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甲火箭彈輕而易舉的將鬼子的薄皮裝甲車撕裂摧毀,連同車內的鬼子,車毀人亡。
鬼子關東軍猖狂,即便是這支偵察部隊,竟也具備極為猛烈的進攻性,雙方交鋒剛剛展開,便以裝甲車掩護猛攻。
新一團這邊,騎兵偵察連也不是吃素的。
戰鬥還沒打響之前,連長便和戰士們交代清楚了:“咱們雖然是偵察部隊,但是這不代表著咱們就只能搞偵查工作。
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咋的,咱們偵察部隊就比不上他們作戰部隊?
放屁!
等會兒咱們撞見鬼子,戰鬥打響之後,大家都給我記住了,咱們如今的裝備那是相當的精良,大後方一萬多號同志還都看著呢!
咱們就算是偵察連,也得打出精銳的氣勢來!”
所以從戰鬥一爆發,儘管是偵察部隊,儘管大家都清楚跟在日軍偵察部隊後方的肯定是鬼子的主力大軍。
但是戰士們誰也沒有退縮。
戰鬥打響之後,戰士們迅速棄馬作戰。
連長命令一排從正面頂住鬼子的進攻,並全面牽制日軍的注意力和火力,二排和三排迅速從兩翼迂迴。
趁著鬼子的三輛輕型裝甲車被反坦克小組的火箭筒全部摧毀,小鬼子愣神之際。
二排和三排戰士們突兀從側翼向日軍的偵查中隊發起進攻。
如此激戰十餘分鐘。
日軍的偵查中隊狼狽敗退,若不是那鬼子中隊長指揮隊伍跑的及時,此刻已經被新一團的騎兵偵察連給包圍了。
而此時,雙方的大後方,各自的主力在山野間擺開。
雙方先鋒部隊的交手只是小規模的,彼此的較量,也完全代表不了此戰的勝負走向。
但是對於雙方計程車氣還是相當重要的。
在雙方的先鋒部隊交手之際,各自主力迅速地偵查著對方的實力。
當彼此的先鋒部隊,區域性的小規模交鋒暫時落幕。
日軍的偵查中隊倉促撤退下來,三輛輕型裝甲車被徹底摧毀,隊伍還傷亡了50餘人。
帶隊接應的日軍前鋒部隊的一位大隊長勃然大怒,痛斥先鋒中隊的戰敗大大的影響了主力計程車氣。
另一邊,在與日軍的偵查中隊交鋒之際,連長便命令通訊班將訊息傳遞了回去。
由17兵工廠生產的無線電通訊裝置,那可不孬,行動式攜帶,可以進行電碼通訊,也可以進行更為方便的語音通訊。
距離在二到五公里左右,完全支撐得起靈活的戰術配合。
正在臨時前沿觀察所偵查情況的周團長立馬得知,眼前的便是鬼子關東軍了。
另外,根據騎兵偵察連傳遞回來的情報,日軍的兵力規模,遠遠的望過去也能確定極為龐大。
僅僅是前鋒部隊,恐怕就有上萬的規模。
主要是再考慮到鬼子的中軍和後衛部隊,鬼子關東軍的兵力規模肯定要比新一團大得多,大機率便是此次南下增援的關東軍主力。
如此情形,還真像是周團長他們幾位團長,在戰前開玩笑所說:“一個團愣是和十倍兵力的關東軍主力率先撞上了!”
“要是這種情況,要怎麼辦呢?”
老團長韓五率先發言道:“那還有啥說的?打他狗孃養的就完了!管他鬼子關東軍到底有幾個師團,到底有多少萬的隊伍。
咱們這次過來就是幹他孃的!
一萬鬼子是打,十萬鬼子也是打。
只要咱們進攻的夠快,鬼子就摸不清楚咱們的虛實,就一萬多號隊伍又怎麼樣?咱照樣不能在氣勢上輸了!”
想到當時那些話,周團長忍不住在心裡罵道:“狗日的韓老五站著說話不腰疼,這情況還真是讓我第一個撞上了!”
那該怎麼辦呢?
“命令一團,二團,三團迅速藉助沿途有利地勢,構築臨時工事——但只是預備阻擊工事,咱們要同時向前推進,主動進攻。
四團和五團趁機從兩翼迂迴,擴大戰線。
看看能不能從側翼尋找破綻,打鬼子一個措手不及!”
於是……
若是以上帝視角俯瞰下去。
當10萬餘關東軍主力和1萬餘八路軍部隊正面撞上,雙方先鋒部隊短暫的遭遇戰過後。
這支只有一萬多人的八路軍隊伍,竟迅速的分成三個部分,一部主力正面推進阻敵,另外兩路迂迴進攻。
然而因為兵力規模的劣勢。
整場迂迴攻勢明顯令人錯愕,新一團張開的口袋型包圍攻勢,竟像極了一個小了兩三號的口罩,非得朝著一個大胖子的臉上罩過去。
然而老話說得好,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雙方短暫的交鋒中。
關東軍這邊幾個鬼子師團長剛剛搞清楚對面八路軍的大概情況,得知其兵力只有萬餘人。
還沒來得及分析眼前這支不過萬把人的八路軍突然出現在這裡,究竟是何意圖呢!
前鋒偵察部隊便匆匆彙報說,八路已經發起了全面進攻!!!
“納尼?”
“八路在進攻?”
“就他們這萬把人的隊伍?”
幾個鬼子中將都懵了,他們方才還琢磨著是否以包圍攻勢將這支八路徹底吃掉呢,這八路竟敢反過來主動發起進攻?
其中一老鬼子便問:“八路的主力是不是跟在大後方?”
偵察隊長回答說:“長官,我們在周圍幾公里的範圍內偵查過,並沒有發現八路軍主力的跡象。”
“那就奇了怪了,這些八路為何敢主動發起進攻?他們究竟有何依仗?”
驚訝之餘,令人錯愕的是,幾個坐鎮中軍指揮部的鬼子中將一琢磨,目前八路的意圖不明,不可貿然進攻。
針對這支八路的進攻,應該穩紮穩打,先以正面阻擊為主。
一萬多號的八路軍,竟愣是打的十萬多號的鬼子關東軍,在第一時間選擇了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