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里安·布洛克是個商人,他接受指令後,從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到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對北美洲哈德遜河地區進行了3次考察。
阿德里安·布洛克先進入了蘭格·埃蘭特海峽(即長島海峽),將蘭格·埃蘭特島東部的一個小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為“布洛克島(BlockIsland)”,將布洛克島與蘭格·埃蘭特島之間的海峽稱為“布洛克島海峽”。過了布洛克島海峽後,將介於布洛克島海峽、蘭格·埃蘭特海峽(即長島海峽)之間的小島命名為“漁民島(FishersIsland,也稱費希爾斯島)”。
阿德里安·布洛克進入蘭格·埃蘭特海峽後,發現了康涅狄格河,他將“康涅狄格河”改稱“費爾歇河(VerscheRivier)”,然後溯河而上約130公里,發現前方不能通航了才返回。他退出康涅狄格河後,沿著海岸西行約60公里,發現了胡薩託尼克河(HousatonicRiver,也稱豪薩託尼克河)。
胡薩託尼克河,土著語為“湖塘河”之意,有時簡稱“託尼克河”,源出馬薩諸塞地區的伯克希爾(Berkshire)丘陵,自丘陵間流出後先向西流,再折向南流,注入蘭格·埃蘭特海峽,幹流全長約240公里,上游190公里落差約190米,下游50公里可通航。
阿德里安·布洛克考察了康涅狄格河、胡薩託尼河後,又對海峽南部的蘭格·埃蘭特島(即長島)進行了考察。他考察完蘭格·埃蘭特島後,進入了曼哈頓(Manhattan)半島、蘭格·埃蘭特島之間的東河(EastRiver,也稱伊斯特河),進入東河約8公里後,發現了一個小島,阿德里安·布洛克對該島考察後,將它命名為瑞肯島(RyckensEylandt)(注:歷史上,1664年英國人佔領該島後,改名為“賴克斯島(RikersIsland)”)。接著順河繼續西行,又發現了河中心有個小島,土著人稱之為“明納哈農島(MinnahanonckIsland)”的小島。
明納哈農島,長約2.5公里,寬約200米,面積約0.6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約5.5米(注:歷史上,1973年為紀念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改名為羅斯福島(RooseveltIsland))。
阿德里安·布洛克考察了明納哈農島後,又對曼哈頓島(Manhattan)進行了考察。
曼哈頓來自於土著語“Manates”,意為“小島”。哈德遜發現“哈德遜河”時,將該島命名為“曼哈頓半島”。曼哈頓東為“東河”,東北及北部為“哈萊姆河(Harlem,也稱哈林河)”,西為“哈德遜河”,長約21公里,最寬處3.7公里,面積約60平方公里,北部最高點海拔約100米。
阿德里安·布洛克考察了曼哈頓島後,又對曼哈頓半島南、蘭格·埃蘭特島西的三個小島進行了考察,當年哈德遜稱這三個島分別為加弗納斯島(GovernorsIsland)、卡爾斯島(KalsIsland)(注:歷史上,1664年英國人佔領卡爾斯島後,改名為白德路島(Bedloe’sIsland),1956年改名為自由女神島)、埃利斯島(EllisIsland),其中埃利斯島實際上是露出水面的幾個礁石(注:歷史上,1808年美國政府在這些礁石群上填土,成了人工島)。
阿德里安·布洛克又對哈德遜河河口的斯泰登島(荷蘭文:StaatenEylandt,英文:StatenIsland)進行了一番考察,然後進入哈德遜河考察。他與哈德遜一樣,溯河而上考察了約230公里後,才退出哈德遜河。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冬天,阿德里安·布洛克回到荷蘭後,將經連續三次考察後精心製作的“新尼德蘭”地圖交給了奧蘭治親王菲利普·威廉。荷蘭本想立即在“新尼德蘭”建立殖民地,可荷蘭人都不願去北美洲定居,菲利普·威廉決定先開通貿易航線,暗示阿德里安·布洛克搞個貿易公司。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阿德里安·布洛克、克利斯(Chris)等12人成立了新荷蘭公司,隨後菲利普·威廉給新荷蘭公司頒發了獨家貿易特權。
新荷蘭公司來到新尼德蘭後,首先在卡爾斯島上建立了貿易站,用鐵器、鏡子、玻璃球、布匹等與土著人交換木材、皮毛。後來,新荷蘭公司在蘭格·埃蘭特島西部建立了“維辛根(Vissingen)”、“馬斯帕特(Maspat)”、“格雷夫森德(Gravesend)”等貿易站;在斯泰登島建立了“多普(Dorp)”貿易站;在曼哈頓半島建立了“北韋克(NoortWijck)”貿易站;在哈德遜河沿岸建立了“帕法尼亞(Pavonia)”、“特爾沃·多普(TerweDorp)”、“維爾特韋克(Wiltwijck)”、“貝弗韋克(Beverwijck)”、“拿騷堡(KasteelNassau)”等貿易站,其中“拿騷堡”就位於哈德遜河的終航點(注:歷史上,1664年被英國人後,改名為奧爾巴尼,今紐約州首府)。阿德里安·布洛克還進入了蘭格·埃蘭特海峽,在康涅狄格河河口建立了“基維特·胡克(KievtisHoek,意為“基維特角”)”貿易站,在康涅狄格河通航終點建立了“休斯·德·歌德·霍普(HuysdeGoedeHoop,意為“好運屋”)”貿易站,在胡薩託尼河河口建立了“羅登貝格(Rodenberg)”貿易站。
隨著生意的擴大,新荷蘭公司獲得了豐厚利潤。
天啟元年(1621年),荷蘭成立了西印度公司,收回了新荷蘭公司的貿易特權。西印度公司決定效仿東印度公司,在北美洲建立殖民地,派高階職員彼得·米紐伊特(PeterMinuit)出任“新尼德蘭”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