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瑜拉了把椅子坐下,輕描淡寫地解釋:“也沒什麼,我家裡以前做過外貿生意,接觸過一些國外技術資料,耳濡目染學了點皮毛。
再加上我自己也對計算機很感興趣,所以看了些相關書籍,在Hinton寫的《並行分散式處理》這本書裡看到過分散式表徵的概念。”
戴眼鏡的男人說:“對對,我們翻譯的就是Hinton寫的文章,你是真的懂行啊。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南開物理系的李教授,他是計算機系的王教授。
我們正在翻譯一篇關於計算機新技術的文章,準備投給《計算機世界》,能賺點稿費補貼家用,一篇短文大概有十幾塊錢。你這水平,要是以後也幹翻譯,準比我們賺得多。”
李教授用手肘捅了捅他,提醒他說多了,然後開口道:“主要是現在國內對國外先進技術很渴求,這些翻譯文章很受歡迎。不過也很費精力,特別是這些新名詞,翻譯不準確會貽誤後人的。”
裴瑜聽到王教授這麼說的時候,心裡暗暗驚訝,錢那麼好賺啊。
早些日子聽京海一中的英語老師說過,她的父親靠翻譯一本書賺到了不少稿費,當時裴瑜還想著,翻譯幾十萬字,光是稽核校對就要花費不少功夫了,這個稿費賺得也不容易。
可是南開大學圖書館裡的這些教授們,翻譯的只是一小篇豆腐塊文章,每篇譯稿都還能夠得到幾塊、十幾塊錢不等的稿酬。
裴瑜腦子裡的系統自帶翻譯功能,上輩子的翻譯軟體也品種豐富,所以她下意識覺得,翻譯一小篇文章的成本幾乎為零。
這時,王教授注意到了裴瑜手上的書,問道:“話說回來,裴瑜同學,你咋還看《Nature》這種雜誌?這可不是中學生能啃得動的啊。”
裴瑜指著雜誌上的一篇文章說:“我就是好奇,隨便翻翻。尤其是對Hinton寫的這篇文章,我覺得挺有意思,總想試著弄明白點。”
王教授挑了挑眉:“數學競賽的苗子果然不一樣。將來要是往科研走,準能成大器。裴瑜同學,考不考慮報考我們南開大學計算機系啊?”
“謝謝王老師的認可,我想等到高考成績出來後再說。”
“不用等高考了,明天你們數學競賽的結果就該出來了吧。
你要是能拿銀牌,去清華問題不太大,去北大存在被淘汰的風險。
要是隻拿了銅牌,清北估計是去不了了,不過來我們南開還是可以的。”
裴瑜這才知道,明天會有各大高校招生辦的工作人員過來搶人。
接著裴瑜又幫這兩個教授解決了一些積攢下來的翻譯問題,他們總算是安靜了下來。
裴瑜回到原來的座位上看完了雜誌,又複習了一會兒系統知識庫裡的高考資料。
到了傍晚,人才漸漸多起來,有的本校學生抱著一堆閒書看得津津有味,有的在埋頭寫論文,翻資料翻得滿頭大汗。
裴瑜見晚飯時間差不多該到了,準備還書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