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的天好似要亮得比京都早一些。
方有微光透窗,院中之雞便引吭而鳴,顧嘉月便覺身畔妹妹顧知更起身。
“知更,你起這般早做什麼?”天還未大亮呢。
知更一邊著衣一邊應道:“爺爺與大伯、二伯早起往田間勞作,我得起來做飯。”
顧嘉月聞言,也沒有了睡意,遂整衣隨知更出門。
知更雖年幼,卻動作十分麻利。自水缸舀半瓢水傾於盆中,簡單洗漱後,將水倒入一旁桶內,預備稍後澆菜。收拾好自己後她也不耽擱,連忙往廚房去。
二人至廚房時,二伯家的顧白鷺已將火生好。
知更又出門提半桶水倒入鍋中。隨後行至牆角,挑揀十來個紅薯置於水桶,提至水井邊搓洗。
待水煮沸,先將切塊紅薯投入鍋中煮數分鐘,以筷插入,若能穿透紅薯,便從灶臺取一碗玉米麵倒入鍋中,玉米紅薯粥便成。
粥盛入盆後,顧白鷺拿出一個大碗。開啟櫥櫃,抱出一罈鹹菜,從中取一把置於碗中。
顧嘉月立於廚房,欲幫忙卻不知從何下手。
兩個年僅十歲的孩童有條不紊地相互配合,不過一會便將一大家子的早餐備好。
果真是窮家兒女早當家。
顧嘉月不禁憶起幼時的自己,五歲時便踩著凳子為奶奶做飯。
彼時家中貧窮,根本買不起各類電器,用的亦是每日需生火的灶臺。
起初,她總是難以將火點燃,每次都將自己弄得滿臉烏黑,做出的飯也焦糊難食。有一回不慎還引燃了廚房,幸得鄰居發現,不然她與奶奶便要流落街頭。
六歲入學後,每日需在學校完成當天的功課,因為放學後還要放牛、打豬草,根本沒有時間讀書。
看著眼前這兩個小朋友,顧嘉月仿若看到了幼時的自己。
往昔她別無他法,如今卻大不相同。她富有錢財,想著可有辦法助這些女孩。
未等顧嘉月想出頭緒,院子裡的動靜漸大,家中眾人皆已起身。
有人擔水,有人清掃庭院,有人坐在屋簷下收拾農具。
剎那間,滿院煙火氣讓顧嘉月一時無所適從。
李菊花瞧見顧嘉月,急忙走過去,關切問道:“嘉月,你怎不多睡會兒?可是睡得不慣?還是知更夜裡睡覺不老實?”
顧嘉月連忙擺手:“不是不是,我只是習慣這個時辰起床罷了。”
都是常年養成的生物鐘罷了。
在現代的時候,她作為班主任,每天七點就得到學校盯早讀,她住的地方距離學校又還有一段距離,所以她每天都需要早起。
後來穿越過來,在侯府時亦不能睡懶覺。侯府規矩繁多,每日卯時便要起身,先去給祖母請安,再向母親請安後方可用早餐。
用完早餐便要前往雲錦書院上課。
申時歸家,侯夫人請來的諸位老師早已等候,每日課程安排各異,要學到酉時方能用晚飯。
都忙碌得很,根本沒有時間偷懶。
“那就好,你先坐著,我去給你煮個雞蛋。”
顧嘉月趕忙跟上制止。“娘,不必特意為我準備。我往後怕是要長住,難不成日日都如此?”
雞蛋在農家堪稱奢侈品,就連孕婦都難以天天享用,家中雞蛋多是留著換錢。
按照這個時代的物價,一個雞蛋可以賣一文錢呢。
別覺得少,一個成年壯漢到城裡幹活一天也只得十文錢。
這一對比是不是就看出價值了?
李菊花有些糾結。“這是你奶奶的吩咐。”她也知道這樣不好,畢竟他們三房在這個家裡已經佔了很多便宜了。再每天吃個雞蛋大嫂二嫂肯定不同意。可是嘉月剛剛回來,從小吃慣珍饈美味的她肯定吃不慣家裡的東西,若是連雞蛋都沒有……
哎,還是她沒有本事。
顧嘉月將李菊花手中拿著的雞蛋接過來小心翼翼的放回籃子裡。“沒事沒事,我自會回去跟奶奶說。”
恰在此時,顧奶奶從房間出來,顧嘉月連忙迎上前:“奶奶早上好。”
顧奶奶愣在原地,心下疑惑:這是大戶人家的禮儀?那我此刻該如何回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