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逍遙幾人推脫不過,只得由渡劫大師陪著朝外走去。
可這渡劫大師卻一路無語,直至送至山門前這才合什道:“這位任施主的才智過人,見地更是超然物外,可謂是當世奇才。他日定當是名動天下之人物!”
任逍遙聽他如此評價自己,正要開口辯解,那渡劫卻接著說道:“不過老納送施主一句話:仁善勿惡、遇惡惜身、若遇絕壁、回頭有徑!”
說罷便一施禮:“阿彌陀佛!”接著便轉身離去。以至讓任逍遙等人還禮以及追問的機會都沒有。
看著那渡劫的背影,周琦不解的朝任逍遙問道:“這老和尚,招呼都沒打完就走啦!他剛才說的那些是什麼意思啊?”
任逍遙一聳肩:“我也不清楚啊!誰知道呢?可能是讓咱們多做善事吧!反正沒惡意的。好啦!咱們走吧!”
渡劫回到齋堂便朝著那尚先生一施禮:“老僧恭喜陛下!我大虞又出了一位不世之才啊!”
原來那尚先生便是當今南虞的皇帝林玉,而那唐先生則是當朝丞相唐濱,腰間配劍的是禁軍統領夏荀。那面容白淨無須的是內庭總管梁公公。
聽了渡劫的道喜,林玉看著一旁的唐濱道:“唐愛聊!你覺得呢?”
唐濱忙一施禮:“陛下!臣以為,那任逍遙確實有異於常人之處。只是他的言詞略顯怪異。方才他所言,雖然還有些地方臣還有些不太明白之處,但也覺得確有些道理。而且其思緒遠異於常人,所提之議也是前所未聞。”
“那你覺得這什麼新聞報紙之事的,可行否?”
“這個嘛……!雖然或許用不了太多銀子,也不需要過多人手。但畢竟此事,是事關朝庭大事,而且也是之前聞所未聞之事。所以臣認為還是找幾位大臣商議一下可行之處,利弊如何,再由陛下定奪為妥。”
唐濱一說完,林玉便指著他道:“唐濱啊!唐濱!我看你是官越做越大,這膽子卻越來越小啦!想當初你是如何的敢仗義執言的。而如今卻如此畏首畏尾的!顧慮太多,可難辦成大事啊!歷朝歷代,但凡有新政推行的,那有不遇到阻力難題的!難道就永遠都一成不變嗎?想我大虞,若不是當初聖武皇帝除弊興利,大膽開創新政,那有今日的大虞?”
唐濱一聽,忙起身伏地:“陛下!臣知罪了!請陛下責罰!”
林玉一見,忙一伸手:“快起來吧!朕並沒有要責罰你之意。”
唐濱這才緩緩站起身來,也不敢再落座了。
林玉又看了站在一旁,卻一直笑而不語的渡劫大師。
“大師!不知你有何看法啊?”
渡劫合什笑道:“陛下!諸位大人!貧僧先斗膽問諸位幾個問題。”
“大師請講!”
“敢問,像我等僧人,是古來便有之嗎?”
“沒有?我記得是楚朝後期由西方傳入中土的!”
“嗯!那這古人為何將字都寫於竹簡上,而今天卻寫於紙上?為何夏、商、周的國君都稱為王,而如今的都稱為皇帝呢?唐大人,你這丞相之職是古來便有之的嗎?”
“這……!”
渡劫呵呵一笑道:“其實天地萬物都並非是一成不變,而總是在變化之中的。世人總對熟知的事物習以常,而對從未見過、遇過的事物便有著一種牴觸甚至是恐懼。陛下若想圖強,若是一味的墨守成規,只怕是難成大事。還需革新求變,方能於諸國之中脫穎而出啊!”
眾人聽罷,都不由的點頭稱道。
林玉也讚道:“大師所言極是!所以朕認為,今日那任逍遙所談之新聞報紙,朕倒是覺得可以一試!”
“嗯!陛下聖明!任何事物,在未做之前,都很難完全斷明其利弊如何。與其便畏首畏尾,倒不如放手一試。在實施中,找出利弊平衡之法來興利除弊,方為上策!”
“大師所言,讓人茅塞頓開啊!朕也是覺得此策大有可行之處,至於會遇到些什麼問題嘛,那也不是你們商議一下就都能想到的。畢竟此事之前從未有過,你們也沒經驗可借鑑。遇上了什麼問題,再慢慢的解決嘛!總不能因為可能會遇到問題,就把這樣一個利國利民之舉措棄之而不顧吧!”
“陛下聖明!”唐濱等人忙都施禮喊道。
“唐濱聽旨!”
唐濱一聽,忙再度伏拜在地。
“朕就令你全權籌辦此事。當然也不可操之過急,眼下最為重要的事便是不久之後,太后的壽誕慶典。此事你可先行準備!不過在今年中秋之前,朕需看到第一份這個報紙的問世!”
“是!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