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學霸的黃金年代

第245章 投桃報李

裴瑜的擔憂和顧慮,很快就透過飯局上的處長們,一層層傳遞到了更高階別的領導那裡。

這些領導雖然平時公務繁忙,但對裴瑜這位突然冒出來的“投資奇才”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飯局上,裴瑜很懂得投桃報李的道理。既然領導們願意透露一些風向訊息,她也不吝嗇分享自己的見解。

特別是談到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全球經濟格局這些話題時,她總能給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分析。

比如預測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產量調整,分析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走向,這些觀點讓在座的領導們頻頻點頭。

有些領導甚至當場掏出小本子記錄,生怕漏掉什麼關鍵資訊。

沒過多久,飯局的邀請方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最開始都是厲以寧教授主動約人,漸漸地,越來越多的部門領導開始主動聯絡裴瑜。

“裴瑜同學嗎?我是外經貿部的老張。聽說你對國際貿易很有研究,能不能請你吃個飯,聊聊最近的貿易形勢?”

“小裴啊,我是科委的老李。下週有空嗎?我們幾個搞科技政策的想聽聽你對技術轉移的看法。”

他們有的是透過秘書打電話,有的是託人遞話,目的都一樣,就是想和裴瑜聊聊天,聽聽她對經濟形勢的看法。

厲以寧看著這種變化,心裡既高興又擔心:“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想見你,這是好事。但你也要小心,別說錯話。”

“厲老師,我明白的。”裴瑜認真地說。

裴瑜心裡始終繃著一根弦。談到國內經濟政策時,她總是格外謹慎,幾乎到了閉口不言的地步。她可不想淪落到系統模擬人生中的悲慘結局中去。

但對於國際經濟,特別是宏觀大勢,她就放得開多了。從美元匯率到大宗商品價格,從產業轉移到貿易摩擦,她都能侃侃而談。

“關於美元匯率,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會保持強勢。”一次飯局上,裴瑜詳細分析道,“美利堅經濟復甦的勢頭比較明顯,加上里根政府的財政政策,會吸引大量資本流入美利堅。這對其他國家的貨幣會形成壓力。”

隨著時間推移,裴瑜之前的一些大膽預測陸續應驗了。比如她預判的某國央行加息時間點,預測的某種原材料價格波動,都一一成為現實。

一位物資部的處長興奮地說:“小裴,你上個月說的銅價會上漲,現在真的漲了!我們部裡按照你的建議,提前儲備了一批銅材,現在賺大了!”

“這只是運氣好。”裴瑜謙虛地說。

“運氣?連續幾次都準,這還能叫運氣?”另一位領導笑著說。

裴瑜並不擔心這些分析被有心人聽去後會產生什麼影響,全球經濟是歷史大勢所趨,個別人的力量根本改變不了它的執行方向。

裴瑜在國際經濟分析方面的獨到見解,很快就成了各大部門領導們最愛聽的保留節目。

每次飯局上,只要她開始分析海外經濟形勢,在座的領導們都會不自覺地放下筷子,全神貫注地聽她講解。

1986年底的華國,正面臨著嚴峻的外匯危機。此時全國的外匯儲備只有可憐的20.7億美元,這點錢連支付幾個月的進口貨款都不夠。

更糟糕的是,年內的貿易逆差高達119.6億美元,而1985年的逆差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49億美元。連續兩年這麼大規模的貿易逆差,把國家的外匯儲備都快掏空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