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漢明

第33章 織造局提督太監

快到十點時,劉雲龍剛剛想邀請陳知府、牛知縣、葉知縣上主臺時,只見場外又進來了一頂轎子,轎子落地後,走出一個穿著綢緞、膚色白皙的人來。

知府、知縣看到他後,忙迎上前去,口裡喊道:“潘公公好”。

邊上的弟弟看見那人後,告訴哥哥,上次非要打折10%的大客戶就是這個人。

劉雲龍想起弟弟說的那個很有排場的大官,可又不認識這個人,忙拉住吳顔謙,輕聲問道:“他是......”。

吳教諭一開始認為劉雲龍這個後生確實了得,竟然把蘇州織造局的監造潘曉宇潘公公也請來了,現在見劉雲龍問他,才知這個潘公公是不請自來。

劉雲龍從吳教諭嘴裡才知道,這個人是蘇州織造局的提督太監潘公公後,心裡懊惱不已。請了這麼多官員,怎麼偏偏把蘇州織造局的提督太監忘了呢?他忙跟在知府大人的後面,走上前,朝潘公公說道:“潘公公好,公公能來參加大華織業公司的開業典禮,令這裡蓬蓽生輝。”

明代朝廷在南京、蘇州、杭州設立了三大織造局,專門負責為皇室織造綢緞,並派有監造、採購絲織品的提督太監。提督太監的權力很大,可以決定所採購絲織品的價格。他們依仗著為皇帝辦事,往往不把地方官放在眼裡,經常頤指氣使,獨斷專行。即使巡撫的官職比提督太監大,但巡撫對提督太監也得避讓三分。因此知府、知縣看到潘公公後,趕忙上前迎接。

潘公公指著劉雲龍問陳洪謐:“他就是劉木匠?”在得到陳洪謐的肯定後,用尖細的嗓音對劉雲龍說道:“春節前,咱家就聽街上的孩子們在唱,水車浜劉木匠,沉到河裡遇仙娘,仙娘讓他做機匠,一臺紡機三十兩。我就想哪來的木匠竟然會做機器?後來又聽說你這個劉木匠開了個很大的作坊,據說一臺機器能頂幾個人用。我今天就想來看看究竟是不是真的。”

劉雲龍馬上說道:“公公,眼見為實,待會兒我領你去看看。”

潘公公剛想朝廠門口走,看見劉雲豹,忙問道:“小夥子,你來這裡幹嘛?”

弟弟劉雲豹說道:“這是我家開的織坊呀。”

潘公公轉頭問劉雲龍:“盤門那個肥皂鋪也是你的?”

劉雲龍說道:“會公公的話,那個肥皂鋪也是我家的。”

潘公公聽後,說道:“你不簡單嗎,又會做肥皂,又會做織機。難道你真的遇到了仙娘?”

劉雲龍說道:“公公,人家說我遇到了仙娘,那純粹說傳言,不能信。”

牛知縣在旁邊說道:“他真能製作機器,他的一臺機器可以紡16錠線。”

潘公公說道:“那好呀,待會兒,我倒是要看看你的機器是怎麼織布的?”

劉雲龍忙說:“歡迎公公指教。”

陳知府問道:“公公,那典禮現在就開始嗎?”

潘公公看了看太陽,說道:“吉時已到,開始吧。”

劉雲龍忙把潘公公迎上主臺,陳洪謐、牛若麟、葉承光站在潘公公的身邊,其他貴賓站在臺下。

劉雲龍說了一番歡迎潘公公、陳知府、牛知縣、葉知縣到來的客套話,然後宣佈典禮開始。2個女子拉開了綵帶,綵帶中間是一個紅色紙球,牛知縣、葉知縣牽著綵球的兩端,陳知府提著綵球,另一個女子手託托盤走上前,潘公公從托盤裡拿起剪刀,剪斷了綵球。

陳洪謐把綵球拋向了空中,鑼鼓聲隨之響起。舞獅隊也舞起了獅子。

隨著鑼鼓聲的響起,3臺大水車在6頭牛的拉動下,響起了嘩嘩的水聲,廠房內的機器開始“哐當”、“哐當”地動了起來。

劉雲龍領著潘公公、陳知府、牛知縣、葉知縣及其他貴賓進入廠房參觀。

他們先參觀紡紗車間,只見72根棉線經飛速繞合後,成為了24根紗線;看到交繞機上有三根線走著8字形,被快速地織成辮zi一樣的棉紗;看到包覆線機上,絲線的併線、捻線、包覆被合成一道工序。

接著他們參觀絲織車間、棉布車間。

絲織車間擺放著一排排機器,每1名紡工照看2臺機器,機器在水車驅動下,哐當、哐當地響著,棕架有序地上下移動,梭子在經線之間自動來回飛梭,杼板有節奏地敲打著緯線,織好的絲綢被自動捲到布軸上,經線又不斷地被自動地送過來,更驚奇的是織機的梭子,兩頭裝著尖尖的鐵頭,看上去很精巧。

參觀的人都呆了,這是他們從沒見過的紡紗機、織布機。

來自平江大街、臨頓路的掌櫃們比官員更呆,在想著今後他們會不會還有生意可做,會不會倒閉?平常他們織出來的絲綢幅寬只有2尺,這種機器織出來的絲綢幅寬竟然達到4尺。他們織坊裡,普通工人一晝夜只能織40尺(1匹)棉布、5.6尺(0.14匹)綢布,即使熟練工一晝夜也只能織50尺(1.25匹)棉布、6尺(0.15匹)綢布,可這些機器12個小時(即半天)每臺就能織100尺棉布(即2.5匹)、32尺綢布(即0.8匹),機器工效是他們的4倍,2臺機器只需要1個人,人力成本是他們的一半,他們與劉雲龍根本沒法比了。

陳知府、牛知縣、葉知縣看到後,相信了那天劉雲龍說的一年可織3.5萬匹綢布的話,而且劉木匠的話還藏著掖著,如240臺機器全部用來織棉布的話,1年可織43.8萬匹棉布(每天24小時織布);如240臺機器全部用來織綢緞的話,1年可織14萬匹綢布。

潘公公站在機器旁,目不轉睛地看著機器,用手摸著織出來的絲綢,簡直不敢相信是真的。

蘇州織造局由蘇州府管轄,皇室派人監造,織造局內有1700多人,織布速度遠遠趕不上這幾臺機器。蘇州織造局一直在和南京織造局、杭州織造局暗中較勁,互相別著苗頭。如蘇州織造局能給皇室提供這種寬幅絲綢的話,不僅他們能得到皇帝的嘉賞,蘇州織造局還能得到更多的配額。

於是,潘公公在機器的噪雜聲中問劉雲龍:“劉掌櫃,你這種絲綢怎麼賣?”

劉雲龍知道,現在市面上熟織或印花的普通絲綢,幅寬只有2尺,因糧食漲價,1匹絲綢已從5兩銀子漲到了5.5兩。他現在織出來的布儘管是生織,還需要去染色、印花、緙絲,但幅寬大,做出來的衣服拼縫就少,因此更實用,穿出來更整齊、光鮮。考慮到織造局經常會利用權勢強制壓價,於是說道:“公公,這種絲綢我準備每匹賣14兩。”

誰知潘公公朝陳知府問道:“陳大人,現在市場上有這種綢布嗎?”見陳知府搖搖頭,又見臨頓路的幾個掌櫃也在搖頭,於是就對劉雲龍說道:“劉掌櫃,我看你這種絲綢1匹14兩不貴,要是熟織的話,可以賣到16兩。”

劉雲龍聽後,說道:“那就按你的吩咐,生織就定價14兩1匹,熟織就定價16兩1匹。”

在參觀棉布車間時,劉雲龍問潘公公:“公公,你看這樣織出來的棉布,賣什麼價?”

潘公公說道:“你這種棉布,一匹至少可賣1.2兩銀子。”

劉雲龍忙拍馬屁似的說道:“借公公的吉言,我織出來的棉布就按每匹1.2兩來賣。”

潘公公說道:“這種綢、布一定會受皇家喜歡的。”

劉雲龍見潘公公要替皇家買絲綢、棉布,忙說道:“公公,你要買綢、布的話,我馬上安排。”

潘公公說道:“我先買幾匹綢緞試試,不過,你賣給皇家的綢布,只能賣13.5兩1匹。”

劉雲龍心想,果然被你壓了價,但嘴裡說道:“皇家要的東西,我哪敢高價呀。”

潘公公尖著嗓子說道:“好,就這麼定了。我要300匹綢緞,10天后給我送過來。”

劉雲龍說道:“10天后,我一定把綢緞送過來。”

潘公公對陳洪謐說道:“要是皇上喜歡這種綢緞的話,你的織造局該換機器了。”

陳洪謐忙問劉雲龍:“這種機器怎麼賣?”

劉雲龍說道:“我這些機器要賣的話,織布機的售價是每臺250兩。”

對於新式織機,劉雲龍自己早就匡算過,一臺織機的成本約在30兩銀子左右,而機械功效再算上人工功效,比舊式織機提高了10倍,新產品的價格是舊產品價格的1.4倍,即使按成本價的10倍300兩/臺,也有人買,但價格過高不利於推銷他的新式織機,因此開價250兩/臺,利潤率為733.33%。

他這麼一說,把陳知府和二個知縣驚訝地快掉下下巴了。

陳知府心想,你的織機怎麼這麼貴?但細心一想,覺得這個價格還是算便宜的。

舊式織機價格是12兩/臺,一年織365匹布,按目前布價0.52兩/匹(漲價後的布價),產值為190兩銀子,繳納30%的稅後,還有133兩銀子的毛利潤,去掉紗線成本、人工成本等成本,淨利潤在18兩銀子左右,淨利潤率為9.47%左右;如一年織51匹絲綢,按目前絲綢價格5.5兩/匹,產值為281兩銀子,繳納30%的稅後,還有196.7兩銀子的毛利潤,去掉生絲、人工等成本,淨利潤在25兩銀子左右,淨利潤率為9%左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