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學霸的黃金年代

第74章 自我懷疑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的第一題解法太棒了,李平利。我相信你能拿滿分。

李平利先是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裴瑜的用意,配合地用英語大聲回應道:“Thanks,PeiYu.Buthonestly,yourapproachtothethirdproblemisincredible.I’mamazedbyhowyoutackledsuchatoughquestion.Ibeteventhetoughestproblemsarenomatchforyou.”

李平利的意思是,謝謝,裴瑜。但說實話,你對第三題的解法太厲害了。我很佩服你能解決這麼難的題目。我敢打賭,即使是最難的題目也難不倒你。

他的聲音洪亮,足以讓周圍的人全都聽見。

裴瑜聽出了李平利語氣中的誇張,接受了這份“溢美之詞”。

他們在澳大利亞選手的面前,用這種方式互相稱讚,既是在彼此鼓勵,增強團隊的信心,又隱隱有種想在氣勢上壓倒對手的意味。

她不動聲色地掃了一眼澳大利亞隊的方向,陶哲軒正與隊友低聲交談著什麼,他的隊友們似乎對他極為信服。

突然,陶哲軒的腳步一停,目光越過人群,落在了裴瑜和李平利身上。

裴瑜察覺到陶哲軒的目光,一股莫名的壓力湧上心頭,臉上盡力保持平靜,裝作若無其事地與李平利和其他隊友繼續交談。

她打從心眼裡佩服和害怕陶哲軒這個神人。

作為一個穿越者,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陶哲軒未來的成就。這位年僅11歲的少年,將成長為數學界的傳奇人物,獲得菲爾茲獎,成為無數數學愛好者心中的偶像。

陶哲軒的名字會與“天才”二字緊緊聯絡在一起,他的學術成果會影響一代又一代的數學研究者。

而此刻,陶哲軒就在不遠處看著她。

穿越前,裴瑜的父母為了培養她對數學的興趣,特意買了兩本書,一本是《陶哲軒實分析》,另一本是《陶哲軒教你學數學》。

《陶哲軒實分析》是陶哲軒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實分析課程時整理的講義,內容涵蓋了從數繫結構和集合論基礎,到冪級數、多元微分學、傅立葉分析以及勒貝格積分等高階主題。

裴瑜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時,簡直如同在看天書一般,晦澀的術語和複雜的推導讓她頭暈目眩,甚至連最基礎的概念都需要反覆查閱資料才能勉強理解。

父母卻態度堅決,堅持要她必須看懂這本書,甚至還為她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要求她每天完成一定的閱讀和練習。

那段時間,裴瑜幾乎每天都在與書中的公式和插圖較勁,反覆推敲每一個定理的證明過程,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滿了推導步驟和心得體會,甚至連做夢都在默背勒貝格積分的定義和相關性質。

雖然被折磨得夠嗆,但她也因此打下了紮實的數學基礎,對抽象思維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比之下,《陶哲軒教你學數學》則顯得親切得多。

這本書是陶哲軒15歲時撰寫的,主要面向青少年讀者,透過奧數競賽習題的解答,深入淺出地展示了數學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思考過程。

裴瑜對這本書愛不釋手,看過無數遍,甚至有些經典例題的解法她都能倒背如流。

陶哲軒總是能從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問題,將複雜的題目拆解成簡單的步驟,然後用創新的方法解決問題。

這種思維方式深深影響了裴瑜,讓她在面對競賽題目時,學會了不拘泥於常規,敢於嘗試不同的思路。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