不是杏實只是一個剛過了七歲生日的小女孩兒,他甚至會懷疑山戶西太郎就是她殺的,否則很難解釋明明她的親生父親被人殺了,卻希望警察停止調查的訴求......然而事實上,一個七歲小孩兒做不了將一個成年男性殘忍殺害並拋屍的工作,更不要提杏實在案發時不可能在現場......
——也不一定。
假如。
假如她們母女兩人都說謊了呢?
假如她們提前串好了口供呢?
假如,山戶西太郎先生就是山戶陽代女士殺害的呢?
山戶西太郎拋下女兒消失,也許就是因為接到了山戶陽代女士的聯絡,或許當時山戶陽代女士就在商場外面,在電話裡說想要見山戶西太郎先生一面,時間很短,也就幾句話的事情。
山戶先生見女兒還在兒童樂園裡玩兒,所以就快速跑出去了,結果陽代女士就在山戶先生的汽車旁用什麼方式迷暈了山戶先生,開車將他帶走......
而女兒杏實,明明聽見了山戶先生走之前告訴她自己要出去見媽媽一面,但卻假裝沒有聽見,並在一個多小時後按照陽代女士提前交代給她的事項求助於工作人員,呼叫陽代女士來接她。
這樣一來就能解釋為什麼杏實希望這件事情能夠塵埃落定,因為這個小丫頭心裡清楚,父親的死和母親逃不開干係......
當然,以上僅僅是菅野的心證,只是他試圖理解為什麼杏實會向他說出這一番話的原因。
他也不能篤定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對的,因為他的想法也有彼此衝突的地方,就好比說杏實既然猜到或知道母親和本案有關係,如此聰敏的小孩兒難道就想不到自己的這一番話會讓警察更加懷疑自己的母親嗎?
所以,菅野只是想到了一個思路,但並不意味著這個思路是正確的。
而他順著這個思路,發散到了另外一起事件上。
——工藤新一的案子。
為什麼會發散到工藤新一的案子呢,因為這起案子裡的一個點和菅野目前遇到的情況有些類似——當初小田切部長在把工藤新一的案子交給他時,曾經提及了一個令他也感到奇怪的點,那就是工藤新一的案子之所以快速了結,原因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高層施壓”,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工藤新一親屬的意願。
沒錯,親屬。
就和山戶杏實一樣,按理來說,自己的親人死了,親屬無論如何也是希望警方能調查出真相,給死者一個交代的。可是不管是杏實還是工藤新一的親人都沒有這樣做,他們反而希望警察停止調查。
——為什麼?
對於杏實,菅野的第一反應是杏實可能是在包庇母親。
那麼對於工藤新一的親屬,是不是也能套用呢?
他們知道是誰殺死了工藤新一。
但是他們不能說。
或許他們和那個組織有聯絡,或許他們本身就是那個組織的人,但工藤新一併不知情。又或者他們出於什麼原因有“必須包庇組織”的理由......
之前,菅野一直以為工藤新一的親屬是在組織的脅迫下才會這樣做的,但現在看來,或許選擇隱瞞的背後還有其它原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