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
李承乾終於把弩和箭的圖紙畫好,讓蘇瑰拿去找工匠日夜打造。
幹完了一件事,李承乾覺得心情舒暢多了。
他心裡開始思考著一些關於党項的事,党項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民族呢?
他心念所動之處,只見模擬器的螢幕上顯示:
【党項人屬於羌人系,早先的時候居住在青海湖一帶。】
“後來呢?”
【強悍的鮮卑人慕容氏不遠萬里,從東北來到了這裡,他們佔了青海湖,此時的鮮卑英雄輩出,党項人不是人家的對手,沒辦法,一部分黨項人留下來臣服於吐谷渾,另一部分人,遷徙到了河曲之地;】
“河曲之地?”
【是的,這裡屬於黃河地區,雖然位置比起青海湖更為偏僻,但是,水草豐美,適合放牧;】
【在党項人中,拓跋部最為強大,逐漸成為党項人的領導者;】
【然而,沒想到的是吐蕃崛起了,吐蕃屬於高原系,他們沒有經濟基礎,人口也不多,也沒什麼文明,更沒有什麼制度和執行制度的人,但是,吐蕃就是這樣不講道理地強大了起來,他們也來爭奪党項的地盤;】
【党項人就這樣在吐谷渾和吐蕃的夾縫中生存;】
“党項和吐谷渾是什麼關係呢?”
【伏允可汗有一個女兒名叫光化公主,嫁給了拓跋赤辭,他們兩家結了親;】
“原來如此。”
李承乾總算是對党項人有了一定的瞭解,他心想這個民族也很了不起啊。
此時,蘇婉從殿門外走了進來。
她徑直來到了李承乾的面前,問道:“殿下,你是不是主動向你父皇提出了出使党項的請求?”
“是啊。”李承乾見她的氣色不對,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我告訴你,你父皇已經同意李泰出使党項了,並且,贈送給他一匹天馬。”
“是嗎?你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呢?”
“因為雪兒和你母后的貼身婢女採湘的關係十分要好,採湘跑來把這事對雪兒說了。
我發現你父皇也太寵愛李泰了,要知道那匹天馬多麼名貴,他怎麼捨不得送給你的呢?”蘇婉的雙手抱於胸前,沒好氣地說。
“不過是一頭牲畜,給他就給他唄。”
“我氣的不是這個,難道你沒看出其中的利害嗎?
李泰是想趁此機會在邊疆立功啊。
本來他開設文學館,編纂《括地誌》,在朝中就已經很有影響力了,如果他此次能出使党項成功的話,那麼,他就更加不可一世了。”
聞言,李承乾哈哈一笑:“既然他想為大唐出力報效,那就讓他去好了。”
“事情都到了這個地步,虧你還能笑得出來。”蘇婉睜大了眼睛看著他。
李承乾站起身來,親自為蘇婉倒了一杯茶,遞給了她,緩緩道:“孤講個故事給你聽,三國時期,赤壁之戰以後,周瑜和諸葛亮都想去取南郡。
諸葛亮說:‘大都督,咱們兩家是盟軍,你若想去南郡,我自然不能和你爭了,可是,若是你取不下南郡,又當如何?’
周瑜說:‘一個月內,如果我取不下南郡,任由你去取。’
‘君子一言;’
‘駟馬難追!’
於是,周瑜先去取南郡,守南郡的是曹操的兄弟曹仁。
曹仁先是吃了敗仗,後來,他取出了曹操臨去北方時給他留下的錦囊妙計,並依計而行。
周瑜果然中計,還捱了一毒箭。
等到周瑜撤兵養傷時,諸葛亮悄悄用兵,巧取了南郡。”
蘇婉聽到這裡,似有所悟:“殿下,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李承乾端起茶碗,輕輕地吹拂著漂浮在上面的茶葉:“孤的意思很簡單,党項恐怕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等李泰做不成此事時,孤再去做。”
“可是,萬一李泰把這件事做成了呢?”
“真要是那樣的話,不是更好嗎?我們大唐又多了一個附屬國。”
“那麼一來,李泰豈不是在邊疆建立了功勳?”
“咱們當以大局為重啊,只要對大唐有利,就是讓孤下地獄都是可以的。”
“我可沒你那麼高尚。
我所擔心的是,到那時,他有了功勞,會對你更不利。”
“你不用太擔心,孤不會有事的。”李承乾喝了一口茶,目光堅定。
“不管怎麼樣,這一次,如果你去党項的話,必須得帶上我!”
聞言,李承乾把一口茶水噴了出來:“你說什麼?”
“上次,你去大興善寺,把高陽公主帶去了,都沒帶我去玩,這一回,你休想甩掉我,哼!”蘇婉雙手掐腰。
“孤去大興善寺,九死一生,那是去玩的嗎?
此次出使党項,可能比上一次還要兇險,你怎麼能去呢?”
“那我可不管,反正,你走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
李承乾一臉的無奈,心想怪不得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果然沒有一個女人是好對付的。
不數日,訊息傳來:李泰帶著五百侍衛前往党項,結果,中了人家的埋伏,五百人全部被俘,幸虧李泰騎的是天馬,跑得快,一個人狼狽逃了回來。
李世民把他大罵了一頓,說什麼飯桶、廢物,李泰嚇得趕緊收拾收拾,滾回揚州去了。
李承乾再次請求出使党項,李世民點頭同意了,叫他務必小心。
上午。
大興善寺,東禪堂。
李承乾攜帶著禮物前往拜訪玄奘大師。
兩個人再次見面,都十分高興。
玄奘慈眉善目,雙掌合十:“殿下能來看貧僧,貧僧已經感到非常榮幸了,你又何必帶這些禮物?”
“大師,些許薄禮,不成敬意,望大師笑納。”李承乾說。
“既然如此,貧僧代表大興善寺的住持和弟子們謝過殿下了。”
此時,圓測過來,把禮物都搬運走了。
李承乾先是把上次在大興善寺後來的經過講述了一遍。
玄奘聽了,心驚肉跳:“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殿下,能順利地躲過此劫,實乃萬幸啊。”
“也多虧了大師事先和我們透露,寺內埋伏有甲士,我們有了一定的準備,否則的話,結果很難預料啊。”
“此乃天意,只是你們兄弟相殘,讓貧僧深感痛心啊。
難道說玄武門之變又要重演嗎?”玄奘神情悲痛。
李承乾默然。
“你此次來見貧僧,可有什麼事嗎?”
李承乾便把即將出使党項的事講述了一遍,也把李泰出使的情況順便做了介紹。
“什麼,五百侍衛全被俘虜了?”玄奘感到很吃驚。
“是的。”
“如此說來,党項人也相當狡猾啊。”
“大師可有良計教孤?”李承乾態度誠懇。
“貧僧乃一出家人,不問紅塵中事。”
“大師難道要看著那五百人最後被困厄而死嗎?”
玄奘沉吟了片刻,搖了搖頭:“這事可不好辦啊。
如果李泰事先沒有出使党項的話,那麼,此事還好辦一點。
可是,現在人家手裡掌握了人質,咱們就被動了啊。”
“大師所言極是。”
“党項和吐谷渾可不一樣,咱們要區別對待。
党項人原來居住的地方被吐谷渾佔了去,於是,他們遷徙到河曲之地,又被崛起的吐蕃人佔了他們的土地,他們一直生活在吐谷渾和吐蕃的夾縫之中,因此,党項是可以爭取的。”
李承乾聽了,不禁肅然起敬:“大師足不出戶,卻對天下事瞭如指掌。”
“並非如此啊,貧僧受你父皇所託,將要去西域取經,因此,必須要對西域諸國的情況有所瞭解。
伏允可汗的孫子在大興善寺,不如,讓他陪同你一起去吧。”
李承乾覺得這個主意倒是不錯:“好是好,只是他不一定願意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