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織機價格是250兩/臺,一年中每半天可織912.5匹棉布(每天織半天),按潘公公定的布價1.2兩/匹,一年產值為1095兩,繳納30%的稅後,還有766.5兩銀子的毛利潤,去掉紗線成本、人工成本,淨利潤應該在140兩左右,利潤率為12.78%。這個數還是每天只織半天的數,如全天整晝夜織布的話,1年不到就能收回成本,今後就是每年280兩銀子的利潤,利潤率是舊式織機的1.35倍。如用來織綢緞,全天織綢的話,每天可織綢1.6匹,全年可織綢584匹,就按生織的價格14兩/匹,一年的產值是8176兩,繳納30%的稅後,還有5723兩銀子,去掉生絲、人工成本,淨利潤在760兩左右,利潤率是9.3%,利潤率是舊式織機的1.03倍。
聽起來新、舊兩種織機的利潤率是相差不大,但基數不一樣呀。舊式織機織布的產值基數是190兩銀子,織綢的產值基數是281兩銀子,可新式織機織布的產值基數是2190兩,織綢的產值基數是8176兩。兩種機器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
大華織業公司的240臺機子全部用來織棉布的話,一年的產值是525600兩,官府可收取稅收157680兩;如全部用來織絲綢的話,一年的產值是1962240兩銀子,官府可收取的稅收是588672兩。
如蘇州府境內有2400臺這樣的織機......
陳洪謐正在想著呢,聽見邊上幾個線坊的掌櫃問劉雲龍,紡紗機怎麼賣?
劉雲龍說:“紡紗機便宜,2線繞紗機,每臺30兩;3線繞紗機,每臺50兩;3線交繞機略貴一點,每臺100兩。”
潘公公轉身又對臨頓路的幾個掌櫃說道:“你們呀,回去後自己核算核算,看看要不要換這種新機器。”
那幾個掌櫃聽後,他們心裡開始盤算,他們手裡的織機每臺是12兩,如投資買一臺這樣的新式織機或紡紗機,什麼時候能回收成本。
劉雲龍又陪著潘公公、陳知府、牛知縣、葉知縣他們參觀了廠區,送他們走時,他悄悄地給他們每人送了1匹已染過色的綢布。
今後,少不得要求助於這些官老爺。陳知府平時也是清廉之人,如平時誰敢給他送禮的話,那會被他當場訓斥的。今天是開業典禮,來賓都有禮物,算不得行賄。
貴賓們離開後,劉雲龍想起師傅和他的三個師弟在辦公室等他,於是趕緊回到辦公室。
錢師傅看到他來後,把他拉到一邊,問道:“你可真行呀,才幾個月的時間就開作坊了。聽他們說這些技術是一個外國人教你的,可我這五年沒看到你和什麼外國人有過接觸呀。你給我老實說,究竟是誰教你的?”
這個,劉雲龍打死也不敢實說的,難道告訴師傅,說我是300多年後的人穿越過來的,說了他也不會信呀!於是說道:“師傅,我不是掉河裡一次嗎?”
“你在河底真遇到仙娘了?”
“呵呵......”劉雲龍只得傻笑地呵呵了。
“聽說一臺拉細機要30兩銀子?”
“是的。”
“這種織機每臺也要250兩?”
“是的。”
錢師傅本想開口買個幾臺,一聽買一臺機器要250兩,即使看在是師傅份上把售價打個八折,那也得200兩,他這輩子不吃不喝得多少年才能賺到200兩銀?想想後就算了,買不起。但是他不甘心,這個徒弟成了蘇州城最大的掌櫃,總不能讓他這個師傅整天喝粥吧,於是問劉雲龍:“阿龍,你現在有錢了,是不是該給你的師弟某個差事?他們整天跟著我,沒啥出息的。”
錢瑞林師傅還是要面子的,以他三個師弟的名義求劉雲龍給個差事。
“師傅,這個我早想好了。”
錢師傅一聽,馬上來勁了,說道:“你想好了什麼?”
“師傅”,他從口袋裡拿出細線機的圖紙,對師傅說道:“這就是細線機的圖紙,你拿去做機器吧。”
“一臺機器還是30兩?”
“還是30兩。賣出去一臺,你拿5兩銀子。”
錢師傅一聽,賣出去1臺機器自己能拿5兩銀子,那賣出去100臺機器,他不是能賺500兩了嗎?據說大弟子去年賣了2000臺細線機,要是今後每年能造2000臺機器,豈不是能賺1萬兩?他馬上答應道:“好,我來造機器。”
他暗想,這是自己哪輩子修來的福,竟然領到了這麼一個好徒弟!但轉而一想,自己的想法不對頭,自己太自私。既然大徒弟這麼有良心,不能虧了他的三個師弟,於是改口道:“我看,賣出去機器中,我還是拿2.5兩銀子吧。”
劉雲龍聽後,心想,這個師傅還是有良心的,心不黑,於是說道:“也行,你拿2.5兩,剩下的2.5兩由三個師弟平分。”
錢師傅一聽,這個徒弟果真不錯,連他的師弟都想到了。自己一年做2000臺細線機,一年就有5000兩銀子的收入,忙說道:“好,那我回去準備準備,就來做機器。”
“我在棗市街有個店鋪,到時你就在店鋪裡做機器。不過,師傅你可別把技術告訴別人哦!”
“你以為我傻呀。告訴了別人,我還賺什麼錢?”
“師傅,有個事不知該不該說。”
“什麼事?你說吧。”
“你看小師弟還那麼小,我想讓他跟著我。你還是他的師傅,我還是他的大師兄,這樣行不?”
錢師傅一聽,想了一會兒說道:“這個我做不了主。我得問問他家裡。”
“嗯,那你就去問問他家裡。”
李必恭年齡尚小,過了年才剛剛15歲,在後世也還是剛剛讀初中的年齡。劉雲龍準備把李必恭視作自己的親弟弟,和劉雲豹、劉彩梅一起培養。
幾個人聊了一會,來到盤門內的一家飯館裡。
今天開業典禮,劉雲龍在飯館宴請親朋好友。
客人們一邊喝著酒,一邊替劉雲龍計算著,這些機器一年可賺多少錢。
他們的演算法,把劉雲龍的父親樂得合不攏嘴。前一陣子因為拿出了8000多兩銀子買地、造廠房、採購原料,一直擔心著會不會虧本,現在他不擔心了。
村裡人開著玩笑問劉雲龍,為啥不全部織綢布?
劉雲龍說,綢布是奢侈品,買的人遠少於棉布。綢布多了,也會影響綢布的價格。
村裡人又問,如他們要買這種機器的話,能不能優惠?
劉雲龍說,你們都拉細線了,還要買織機的話,售價一分錢都不能便宜。
於是他們開始計算,拉多少細線後,才能買這種織機。
席間,伯父特別開心,自吃了侄兒配的藥後,肚子小了,臉色紅潤了,而且每次去盤門“青囊堂”配藥,坐堂郎中還不收他的診療費,說是你侄兒已經把診療費一次性付清了。
只有劉雲龍知道,那天他給“青囊堂”鄭伯榮郎中的方子,在治療血吸蟲方面有一定的療效,鄭郎中相當於買下了這張方子,買這張方子的費用就算在劉雲龍伯父的診療費上了。
不過高興歸高興,劉雲龍特意關照伯父,在你的病情徹底治癒前,禁止飲酒。
宴會結束,劉雲龍回到家裡開始思考下一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