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窯倌又用木棍挑開窯身上的一道鐵製小窗,對李維說道:
“往後5、6天,控制火頭不超過這道鐵窗,慢慢添料。”
“第1天火要小,旺了會炸爐。”
“第2天等通風口冒出灰煙,就開始加大投煤量,同時縮小通風口。”
“第3、4天都是最大火力燃燒,通風口冒的都是黑煙。”
“等到第5、6天,通風口的黑煙逐漸變白,窯裡的火也發白,再逐漸熄火,把窯頂封住,悶上半天,生石灰就燒好了。”
“最後就是清理爐灰,剛好一個禮拜可以燒製一爐。”
說到自己熟悉的環節,老窯倌的表達流暢了許多。
李維將一串銀幣塞進老窯倌的粗麻衣裡:“你是個好師傅,這是對你的獎賞。”
“小的一定會燒出最好的石灰!”嘴巴咧到耳後根的豁牙老窯倌連忙立下“軍令狀”。
周圍的窯工們也投來了羨慕的目光。
李維打了個響指,指了指身後的學徒們,對著窯工們說道:“現在,你們可以向這些學徒們說明自己在燒窯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每個有價值的問題都會得到獎賞。”
“另外,今晚有烤肉。”
窯工們興奮地舉起手中的鐵鏟:“子爵大人萬歲!”
……
“首先是石灰石和煤的品質,會影響燒製結果。”
篝火晚會上,工程營的學徒們正在向李維彙報白天蒐集的問題。
“原料的大小也很重要。”
又有人補充道。
李維放下手中的羊排:“很好的角度,明天我們講一講「接觸面」的相關知識。”
受到鼓舞,又有人站了出來:“風,通風也會影響火焰的大小。”
“窯,制窯的材料也很重要,有些土窯就是被火燒塌了。”
……
“你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將這些原理性的問題和實際生產操作對應起來。”
聽完學徒們的彙報,李維擦擦嘴,順手畫了一個大餅:
“勘探組和燒製組的組長目前都是空缺的,一切取決於你們的表現。”
“也包括你們。”李維對幾名法師學徒說道。
噼啪的樹枝爆裂聲響起,火光映在學徒們的瞳孔裡,熊熊燃燒,像是他們的鬥志。
「對對對,就是要捲起來!」李維心中大樂:“今天早點休息吧,明早的晨練可不會取消。”
……
等到學徒們離開,李維提筆給哈弗茨寫信,排程一批陶瓷匠和泥匠前來。
李維打算先找到高嶺土,試一試能不能先製作出耐高溫的水泥或者是耐火磚。
沒有耐火材料,再高的反應溫度也只會先把反應容器融化,就像那些土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