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為陳紹義想進步,周韻華就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過來看望叔公公。
而且還保媒拉縴,給白眼相向二十多年的堂侄子介紹物件。
把姿態放到最底,都不用過渡,直接就提出來,想把自己孃家侄女許給陳志。
人都給帶來了,先讓陳克儉過目。
——周韻華知道陳志跟爺爺感情特別深,那麼爺爺的話在孫子面前就有份量。
對於自己那個堂嬸兒突然去看望爺爺的事,陳志這還是聽表姐跟自己說的。
雖然大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因為那天晚上陳志就看出來了,陳紹義兩口子對喬小七那是極盡巴結之能。
自己能得到堂嬸兒的看重,說起來還是狐假虎威,沾了喬小七的光。
就是因為自己被看重,爺爺也跟著沾光了。
這可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呃,不對不對,應該是一人得道,爺爺也跟著尊貴起來。
爺爺和奶奶讓江瀲月把這事告訴陳志,並且徵求陳志的意見,著實的用心良苦。
倆老人眼又不瞎,而且人老成精,焉能看不出小志跟月月的關係到了哪一步!
一開始,這兩個老傢伙、一對新夫妻,對於倆孩子的這種關係那是相當欣喜啊。
他倆都離了婚,而且各方面都很般配。
完全是天生的一對。
姥姥直接跟外孫女把這事挑明瞭。
外孫女也不瞞著姥姥,表示自己和小志就是一個被窩了。
但一個被窩,僅僅就是一個被窩的關係,並不代表自己要當陳家的兒媳婦。
自己當初結婚就是今生犯的最大的一個錯誤,那就不要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了。
不是說最蠢的人,就是被同一塊磚頭絆倒兩次的人嘛。
對於外孫女這個言論,姥姥反駁說:“小志這塊磚頭,跟原來那塊又不是同一塊磚頭。”
江瀲月說:“對我來說,但凡是個男人,就是同一塊磚頭。”
反正,她明確告訴姥姥,自己這輩子再也不會嫁人。
姥姥也沒法強求她。
但兩位老人一直還是心存僥倖的。
希望這兩個小人兒在一個被窩裡時間久了,熱了鍋子,再也難分難捨,不知不覺就走進婚姻殿堂了。
不過後來據兩位老人觀察,以及姥姥數次跟外孫女言語試探,發現他倆的僥倖有些渺茫。
而且前幾天,外孫女還跟姥姥說,她發現了一個好姑娘,準備介紹給陳志。
這讓姥姥那是相當無語。
這都是什麼事啊!
你跟小志一個被窩,還要給他介紹物件,你以為這是當年的大財主家?
財主的老婆主動給財主姥爺挑選小老婆!
不過姥姥雖然理解不了現在年輕人的思想和言行,但是對於給陳志介紹物件這事還是相當支援的。
因為謝菊芬太瞭解陳克儉到底多麼盼望有個重孫子。
四世同堂,這是他們那個年代的人心目中的終極夢想。
外孫女到底是不是真的給陳志介紹物件,有沒有介紹,老兩口不得而知。
但是現在周韻華把她孃家侄女帶來,江州一中的事業編老師,戴著眼鏡,文文靜靜。
這讓兩位老人很是動心啊。
不過,動心歸動心,老兩口心中那份渺茫的僥倖還是一直縈繞於懷的。
奔著自己人優先的原則,這個皮球就踢到江瀲月這裡了。
陳克儉並不會把周韻華上門說媒這事告訴陳志,也不告訴陳紹禮和蘇虹音,老兩口只告訴江瀲月。
讓江瀲月把這事告訴陳志。
其實就是把抉擇權放給了江瀲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