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二伯沉默片刻後,說道:“爹,不管分不分家,嘉月都是咱們顧家的孩子,我們斷不會讓她受委屈。辦學堂是好事,我們都支援她。”
其他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是啊,不管分不分家,在外人眼中,咱們始終是一家人。若出了事,誰都不能獨善其身。就算分了家,難道就能對彼此的事不管不顧嗎?”
顧玄海看著眼前的兒孫們,心中百感交集。他本以為提出分家,便能讓年輕人自己去闖蕩,自己年事已高,也無力再管諸多瑣事。
顧奶奶掃視眾人,雙眼一瞪,雙手叉腰道:“都耷拉著個臉做什麼?我和你爹還沒死呢!又沒說現在就分,不過是先提出來,讓你們有個心理準備罷了。再說了,樹大分叉,人多分家,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怎麼你們還想靠著我和你爹過一輩子不成?”
顧奶奶素日裡便頗具威嚴,她這一開口,眾人皆不敢再言語,紛紛找藉口各自散去。
顧奶奶見狀,心中頗為得意,心想這家裡還真是離不了自己。她轉身看向顧老頭,忍不住又白了他一眼。
這老頭子,平日裡悶不吭聲只知道埋頭幹活,家中諸事一概不管。這兩日卻像變了個人似的,先是阻攔嘉月辦學堂,今日又提出分家,真是吃了牛肉發馬瘋——莫名其妙。
顧爺爺察覺到老婆子埋怨的目光,心中委屈不已。心想不是她自己說這家裡該分了嗎?自己照做了,怎麼還成了過錯?
顧奶奶若知曉他的心思,怕是要氣得動手了。
她雖提過分家,但也沒說現在就分啊。看看這一大家子,看似人多勢眾,實則除了老大家,其餘兩家都不太能自立。就這般分出去,恐怕連生計都成問題。
在一旁目睹全程的顧嘉月,也覺得有些不自在。畢竟今日這場風波是因自己而起。
她猜測爺爺定是在說氣話。
爺爺本就不贊同她辦學堂,卻又不知為何鬆了口。或許是覺得此事損害了他作為一家之主的權威,才想用分家來表達不滿——既然管不了你們,那就不管了,分家了事,眼不見心不煩。
其實顧嘉月內心是傾向於分家的。可這段時日,她也對顧家的情況有了不少了解。以顧家目前的狀況,確實不太適合分家。
但分家對她而言,好處也不少。
至少日後行事,無需再過多考慮長輩的接受程度。
她心中暗自思忖,要不要趁機促成此事呢?
“都愣著幹什麼?過來吃飯。吃完了都給我上坡去!一天天的,就是我把你們慣壞了,才讓你們有閒工夫胡思亂想!”奶奶的責罵聲如洪鐘般響亮,直傳眾人耳中。
顧嘉月聽了,心中一震。
罷了罷了,分不分家也並非那般要緊。
不能隨意買肉吃又如何,吃肉過多本就不利於健康,易引發三高之症,還會使人肥胖。
做事情需與家人商量報備又何妨,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爺爺奶奶皆是家中的珍寶,他們閱歷豐富,所言所行皆有參考價值,能聽從便聽從吧。
至於房間狹小,三人擠在一張床上難以翻身,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大家擠在一起,反而熱鬧溫馨。
如此想來,不分家倒也挺好。
顧嘉月一邊吃飯,一邊在心裡這般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