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學霸的黃金年代

第74章 自我懷疑

第三道壓軸題的背後隱藏著深刻的代數背景,題目設計巧妙,涉及到複雜的數學結構和抽象思維,讓裴瑜不由得陷入深思。

她想起了2006年閱讀過的一篇數學論文《數字遊戲、Coxeter群的幾何表示以及Dynkin圖的分類結果》。這篇論文深入探討了代數與幾何的交叉領域,給了她不少啟發。

受到這篇論文的啟迪,裴瑜逐漸理清了思路,抓住了題目的核心。她拿起筆,在草稿紙上飛快地寫下自己的解題步驟。

一邊寫著,裴瑜一邊在心中暗自感嘆,這種題目對於陶哲軒那樣的數學天才來說,恐怕只是小菜一碟吧。

做題途中後,她忍不住偷偷瞄了一眼陶哲軒的考試狀態。

澳大利亞隊的陶哲軒坐在不遠處,神情平靜,筆下流暢。

他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彷彿早已勝券在握,臉上沒有半分的焦慮和彷徨,反倒是裴瑜自己,卻因為這一瞥而感到不安,信心被悄然動搖了。

陶哲軒為什麼這麼淡定。難道他能拿滿分嗎?

裴瑜心裡泛起一陣波瀾,各種疑問和自我懷疑接踵而至。

她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心情,強迫自己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試卷上,很快收斂心神,繼續埋頭於自己的解題思路中。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考場內只剩下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翻動試卷的聲音和偶爾傳來的輕微嘆息聲。

裴瑜不時停下筆,皺眉思索,隨後又繼續奮筆疾書。

終於,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裴瑜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放下手中的筆,揉了揉有些酸澀的眼睛。

裴瑜低頭掃了一眼自己的試卷,對於第三題的解答,她始終覺得還有改進的空間。

她心中有些忐忑,還是整理好試卷,起身交了上去。

雜聲喧鬧的走廊上,各國的參賽選手們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都在討論著剛剛結束的考試。

走出考場,裴瑜迅速與隊友們匯合。

大家圍在一起,迫不及待地交流起考試的情況。

隊友李平利率先開口,急切地問道:“裴瑜,你第三題寫出來了嗎?”

“勉強寫出來了,但我總覺得自己的方法不夠優雅,可能還有更好的思路沒挖掘出來。”裴瑜如實回答,臉上卻沒有太多喜悅。她對自己的解答並不十分滿意,總覺得還有改進的空間。

李平利聽後,露出一個苦澀的笑容:“你能寫出來就不錯了,我第三題只寫了一半,卡在最後一步怎麼都推不下去。倒是第一題數論題,難度比較小,我用了一個常規方法解題,應該沒太大問題……”

他一邊說著,一邊從口袋裡掏出一支筆,攤開手掌,直接在掌心上寫起了公式。他一邊列出關鍵步驟,一邊檢查數對,絲毫不介意墨水弄髒了手掌。

其他五位隊友都圍攏了過來,聚精會神地聽著,不時點頭表示認同,或提出自己的見解。

裴瑜帶頭為他鼓掌:“好厲害,你應該能拿到第一題的滿分。”其他隊友也紛紛附和。

就在這時,澳大利亞隊的選手們正好從他們身邊經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年僅11歲的陶哲軒。

裴瑜餘光瞥見他們的到來,迅速調整情緒,轉頭用流利的英語對李平利稱讚道:“Yoursolutiontothefirstproblemisbrilliant,LiPingli.I’msureyou’llgetfullmarksforit.”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