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偽軍踏進伏擊圈的瞬間,肩負著作戰時機把控的宋大川,當即決定將伏擊火力的重點打擊位置,放在卡車隊後方跟進的日軍的中段。
這是綜合考慮戰場實際情況做出的判斷。
日偽軍運輸隊分為三個部分:排頭的偽軍部隊,後方跟進的卡車小隊,最後跟進的騾馬小隊以及分散在兩側的一個小隊的鬼子。
其中,這支日偽軍的戰鬥力,從表面上來看,肯定是集中在那支日軍小隊身上。
從日軍小隊的中段進行重點打擊,可以製造混亂,將鬼子的核心防護力量一切為二,使其首尾不能相顧,並截斷四輛卡車的退路,徹底打亂鬼子的防禦部署。
只要能夠摧毀這支日軍小隊,剩下的偽軍部隊,以及卡車隊,在宋大川看來,那就是煮熟的鴨子,它飛不了了。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
宋大川的判斷其實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戰鬥也在預期中打響。
砰!
宋大川扣動手槍的扳機,突兀的槍聲打破山谷的平靜,伴隨著一聲怒吼:“打——”
在鬼子火力偵查結束之後,悄然之中,匍匐前進到伏擊工事前沿,蓄勢待發中潛伏的戰士們聞聲而動,各式火力劈頭蓋臉地朝著伏擊圈內的日偽軍砸過去。
前排配發了手榴彈的戰士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一早就擰開蓋子,擺好了位置的手榴彈的引線扯掉,藉助居高臨下的地勢優勢,朝著山道上的鬼子投擲下去。
戰鬥打響的第一時間。
陳建毫不猶豫地扣下扳機,目標是一直鎖定的那個佩戴武士刀的老鬼子,高速旋轉中射出的子彈直接從那鬼子的胸口穿透而過。
他迅速拉上槍栓,瞄準第二個小鬼子時。
腦海中有資訊閃過:
【擊殺日軍少尉一名,獲得軍功30點。】
戰事緊急,顧不得進一步思索,陳建繼續開槍,成功射殺第二個鬼子,再次獲得3個軍功點——目標是一早就觀察好的,主要打擊鬼子的指揮官、機槍手、擲彈筒兵這些價值更高的目標,這是一名狙擊手的基本素養。
兩百多米外。
鬼子少尉應聲栽倒,瀕死前的幾秒鐘大概還在納悶,怎麼一槍就被人擊斃了。
日軍少尉一般在小隊中擔任隊長的角色,屬於整個小隊的最高軍事指揮官。
但是隊長的陣亡,並不會導致日軍小隊的指揮立馬陷入癱瘓——日軍部隊體系森嚴,有相當嚴格合理的一套指揮體系,軍事指揮官陣亡後,指揮權會迅速轉移到次一級的指揮官手中,以此類推,而不會導致基層的指揮中斷。
而且即便是所有的指揮官死絕了,基層的那些訓練有素的小鬼子們,依舊可以爆發出相當驚人的戰鬥力。
不過率先擊斃鬼子的小隊長。
震懾效果還是立竿見影的。
驟然遭受伏擊的日偽軍難免呈現出片刻的驚慌,雖然很快就能反應過來,這短暫的時間卻足夠八路軍進行兩輪火力的輸出,將“三板斧”使完。
伏擊圈兩側翼高地在戰鬥爆發後被八路軍機槍手迅速佔領。
為了打贏這場伏擊戰,宋大川下了血本,加上打二龍寨繳獲那挺歪把子輕機槍時,一同繳獲的彈藥不少,他下令給兩挺輕機槍各配發將近一千發的子彈。
這在彈藥匱乏的八路軍部隊堪稱闊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