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漢明

第982章 北美洲(14)

崇禎九年(1636年),在普利茅斯服刑的羅傑·威廉斯對約翰·溫思羅普的“判決”不服,就從普利茅斯逃往了納拉甘西特人的領地,在錫康克河(Seekonk-River,也稱西康河)河口一帶隱居。

錫康克河的上游稱為黑石河(BlackRiver),流到土著人稱為“波塔基特(Pawtucket)”的地方後,才稱為錫康克河,全長只有8公里,可以通航。

納拉甘西特人的酋長米安託諾米(Miantonomi)聽說羅傑·威廉斯同情土著人後,熱情地接待了他,給他在隱居地建了個屋子。羅傑·威廉斯便將隱居地稱為“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意為“上帝保佑之地”。羅傑·威廉斯對米安託諾米說,今後說不定會有更多遭到迫害的人逃難到這裡,言下之意是僅有一棟屋子還不夠。米安託諾米聽了後,乾脆把納拉甘西特灣(NarragansettBay)的荒島阿基德奈克島(AquidneckIsland)賣給了羅傑·威廉斯。

阿基德奈克島也稱阿奎德內克島,略呈西南—東北走向,長約25公里,平均寬約6公里,面積約98平方公里。(注:歷史上進入18世紀後,由於該島島形像愛琴海(AegeanSea)口的羅德島(RhodeIsland),英國人便將該島也稱為“羅德島”)。

崇禎十二年(1639年),一群在馬薩諸塞灣殖民地遭到迫害的移民在安妮·哈欽森(AnneHutchinson)的帶領下,也來到了阿基德奈克島避難。

安妮·哈欽森原名叫“安妮馬貝莉(AnneMaberly)”,萬曆四十年(1612年)嫁給商人威廉·哈欽森(WilliamHutchinson)後,改名為“安妮·哈欽森”。崇禎七年(1634年),她隨丈夫來到了馬薩諸塞灣殖民地定居。她受過良好教育,又能說會道,經常邀請一些婦女到她家中討論傳教士的佈道理論,譴責傳教士的不軌行為,被新任總督約翰·溫思羅普斥為“長舌頭,能說善辯,比男人還厲害”。安妮·哈欽森的行為得罪了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的傳教士,對她及支援她的牧師約翰·科頓(JohnCotton)進行了審判,並將他們驅逐出境。於是,她與丈夫及科頓便帶著一起受迫害的移民來到了阿基德奈克島(即今羅德島)。

安妮·哈欽森率眾來到阿基德奈克島後,在羅傑·威廉斯的幫助下,在島的南部建造了紐波特城(Newport),意為“新港”;在島的北部建造了朴茨茅斯(Portsmouth),以紀念他們在英國本土的故地“朴茨茅斯”。安妮·哈欽森在阿基德奈克島建立移民定居點後,實行政教分離、宗教自由。

隨著新移民不斷到達普利茅斯,殖民者需要的土地越來越多,小約翰·溫思羅普向時任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總督的父親建議,康涅狄格河河谷十分肥沃,可以沿康涅狄格河向內陸擴充套件領地。

約翰·溫思羅普聽了兒子的話後,就動員馬薩諸塞灣、普利茅斯、塞布魯克殖民地的軍隊聯合向康涅狄格河的內陸發起了進攻。

居住在康涅狄格河內陸的是印第安佩奎克人(Pequot),曾透過與英國人的皮毛交易賺取了不少錢財,他們利用這些錢,征服了康涅狄格河流域的十幾個部落,控制了康涅狄格河流域與馬薩諸塞灣、普利茅斯、塞布魯克殖民地的皮毛交易。他們曾於崇禎九年(1636年)擊退過英國人的進攻。

崇禎十年(1637年),來自塞布魯克殖民地的商人在距康涅狄格河河口60公里處建立了哈德福德(Hartford)貿易站,他們在與佩奎克人進行皮毛交易時,因衝突被佩奎克人失手殺死了一個商人。隨後,殖民者就對哈德福德附近的佩奎克人展開過瘋狂的報復,殺死了幾十個佩奎克人才收手。

約翰·梅森上尉(JohnMason)得到約翰·溫思羅普的命令後,帶著77名士兵進入了康涅狄格河,隨行的還有由250名萬帕諾亞格人、納拉甘西特人組成的土著人盟軍。而居住在哈德遜河中上游地區的莫西幹人(Mohican)也南下,對佩奎克人發起了進攻。

莫西幹人是莫霍克人的近親,也屬於易洛魁聯盟。易洛魁聯盟與英國人結盟後,莫西幹人自然也成了英國人的盟軍。

佩奎克人首先遭到攻擊的是米斯蒂克城堡(Mystic)。儘管佩奎克人在與英國人的皮毛交易中換到了不少鐵器,有了鐵質箭矢,但並沒有火槍、大炮。他們抵抗了不到一個小時,城堡就被攻陷了。城內的男女老少全部被殺,史稱“米斯蒂克大屠殺”。

殖民者攻陷米斯蒂克城堡後,逐個包圍了城堡周圍的佩奎克人的村莊,然後對村裡的佩奎克人進行屠殺。其他佩奎克人得知訊息後,紛紛逃離家園,佩奎克人的聯盟隨之解體。40多天後,約翰·梅森率部追隨著逃跑的佩奎克人來到了蘭格·埃蘭特海峽(即今長島海峽)北岸的一片沼澤地。此時,數千名佩奎克人殘部在他們酋長的帶領下,想渡海逃到對岸的蘭格·埃蘭特島去,可他們只會製作獨木舟,根本來不及逃到對岸去。約翰·梅森率部包圍了他們後,用遠端火力、火炮擊殺了幾百名佩奎克人,餘部不得不投降。冷酷無情的約翰·梅森下令將投降的佩奎克人全部殺死,史稱“費爾菲爾德(Fairfield)沼澤大屠殺”。

隨後,約翰·梅森又率部折回康涅狄格河內陸,搜捕落單的佩奎克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佩奎克人的所有酋長、貴族、成年男性全部被殺,印第安佩奎克人從此消失了,成了北美洲第一個被殖民者滅族的印第安人。

英國殖民者消滅了康涅狄格河流域的佩奎克人後,於崇禎十二年(1639年)在蘭格·埃蘭特海峽北岸建造了紐黑文(NewHaven)(注:今美國耶魯大學所在地)、米爾福德(Milford)(位於紐黑文西)、斯特拉特福(Stratford)(位於米爾福德西,後來改名為布里奇波特(Bridgeport))、梅嫩卡塔基特(Menunkatucket)(位於紐黑文東,後來改名為吉爾福德(Guiford)),在康涅狄格河河口以上約20公里處,建造了吉利(Gillette)軍事堡壘,在哈德福德北10裡的康涅狄格河西岸建造了溫薩城(Windsor),在哈德福德南8公里的康涅狄格河西岸建造了威特福德城(Wetherford,也譯作韋瑟斯菲爾德)。同年,英國殖民當局成立了紐黑文殖民地、康涅狄格殖民地。不久,康涅狄格殖民地成了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的糧倉。

崇禎十三年(16si0年),威廉·亞歷山大伯爵派第一批移民來到了受封的蘭格·埃蘭特島(即長島)。島上的原住民對殖民者進行了激烈地反抗,無奈武器落後,被殖民者打敗。殖民者在島東部的南岸建造了南安普敦城堡(Southampton),在島西北海岸的金沙角(SandsPoint)建造了漢普斯特德城堡(Hempstead,也稱亨普斯特德城堡),在島中部的北海岸建造了亨廷頓城堡(Huntington)。

崇禎十五年(16si2年),安妮的丈夫去世後,她帶著與丈夫生的15個孩子從阿基德奈克島搬到了蘭格·埃蘭特島(即今長島)的南安普頓居住。不久,在一次土著人的進攻中,安妮和他的14個孩子被殺,只有一個孩子倖存了下來。

崇禎十六年(16si3年),英國在北美洲東海岸成立了新英格蘭聯盟,聯盟由馬薩諸塞灣、紐黑文、塞布魯克、康涅狄格、普利茅斯五個殖民地組成。由於馬薩諸塞灣殖民地一直將阿基德奈克島殖民地的移民視作異教徒、暴發戶和麻煩製造者,因此一直不願接受他們(注:歷史上,1647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給阿基德奈克島殖民地頒發了特許證,成立了殖民政府,由羅傑·威廉斯出任第一任總督,但他一直拒絕加入其它殖民地。進入十八世紀後,阿基德奈克島殖民地改名為“羅德島殖民地”。1772年,美國獨立戰爭時,羅德島第一個反叛了英國。)

崇禎十七年(16si4年),塞布魯克殖民地併入康涅狄格殖民地,新英格蘭聯盟剩下了4個(注:歷史上,紐黑文殖民地於16liu4年併入康涅狄格殖民地,普利茅斯殖民地於1691年併入馬薩諸塞灣殖民地)。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