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啟審死官

第449章 道盡千古風流

並且,不止一次。

“齊退之?!”聞序無比詫異道:“你說的可是藍玉縣子,杏林君齊退之?!”

儒家門人對朝堂之事,半點都不關心,顧自悶頭在學堂裡好自修行,坊間流傳得再怎麼熱鬧,孔陽明和晏清灼這些儒家正傳弟子,也沒聽說過。

“藍玉縣子?”

“杏林君?”

孔、晏茫然地眨了眨眼,旋即詫異地眉頭一聳。不應該啊,儒家門人不入朝堂,這是鐵律,從未破過例。

這少年若真是枕石先生關門弟子,為何會受聖人封爵賜號?儒家修行不要了?!

二人處於極度懵逼狀態,安陽郡主這會兒也從短暫的大腦宕機中醒過神來,快步上前,合手一禮:“安陽有一不情之請。”

齊逸:“不敢,郡主有何要求,但說無坊。”

“安陽想向杏林君求詩詞一用。”

“郡主喜歡,取用便是。”

安陽深吸一氣,似是竭力控制,但語氣仍有些激動道:“安陽想將《春江花月夜》獻予太后,以祝壽辰之禮。最後那首詞,則想獻給聖人,以作振奮軍心之用。不知,可否?”

齊逸思忖兩秒後,笑道:“詞名《破陣子·為啟軍賦壯詞》。”

二人交談之際,在場大部分還處於懵逼狀態,孔陽明和晏清灼最先反應過來。

“你就是小齊師弟?!”

安陽稱他為杏林君,聞序又在之前說出了爵位封號,很容易就能得出這個結論。只是,大部分人還沒從四首詩詞的意境中回過神來,大腦基本處於宕機狀態。

經二人這麼一說,聞序和趙謙益方才猛地反應過來。

“什麼?!你就是藍玉縣子?”

“你就是那位基金會之主,藥仙谷醫聖傳人?”

至於三位外賓,此時已經徹底懵圈了。

啟人的稱號,這麼複雜的嗎?

等等。

藥仙谷,醫聖?

那不是醫者嗎?怎麼跟儒家扯上關係的?

........................

見在場眾人均是一臉錯愕的表情,齊逸咂摸了一下,也覺得自己成份有點複雜。

“真人不露相,是吾眼拙了!”

東方映揖禮道:“比尼國東方映,見過杏林君。”

齊逸回了一禮,正想客套一句,一旁的橫海月再次跳出來,陰陽怪氣道:“東方兄博學多才、著作等身,只不過,即興作詩稍有不及罷了。況且,詩詞亦可提前準備。”

聞聽此言,安陽當即微蹙秀眉,有些不悅地掃了橫海月一眼。

“閣下的意思,是本郡主與杏林君早有串通不成?!”

“不敢。”橫海月頷首一禮,笑道:“文會暢談,莫非詩詞歌賦、古藉心得,想要押中題,亦非難事。”

“可笑!”

齊逸本人還沒來得及開口,嘴替先上場了。

勾完最後一筆的靳九思,轉身將畫筆隨手一拋,火力全開。

“押題這麼簡單,怎麼不見你提前準備幾乎驚才絕豔的詩作出來?”

“看什麼看,瞪的再用力,眼界也就那麼丁點兒大。也對,島嶼小國,再如何也養不出氣吞山河的胸懷。”

“說的好!”孔陽明擊掌道:“爾等席間便言語挑唆,意圖將吾儒家與朝堂,比作水火不容。屑小之心,當吾不知嗎?只因遠道而來皆是客,不與爾等計較罷了。”

晏清灼也上前一步,朝東方映一禮:“東方兄之文才,清灼自愧不如。吾大啟自有容人之度,文會談文章論民事,皆可。但若別有居心,那就恕清灼不奉陪了!”

雲上學宮收到青燈齋文會邀請,稱有邦國學士文仙與會,特地送去請帖,無非就是想請儒家弟子助陣。這等小事,師長們自不會下場,便派了晏清灼和幾位師弟前往。

晏清灼與孔陽明同為四品靈臺,都是年輕一代裡的佼佼者,前者內斂沉穩,後者直率敢言,雖非同一師門,卻因性格互補,頗有好搭檔的即視感。

“大國氣度,就是這般待客的麼?還真教本公主,長見識了!”

沉默許久的蒼舒潯嵐,嗤笑一聲道:“凖人兄的話,雖有不妥,卻也是就詩詞之道而論。這位公子言詞譏諷,還當眾嘲笑我等小國,是何道理?”

橫海月立馬接道:“這就是大啟的大國風範啊,在下真是受教了,呵呵~”

話題風向拔到了國與國的高度,以聞序、趙謙益為首的一眾權貴子弟,坐不住了。

有衣著華貴的青年高聲道:“我大啟乃當世第一大國,這本就是不爭的事實。”

“就是。”又有人起身附會:“拿你們當貴客招待,結果你們卻處處挑唆,存何居心?”

“沒錯。比拼不過,便懷疑杏林君提前做了準備。就算讓你們準備,你們能寫出如此驚才絕豔的詩詞嗎?”

儒家弟子、士生學子們也加入聲討,一時間群情激奮起來。

“哈哈哈~~”

東方映大笑一聲,旋即搖頭道:“各位大啟文壇的後起之秀,文學造詣先且不論,口誅之能卻是令東方歎為觀止!老師說的沒錯,大啟文脈凋弊,已是難以挽回之頹勢。”

聞序張嘴就要罵,卻見安陽郡主抬手擺了擺。

“東方大學士,此言何意?”

安陽聲音低沉,語氣中滿是警告的意味。

然而,東方映卻毫不在意地雲袖一甩,揖禮道:“吾隨使團進京,一路行來,也見到不少大啟子民。”

“大啟確為當世第一大國,這一點,毋庸置疑。然,民眾識文斷字者,卻是廖廖。粗略估計,至多三成。且,大多民眾只識得最簡單的文字,若內容龐雜一些,便難以理解。”

“吾比尼國雖是東部海島小國,但民眾大多識文斷字。吾國學堂遍佈,幼兒自六歲便啟蒙,女子亦然。”

“再看前朝,國祚存續一千一百多年,除去後朝戰亂的一百餘年,往前一千年間,可謂文采風流、巨匠輩出。反觀大啟,重武輕文,只因儒家曾在前朝得以重用,便棄正統不用,反尊天神宗為國教,甚至還取消了算科。”

“輕視文脈傳承,天下士生所學皆為鑽營,所寫文章大多華而不實。豈非,捨本逐末?”

“真正的文脈傳承,應是為國為民為天下,而非為己謀一份好差事,求一個好前程。”

“初心已失,何談傳承!”

東方映字字如箭,聽得在場所有人心底很是不快。但他所說每一句,卻又的確是事實。

大啟民風開化,但文化普及教育這塊,確實做的很一般。

這一點,齊逸也認同。

不過,大部分封建王朝在這方面的拉胯程度,大相徑庭。究其原因,除了生產力不夠發達等客觀因素以外,最重要的還是資源壟斷。

安陽郡主下意識看向晏清灼與孔陽明,然而,二人皆作沉思狀。

東方映的一番話,說到了痛處,身為文脈正統傳承的二人,不由得開始反省自身,是不是失了初心。

‘臭文酸,反思個毛啊,關鍵時刻掉鏈子’

齊逸猜到二人所思所想,忍不住在心底暗罵一句,繼而問道:“閣下哪位?”

東方映愣了一下,似是沒想到對方會提出這麼奇怪的問題,此前不都介紹過了麼?

沒等正主作出回應,橫海月凖人忙不迭跳出來,高聲道:“這位乃是比尼國長風閣大學士,東方映。”

“哦”齊逸又問:“那閣下呢?”

橫海月面色微微一沉,不悅道:“吾乃琉國中納言,橫海月凖人。”

【中納言,相當於黃門侍郎,宮中給事官,可傳達詔令。大啟朝無此官職,乃沿襲前朝官制】

人工智慧給出提示,齊逸點點頭,看向二人,笑道:“原來二位還知道自己的身份啊。呵呵,我大啟的民生國事,關爾等外人屁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