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魔法的土木工程師不是好領主

第82章 科學打灰,從我做起(3)

李維對學徒們說“他們會見識到各種各樣的劣質水泥”並不是空話,現代水泥的配比和摻加料不同會影響水泥的質量。

基於同樣的邏輯,李維當然要嘗試羅馬水泥的不同配比和摻加料對水泥質量的影響。

以及羅馬水泥的抗凍、耐酸、耐水、耐高溫、硬度等等效能的測試。

這也是李維為什麼執著於標準化生產——只有保證水泥灰的品質大致相同,往後的實驗才有意義。

當然,首要的就是抗凍性的研究,這關係到能不能在荊棘領的北方鋪開道路。

混凝土的抗凍性主要針對的就是在嚴寒地區的“混凝土凍融破壞”——混凝土的孔隙和毛細孔內的水因為低溫結冰而膨脹,引發一系列反應破壞了混凝土的結構。

所以嚴寒地區施工,混凝土往往要新增一定的防凍劑和引氣劑——含氣量增加1%,混凝土的強度下降3~5%。

那些由有機合成物做成的防凍劑和引氣劑李維自然是搞不出來的。

但李維知道一種天然的引氣劑——松香。

松樹遍佈大陸南北,從木材到種子到花粉都有大用,堪稱是“人類之友”,當然也包括松香。

從松樹上割開口子,將流出來的高黏度的分泌物蒸餾提取,可以得到松節油——一種精油。

而剩下來的硬實樹脂就是松香,可以用作顏料的新增劑,也可以入藥——這是梅琳娜說的。

其主要成分是天然的松香樹脂,正是李維需要的引氣劑——這是前世裡李維的老工頭侃大山的時候說的。

年輕時這位老工頭曾經參與過東北油田的援建,知道許多“冷知識”。

幾乎每一個上了年紀的打灰人都有著火紅年代的印記,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該被遺忘的群體。

至於一公斤羅馬混凝土要摻加多少松香……不經過實驗李維怎麼會知道?

……

首先進行的是“實驗室條件下的抗凍融實驗”。

實驗助手自然是這些“沒什麼大用”的法師和法師學徒們。

常規的浸泡實驗需要28天讓混凝土吸滿水,李維讓法師們對著空白對照和實驗組的混凝土塊使用和水相關的魔法,直到榨乾他們的魔力為止。

對李維來說,這不僅是對羅馬水泥的實驗,也是對這些法師的觀察實驗。

大部分法師學徒的一天的“出水量”也不過幾升水而已,再壓榨下去的話就有變成痴呆的風險。

結合之前尤利婭昏迷的表現以及魔法的根基在於“感知元素”來看,李維猜測這個大陸的法師是不是腦部多了什麼奇怪的結構。

可惜李維不是華佗,沒有劈開腦子看一看的醫術。

約瑟夫就要厲害的多,他能控制水包裹著混凝土塊,帶著它到處跑——有點像公園裡盤核桃的老大爺。

“我感覺到了,混凝土塊中的縫隙!”約瑟夫神采奕奕,“這也許是非常好的探測方式。”

「行吧,老法師還是有幾把刷子的。」李維表示歎服。

等到約瑟夫表示“混凝土塊吸滿了水”,李維就讓約瑟夫開始了反覆凍融。

以強度下降25%、質量損失5%為標準,計算各個混凝土塊被破壞到這種程度需要的凍融次數。

次數越多,混凝土的抗凍性自然越好。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