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魔法的土木工程師不是好領主

第83章 科學打灰,從我做起(4)

通常來說,同一標準的混凝土的“抗折強度”是“抗壓強度”的10%到20%,而懸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是鋪在地面上的30%到40%。

用這種粗陋的方法,可以在沒有法師的情況下完成簡易的檢測。

對於李維來說,內燃機、坦克、大貨車這些玩意有生之年能看上一眼就算是主角光環附體了。

荊棘領1.0版本的馬路是字面意義上的“馬路”——讓馬走的路。

不管是行軍排程的軍馬還是載貨的牛、馬、驢車,牲畜和人力是這個年頭主要的運輸工具。

所以李維要修建的馬路考慮的是馬車的車輪以及馬蹄踐踏產生的破壞,用料和強度上肯定是遠遠不如21世紀的八車道柏油路的。

李維也沒這個技術條件。

而且拿羅馬水泥鋪路本身就挺“糟踐”羅馬水泥的,只能算是權宜之計——羅馬水泥最適合大規模的水利工程或者建築工程。

比如說留存至今的羅馬萬神殿。

馬路嘛,實在不行的話壞了修、修了壞,就當是增長荊棘領的GDP了。

總不會比土路更爛了。

當然,更精細的檢測李維還是要在法師的幫助下進行:

【振動迴盪】或者【化石為泥】可以檢測不同配比的混凝土開裂或者損失一定質量(變成粉末)所需要的時間;

而透過破壞小塊混凝土需要的施法時間李維可以將混凝土的強度和魔法掛鉤;

各種殺傷性的魔法就是對混凝土理化性質最好的檢測。

所謂“不看療程看療效”,就是這麼個意思。

等到製作出不同水泥的“標準件”,確立了不同型號的羅馬水泥的標準,這些繁瑣的檢測工作就可以靠“荊棘領住建局建設工程檢測中心”抽樣檢測來完成了。

就是苦了這些法師和法師學徒們,每天都被李維壓榨得形容枯槁,早早品嚐到了不屬於這個時代的工作強度。

……

「松香的建議新增量在水泥重量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

「生石灰與火山灰的配比在1:0.6至1:1.1之間,隨配比不同有如下變化……」

「水泥灰與砂石的配比在1:2至1:3.5之間,隨配比不同有如下變化……」

「篩網的目數選擇……」

「爐渣、煤灰的建議新增量不超過15%,隨含量增加變化如下……」

「砂石的選擇……」

折騰了大半個月,第一輪實驗室條件下的資料新鮮出爐。

“實驗公路二號”專案隨即開工建設。

而伯爵府派來的陶瓷匠們也帶著二十多種不同的黏土來到了白馬山。

此時的李維終於意識到了一個巨大的問題:

在加洛林語裡,沒有“高嶺土”這個名詞!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