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晉

第1432章 覆沒(二合一)

江面上的敵軍已經潰不成軍,根本沒有反擊的可能,是時候進行計劃的第三步了。

號令下達,上游數十艘漁船改造的小型戰船順流而下衝向煙火騰騰一片狼藉的戰場水道。每艘船上配備了十名弓箭手和十名長槍手。他們的任務便是來收割楚軍水軍的性命。

這些漁船改造的戰船自然難以同真正的水軍抗衡,但是這種時候,卻是楚軍水軍的噩夢。弓箭嗖嗖的射,長槍呼呼的攢刺,水面上的那些半死不活的水軍被紛紛殺死,鮮血染紅了江面,大量的屍體隨波逐流,景象恐怖之極。

兩艘船盯上了桓玄的小船,周毅已經命兵士喊話命他們追擊桓玄。兩艘船什麼也不幹,穿過濃煙滾滾的河道,向著桓玄乘坐的小船追去。

桓玄等人也很快發現了對方追擊的船隻,他們氣勢洶洶而來,已經追到了百步之外,距離還在不斷的拉近。

“快劃,快靠岸。”丁仙期大聲叫道,奮力划槳。

小舢板距離江岸其實已經不遠了,最多百步便可靠岸。但對方船隻更快,他們迅速迫近到七八十步的距離,船上的兵士開始彎弓搭箭向著小舢板射擊。

江流顛簸,弓箭的準頭並不高,但架不住他們連續不斷的放箭。船尾幾名親衛舉著盾牌為桓玄等人擋箭,但撤離的太過倉促,只有一名親衛攜帶盾牌,根本無法遮擋住從兩個方向射來的箭支。不久後,但聽得慘叫連聲,幾名親衛中箭摔落江中,盾牌也滑落江水之中。這一下,不但划船的人力沒了,唯一的擋箭的盾牌也沒了。

箭支在舢板上下左右紛飛,篤篤篤的釘在了舢板上。桓玄魂飛魄散,蜷縮著身子躲避,腦子裡一片空白。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將至了。

“仙期,殺了朕,給朕個痛快。朕不能被他們活捉。殺了朕之後,將朕的屍體推入江水之中,朕寧願喂江中魚蝦,也不能被劉裕羞辱。”桓玄大聲叫道。

丁仙期叫道:“不可,陛下。咱們快靠岸了,上了岸便可脫身。陛下切莫灰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桓寧桓蘊也道:“陛下莫要擔心,我們即將上岸了。你瞧,速度加快了,我們正在往岸邊衝。”

確實,小舢板此刻遇到的是岸邊的回水區,正在迅速的向岸邊衝去。距離江灘不過三四十步了。

就在此刻,緊追不捨的兩艘敵船上的弓箭手統一號令,向著小舢板射出了一輪箭雨。二十餘支羽箭同時攢射,將小舢板完全覆蓋。

“陛下小心。”丁仙期大吼一聲,將身子橫在桓玄面前。桓寧也做出了反應,將桓玄側面擋住。但聽得噗噗噗噗連響,舢板上篤篤篤的釘了七八支羽箭。

桓玄嚇了一身汗,發現身上並沒有受傷。而此事船隻轟然一震,在船頭划槳的桓蘊叫道:“靠岸了,陛下,快上岸。所有人都快上岸。”

桓玄忙站起身來,在桓蘊的攙扶下跳入岸邊淺水之中,拔足往岸上跑去。但他眼角餘光之中,卻發現丁仙期和桓寧二人還坐在船上不動。

“你們還不下船?快走。”桓玄吼道。

丁仙期面色怪異,拱手道:“陛下,臣怕是不能跟著去了。陛下快些離開,不要管我們了。”

桓玄大聲道:“胡說什麼?快走。”

桓寧猛然張嘴,一口鮮血噴出,身體撲到在舢板上。他的北部插著三根羽箭,全在後心位置。桓玄大駭,但見丁仙期也撲倒在船上,他的背心密密麻麻的插著起碼五六根箭。原來,在適才的那一輪施射之中,這兩人用身體為他擋下了箭支,換得了他的活命機會。

桓玄心中悲痛,痛哭失聲。桓蘊和另一名親衛拉著他往岸上跑。他們一路爬上堤岸,逃入曠野之中。

崢嶸洲的戰鬥很快結束,楚軍水軍全軍覆沒,僅剩的數十艘戰船被燒燬大半,劉毅繳獲了重樓戰船十餘艘,快船多艘。五千楚軍水軍死傷大半,其餘投降被俘。

至此以荊州水軍為骨幹,曾經一度兵力達到五萬,大小戰船數量達到六七百艘的桓氏水軍在短短三年時間裡連遭敗績,徹底覆滅。那曾傾注了桓溫桓豁桓衝桓石民桓謙等人無數心血的強大水軍的覆滅,也預示了桓玄的徹底失敗。他雖得以逃脫,但他的數十萬兵馬已經全部煙消雲散。

當日傍晚,捷報傳到尋陽,劉裕大笑不已。雖則沒有抓到桓玄,但破桓玄西進兵馬的目標已經實現,而桓玄也沒有任何的實力。他雖然活著逃走了,但跟死了也差不多,他也活不了多久。

劉裕命人傳令劉毅,兵馬進攻夏口,於夏口休整備戰。荊州是不可能讓桓玄繼續佔據的,江州以西之地,他劉裕要全部拿下。而這,已經不是什麼不可能完成的問題。

……

京城,臘月二十,上午。

數騎快馬從西城進入城中,帶來了來自尋陽的訊息。李徽等人接到了來自司馬德宗釋出的詔書,也知道了劉裕攻克尋陽,擁戴司馬德宗復位的訊息。

這份詔書頓時讓所有人都驚愕不已,同時也憤怒之極。雖然詔書褒獎李徽尚書令揚州刺史等重要職位,對李徽大加讚揚,但所有人心裡都明白,這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李徽面帶笑容了接受了詔書,還詢問了來人陛下的情形,似乎並沒有受什麼影響。但是,李徽的心中也是頗為惱火和憤怒。

在攻入京城之後,李徽一直在思索著如何架構朝廷的問題。國不可一日無主,桓玄跑了,這天下還是需要有朝廷管理的。恢復晉朝,重新擬定皇帝的人選,扶植上位,再任命百官重新搭設朝廷架構,管理天下。這是必須提到日程上的事情。

儘管身邊無數的聲音在提醒李徽,此次不必再立新君。要當仁不讓,黃袍加身云云。但李徽堅定的拒絕了他們的話,禁止他們再提那些話。

李徽知道,自己雖然攻入了京城,但是想要立刻做出一些事情來,那麼自己會立刻成為眾矢之的。自己的德望不允許如此揮霍。當初自己舉著的旗號是討伐桓玄,匡扶大晉社稷,如今攻下京城便要篡奪,那和桓玄何異?哪怕是做做樣子,也要重新恢復大晉朝廷,積累德望人心掌控全部局面徐徐圖之才成。

無論從形勢還是人心上而言,眼下都不是自己為所欲為的時候。

在立新皇的人選上,李徽確實猶豫了那麼幾日。他在想是將司馬德宗請回來復辟,還是令立新皇。但就是這麼一猶豫,卻被劉裕突然出手掌控了局勢。

李徽氣的要命,恨得牙癢癢。但他卻不得不承認,劉裕這廝是當真有一套。就這麼一點夾縫裡的機會,卻被他立刻抓住了,搞得自己措手不及。

此人在真實歷史上能夠代晉而立,能夠創立一番功業,果然不是泛泛之輩。自己對他的看法恐怕要另做一番認真的評估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