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軍第一雜役

第345章 上下求索,奪取荊州

他們都派兵介入。

渾國和吐蕃之間雖還是不和,可也開始幫助齊老二了。

如此一來,巴蜀南部的局勢就變得複雜起來。

派兵進入勢在必行。

而蔡奉如今已是冠軍侯,讓他帶著血屠衛前去,必能大幅提升蕃兵計程車氣,同時也能給齊老二、吐蕃、渾國和鄭國製造更大的壓力。

適逢安南獻上的第一批糧草到了,趙安將它們都給了蔡奉。

數日後。

他命宗裕坐鎮雲州,隨後帶著樊英和神機營趕到烏林,和呂三更會合。

烏林在荊州洪湖境內,華夏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就發生在這裡。

赤壁之戰並非火燒赤壁,實際上是火燒烏林。

而想要奪取荊州,必須要拿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江陵正是位於烏林西北。

姬佑曾經是佔據著整個荊州的,但在韃子退出江南後,趙大餅攻下了長沙府等地,倭寇奪得了洞庭湖。

他只得讓鄭國兵馬撤到大江以北。

趙安在大敗倭寇後,強化了趙家軍在沿江一帶的部署。

大江以南現在是沒有鄭國兵馬的。

橫跨大江的江城(武漢),本是鄭國的戰略重鎮。

但是他們沒守住,被倭寇給奪了去。

後來又被刁莽率領大軍強勢拿下。

江城對於趙安覆滅鄭國而言,十分關鍵。

一方面是在鄭國境內打入了一個楔子,讓姬佑很難受。

另外一方面則是能夠囤積糧草,讓趙家軍可以在江北迅速集結。

如夢樓刺殺之事發生後,姬佑曾派兵攻打江城,試圖先發制人,但沒有成功。

呂三更奉命而來後,不僅以江城為據點主動出擊,而且還拿下了烏林。

趙安非常欣慰道:“三更,經過一場場大戰的磨鍊,你現在是愈發讓人刮目相看了。”

呂三更身上已經找不到紈絝的影子了。

他將雙拳一抱,鏗鏘有力道:“若不是王爺信任,願意給末將機會,末將恐怕也不會有今日!”

“王爺,姬佑已在江陵佈下重兵,只怕不好打。而且末將覺得他們未必會給咱們打的機會。”

趙安沉聲道:“你是說大散關?”

“沒錯!”

神情凝重地走到地圖前,他指向大散關道:“以如今王爺兵鋒之盛,天下間沒人擋得住,姬佑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他靠守,斷然是守不住鄭國的,所以勢必會以攻代守。而大散關南可通川蜀和漢中,北可達關中和洛京,他很有可能會和齊老二、吐蕃等聯手,猛攻大散關,讓您不得不派兵增援!”

樊英若有所思道:“武關雖也連通漢中,距離洛京也更近,但山水環繞,險阻天成,最為重要的是離蜀地較遠,很難讓齊老二傾盡全力相助。這麼一看,他們聯手猛攻大散關的可能性極大。不過咱們能想到,師父也一定能想到。”

趙安淡然一笑道:“昨天夜裡本王便收到密信,吐蕃八萬大軍進入蜀地,和齊老二的兵馬完成了集結,然後朝著大散關方向而去了。他們想要幹什麼還用說嗎?不出意料的話,他們此番至少會聚集二十萬大軍攻打此關!”

“而本王也早就猜到他們會這麼做了,並沒有打算派兵增援。他們要打,那便去打!”

“???”

聽到這話,呂三更和樊英都驚呆了。

大散關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可面對二十萬大軍猛攻,也很難守得住啊!

關鍵原本坐鎮關中的巾幗軍,大都被調往朔方北部了。

現在好像是回來了一半,但也不過兩萬多人。

即便鎮守函谷關和潼關的兵馬前去增援,人數還是太少了。

他不派兵增援,不亞於將整個關中和洛京置於生死存亡之地啊……

這太冒險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