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請陛下做太上皇

第69章 蘇婉:青雀,你真威武啊!【感謝訂閱支援!】

李泰一聽,心裡那個罵呀,他就知道這丫頭一來,準沒好事,果然不出所料。

不過,他面上仍舊強自鎮定:“敢問蘇姑娘是什麼意思呢?”

“我的想法很簡單,你也不容易,這事我們也不想鬧到你父皇那裡去。

如果是那樣的話,對我們大家都沒什麼好處,對不對呢?

恰巧本姑娘打算在城南買片地,在那裡修建房子,等到了夏天,好讓我的母親到那裡去避暑,可是,手頭有點緊張,所以,想請越王揮揮手,幫幫忙。”

李泰聽了,心想這丫頭到他這裡敲詐勒索來了。

當然了,他嘴上不能這麼說,勉強一笑:“蘇姑娘一片孝心,令人敬佩,只是不知,修建房屋要多少錢呢?”

蘇婉笑了:“這事我也有點頭疼,若是修建的規模太大,一是沒錢,二是有點奢侈了;

如果建得太小了吧,又怕朝中的那些大臣們笑話,所以,我想修建一箇中等的就行,

大概需要三十萬兩銀子吧。”

“多少?”李泰的心為之一顫。

“三十萬兩銀子,現在人工,材料都很貴啊,我聽說太子修建了三個花壇都花去了一萬兩的銀子,何況是蓋房子呢。

你越王家大業大,我想你也不在乎這點錢吧。”

李泰心想,你可真夠黑的啊,敢要這麼多錢。

他真想發作,想命手下人把她和雪兒抓起來。

但是,他轉念一想,還是不行,因為他知道蘇婉有個弟弟叫蘇瑰,是禁軍校尉,雖然說官職不高,但是武藝超群,如果自己把蘇婉給抓了,那蘇瑰肯定會來找自己的麻煩。

他此次從西域回來,從党項也撈了不少錢,因為他對那八部首領說,如果想當大官,得拿錢來。

於是党項八部,除了拓跋赤辭沒送他的禮之外,另外七部首領都給他送了豐厚的禮物,誰不想當大官呢?

因此,李泰滿載而歸。

李泰心想就從這中間拿出三十萬兩銀子給蘇婉吧,買個平安,就算自己倒黴。

於是,他咬了咬後槽牙:“好吧,三十萬兩就三十萬兩吧,小王給你便是。”

“不對,你剛才還說有一萬兩的,一共是三十一萬兩銀子。”

李泰一聽,氣得額頭上的青筋暴起,心想三十萬兩銀子本王都答應給你了,那一萬兩銀子,你還找本王要?

他強忍了心頭的怒氣,既然已經答應給人家三十萬兩銀子了,也不在乎那一萬兩了,何必為了一萬兩銀子鬧得不愉快呢?

“行,蘇姑娘,就依你,三十一萬兩銀子。”

“越王果然威武啊。”

“不過,小王把銀子給你了,小王與常何之間的事,你可不能對外聲張啊。”

“你放心,我是最講規矩的人了。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於是,李泰給她出具了手續:“你明天早上就可以帶人帶車到庫裡來拉銀子了。”

“好,一言為定。”

此時,但見蘇瑰從外面進來了:“姐,怎麼這麼久,我還要去值班呢。”

“這就好,這就好。”

李泰一見蘇瑰來了,心想幸好自己剛才沒有發作,否則的話,定要慘遭這廝的毒手啊。

等到蘇婉他們走了以後,李泰坐在那裡生悶氣,心想難道這蘇婉是自己的剋星不成嗎?每次見到她都要倒黴。

這時,門上人又來向他報告說:“長孫衝求見。”

李泰一聽是長孫衝來了,不敢怠慢,趕緊出門降階相迎。

長孫衝深施以禮:“聽說越王回來了,卑職特來拜見。”

李泰向他的身後看了看,見有八名僕人推著一輛大車:“這是何意?”

“哦,越王此次出使西域,十分辛苦,卑職送來了數萬兩銀子,孝敬大王,區區薄禮不成敬意,還望大王笑納。”

李泰一聽,心裡好過了一點,剛剛被蘇婉那丫頭訛去了三十一萬兩銀子,正好可以補補虛。

“這怎麼好意思呢?”

“大王不必客氣。”

“既然如此,那本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李泰顯得很無奈、很不情願的樣子,便命人把銀子收下了。

兩個人攜手攬腕進了廳堂,分賓主落坐。

李泰又命僕人重新上了一壺好茶。

“大王,聽說你此次西域之行,十分威武啊,不但招降了党項,而且,差點把吐谷渾也招降了過來。”長孫衝稱讚說。

“是啊,只因伏允可汗反覆無常,所以,才未能成功。

你有所不知,那些蠻夷之人,最不講不信義了,他明明是說要投降大唐的,而且是簽了協議的,可是,當我們去接管吐谷渾的時候,又變了。”

“我也聽說了,那些胡人最是難搞了。”

“對啊,不過,吐谷渾,早晚有一天,本王還是要收復他們的,只是暫時讓他們囂張幾日罷了。

”大王英明神武,將來奪得太子之位,當上了皇帝之後,收復他們不是易如反掌嗎?

“本王也是這樣想的,不過,想要奪得太子之位,還要你從中幫忙才行啊。”

“卑職一定竭盡所能幫大王達成心願。”

“可是,我回來聽說,你怎麼服毒自殺了?

有什麼事想不開?

本王臨行之時,不是已經把李麗質許配給你了嗎?

難道說你不樂意嗎?”

長孫衝一聽,眼淚流了下來:“大王,你有所不知,不是卑職不樂意,是李麗質不樂意啊。”

“哦,為什麼呢?”

“他是嫌卑職長得醜吧。”

“你不必自慚形穢,本王倒是覺得你玉樹臨風,風流倜儻呢。”

長孫衝聽了,一咧嘴:“大王,你就不要拿卑職開玩笑了,你看卑職長得這個樣子,和玉樹臨風能沾上點邊嗎?卑職是不敢想啊。”

“本王也聽說了,你最近表現相當好,真是浪子回頭金不換啊。

只要你這樣堅持下去,李麗質會看在眼裡的,本王想她一定會回心轉意的。”

“這事,還希望大王能多多成全啊。”長孫衝說到這裡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趴在地上給李泰磕頭。

李泰哈哈大笑,把他從地上拉了起來:“你這是幹什麼,既然本王已經向父皇提出了這件事,就一定會幫你的忙的。

只是不知舅舅現在是個什麼態度呢?

他老人家到底站在哪一邊?”

“呃——,”長孫衝頓了頓,“父親大人說了,他現在一心編撰《貞觀律》,不問朝中的事。”

“這可不行啊,舅舅不表態,說明他就是不支援本王啊。

本王有時真是想不明白,房玄齡那麼大的官,當朝首輔,都來幫本王,為什麼舅舅不表態呢?

難道說舅舅認為本王沒有天子的威儀嗎?”

“大王,你想多了,我覺得在你們兄弟幾人之中,大王的儀表最為出眾,有帝王之相,李承乾身體有殘疾,像他那樣的人將來怎麼能做皇帝呢?

真不知道你父皇是怎麼想的,大王天資聰穎,儀表堂堂,是最好的太子人選,為什麼要選李承乾做太子呢?

難道說就是因為他是長子嗎?

不是我說句不該說的,連李恪也比他強啊。”

“對了,你提到了李恪,聽說你去找他要城南的地了?”

長孫衝聽了,臉上一紅:“這事,大王也聽說了嗎?”

“沒有不透風的牆,長安就只有這麼大,什麼事又能瞞得過本王呢?”

“大王所言極是,是的,卑職是去找他要那塊地了。

卑職是覺得卑職曾以幫過他的忙,他要那塊地也沒什麼用,卑職就找他要了,誰知他很小氣,沒把地給卑職。”

聞言,李泰嘆息了一聲:“你呀,也真是的,怎麼說李恪也是蜀王,你怎麼能找他要地呢?

你這不是以下犯上嗎?

你好大的膽子,竟然敢去惹李恪,若不是看在舅舅的面上,就憑李恪那個脾氣,不殺了你才怪呢。”

“大王教訓的是,為此,卑職已經去向他賠禮道歉了。”

“哦?那他是什麼態度呢?”

“他對於城南要地一事一笑了之,並沒有放在心上。”

李泰點了點頭:“如此說來,李恪倒算是一位心胸寬廣的人了。”

“他還行,沒和卑職計較這件事。”

“那你有沒有試探他的口風?對於太子是什麼態度呢?”

“實不相瞞,李恪在言談舉止之中,似乎有傾向太子之意,他說,作為臣子,要各安天命,長幼有序,不能有非分之想,如果誰要是對太子不敬,他第一個不答應。”

李泰聽了之後,十分惱火:“他真是這麼說的嗎?”

“是啊,他言下之意是不贊成你去爭奪太子之位啊。”

李泰揹著手在廳堂裡來回直溜:“難道說李恪也受到了李承乾的拉攏嗎?

那麼,李承乾又給了他多少好處呢?”

“這些,卑職就不得而知了,只是聽說李承乾到他的府上去過一次,卻並未聽說太子給了他多少禮物。”

“李承乾就是一個窮鬼,本王還不知道他嗎?

本王曾經到東宮去過,吃沒吃的,喝沒喝的,連宮女和太監的月例錢都沒發。

他只會拿一張嘴去忽悠人家,他哪裡有好處給別人呢?”

“大王說的是啊,只是有很多人都被他矇騙了,在不知不覺中就上了他的當。”

李泰停下了腳步:“這事不要聲張,我們還得儘可能地把李恪爭取過來才好,要知道他是蜀王,轄區有八個州,很有實力啊,如果他能堅決站在我們這邊,那我們的勝算就又大了許多。”

“大王言之有理。”

“那麼,你可知道他有什麼愛好嗎?”

“男人有什麼愛好?不過是美女和金錢罷了。”

“好吧,你去選十名美女送到益州去。”

“好,這事你就交給我吧,你放心好了。”

“至於你和李麗質之間的婚事,本王會盡力幫你達成心願的。”

“那就多謝了,如果卑職成了當朝駙馬,那麼,卑職的權勢和地位和現在就不一樣了,到那時,一切聽大王的,大王你叫卑職幹什麼,卑職就幹什麼。”

“希望你言而有信。

不過,你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要讓舅舅站在我們這一邊才好啊,只要得到了舅舅的支援,我們就等於成功了。”

長孫衝有點不解:“卑職的父親已經辭官不做了,你又何必那麼在意他是什麼態度呢?”

李泰的雙手揣在袖子裡,身體後仰,靠在椅子的靠背上,哈哈一笑:“你還是毛嫩啊,雖然說舅舅賦閒在家,可是,你別忘了,其一,他是我母后的親哥哥;

其二,他是父皇最信任的大臣,他的官是他自己辭去的,並不是父皇免了他的官的;

其三,雖然他沒有官職,但是,他隨時可以出入皇宮,可以見到父皇,可以在父皇的面前說上話啊;

其四,舅舅若想為官,那不是很輕鬆的事嗎?

另外,我和你說件事,你知道當初楊廣是怎樣當上太子的嗎?”

長孫衝想了想,說:“聽說他十分善於偽裝自己:

明明好色,為了迎合他的母后,便把宮中的妃嬪都打發了出去,只和蕭皇后一人長相廝守,讓他的母后誤以為,他是一個非常專情的人;

明明最後殺了自己的父親,卻裝成一個大孝子;

明明好大喜功,窮奢極欲,卻把自己的行宮裝扮得十分簡樸;等等。”

李泰一笑:“看來,你對隋煬帝還是有所瞭解的。不過,你只說對了一半,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楊素在隋文帝的面前替他說了好話啊。

那楊素還不是隋文帝的親戚,可是,隋文帝卻十分信任他,對他可以說言聽計從。

楊素總是在隋文帝的面前說原來的太子楊勇的壞話,反而,總是褒揚楊廣,所以,最後,隋文帝才會下定決心把楊勇的太子之位給廢了,改立楊廣為太子。”

長孫衝聽了之後,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所以,大王是想讓家父在你父皇的面前替你說好話,對嗎?”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