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地利到日不落帝國

第61章 我看你是想吃炮彈了

巨大的阻力導致改革的議程在帝國會議中進展緩慢,拉斯洛不得不暫時擱置帝國改革的事務,將目光投向波西米亞。

在布拉格,聖盃派已經牢牢把控住這座帝國最繁華的都市,並不斷向外輸出他們的思想,試圖將更多地區的信仰轉化為胡斯派異端。

幸好,參加完十字軍的羅森貝格以英雄的身份迴歸,在波西米亞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而且隨著一批狂熱的十字軍士兵的迴歸,波西米亞難得的掀起一股天主教狂熱,胡斯派的勢力非但沒有擴張,反而還收縮了不少。

目前,拉斯洛還沒有發動內戰的想法,如果波西米亞有和平演變的可能,他願意再等等,要是最後證明和平的方法並不可行,他也不介意來一場奧地利版的“布拉格之春”。

尋求宗教改革?還敢擲出窗外?看我天主教老保重拳出擊!

不久後,貢特爾終於率領帝國獨立軍返回維也納。

他帶回了摩里亞專制公托馬斯的帝國轉讓協議,東羅馬帝國皇冠,還有托馬斯的三個孩子:佐伊,安德烈亞斯和曼努埃爾。

托馬斯其實還有一位女兒嫁給了塞爾維亞專制公拉扎爾,後來與拉扎爾一起死在亂軍之中。

三個孩子中最年長的佐伊也才七歲,最年幼的曼努埃爾尚在襁褓之中。

拉斯洛將他們安置在皇宮中,安排專門的侍從照料他們。

這就是東羅馬帝國最後的皇室血脈了,巴列奧略家族似乎在帝國的北義大利領土還有一個分支,是一個蕞爾小國,拉斯洛對此有點印象,但是印象不深。

他將這些孩子可以說是擄掠到維也納的宮廷來,主要是不希望以後再有人隨意兜售東羅馬帝國的所謂“法統”,現在,只有一位羅馬皇帝——那就是他拉斯洛,他會對此大肆宣傳,直到這樣的認知深入人心。

在經歷了十字軍東征的消耗之後,哈布斯堡王朝開始休養生息,實力穩步恢復,並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

解決完奧斯曼人帶來的邊境危機後,奧地利的發展之路似乎再無阻礙。

各項法令被頒佈,並在奧地利各處得到良好的執行,維也納通向蒂羅爾的道路開始修繕。

優惠的政策吸引大批德意志移民湧入奧地利,他們作為自由民購買皇室土地的終身使用權並開墾耕種,直接向皇室稅務局繳納稅收,而皇帝將保護他們耕種土地的權利。

農奴制使得皇帝根本無法向大部分農民收取農業稅,這部分稅收都流進了貴族的口袋。

雅各布提供的兩種方法擺在拉斯洛跟前,要麼把刀架在貴族脖子上逼迫他們解放農奴或者增加上繳稅收,要麼引進更多能夠向皇帝繳納農業稅的自由民,自由民多了,稅收自然就上來了。

考慮到前者的風險性,再加上奧地利還有許多空閒的皇室領地,拉斯洛選擇了後者。

十字軍東征帶回來的大量財富同樣極大促進了奧地利乃至帝國的繁榮。

在雅各布的運作下,皇室地產的建設也在穩步推進,屬於皇帝的各類工坊,尤其是紡織工坊和釀酒廠開始大肆興辦;蒂羅爾銀礦的開採規模也逐步擴大,為皇帝產出更多的財富。

藉著皇帝的器重,雅各布·富格爾趁機大肆擴張家族產業,在棉絨紡織,香料貿易和奴隸貿易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發展,一躍成為了南德意志最富有的商人。

他還建議拉斯洛效彷彿羅倫薩的美蒂奇家族開辦銀行,聚斂更多的弗羅林金幣和杜卡特金幣,並大肆鑄造高品質的奧地利銀幣,即維也納格羅申銀幣,用於在帝國內流通,最好能借由皇帝的權威將其提升為帝國通用貨幣。

後一條暫時還無法實現,但是開辦銀行拉斯洛倒是很有興趣。

弗羅林金幣(佛羅倫薩)和杜卡特金幣(威尼斯)一般用於大宗國際貿易,格羅申則是帝國境內的通用貨幣。

然而,掌握鑄幣權的諸侯們總是自己製造一些含銀量較低的格羅申劣幣混入市場,導致帝國的貨幣價值波動巨大,每個地區都各不相同,再加上一些大額金銀幣如古爾登、塔勒和金格羅申的幣值混亂,導致帝國的貨幣經濟一團亂麻。

銀行很有利於為王室斂財,進行國際貿易和整頓帝國貨幣,好處多多。

得到六十多萬弗羅林賠款後,富得流油的拉斯洛大手一揮,出資兩萬弗羅林金幣,雅各布的富格爾家族出資五千金幣,還有一些對此感興趣的奧地利貴族們也參與投資,初創的銀行便擁有了三萬弗羅林的鉅額啟動資金。

銀行的運作問題,拉斯洛交給雅各布去處理,這些商人最懂得怎麼用錢生錢。

像是放貸啊,貨幣兌換,甚至是商業匯票這種業務,雅各布都有涉及,畢竟威尼斯銀行和美蒂奇銀行的成功案例已經擺在眼前。

而在德意志地區,自阿爾布雷希特二世1438年為了穩定奧地利經濟秩序而頒佈驅逐猶太法令之後,還尚未出現大銀行這種新奇事物。

於是,打著“帝國銀行”的名頭,雅各布開始為拉斯洛打造一個覆蓋德意志的銀行帝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