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
長安城南。
徐惠的宅院。
徐惠早早地起來,打掃庭院。
她有早起的習慣,起來活動活動,覺得渾身舒坦。
這幾日,徐惠的心情也很鬱悶。
她心裡在想著蘇婉送來的那封信,幸虧蘇婉識別出那封信不是她所寫,
若不是因為蘇婉,那麼,自己豈不是要被捲進去了?
萬一這封信落到了皇上手中,皇上還以為自己要陷害長孫皇后,那還得了?
雖然自己現在很受寵,但是,她知道這場戰爭一旦發動起來,誰也承受不了嚴重的後果呀。
當初,戚夫人和呂雉之間不就是如此嗎?
如果戚夫人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女人,沒有爭奪太子之位的野心的話,那麼,她後來也不會死得那麼慘。
薄姬原來是魏豹的女人,後來不也嫁給劉邦了嗎?
她生下了皇子劉恆。
但是,薄擊就很會做人,
她遠離朝廷是非之地,把劉恆帶到了代地,專心在那裡教導自己的兒子,不問宮廷中的事兒。
最後,她的福澤就是最深厚的。
當然了,薄姬的運氣也好,因為她和劉邦只是睡了一個晚上,她便懷上了劉恆,
這運氣也太好了吧。
後來,呂后掌權也沒有為難她,
直到最後,周勃、陳平等人剷除了諸呂,想擁立一位皇子作為皇帝的時候,他們又想到了劉恆。
不過,劉恆也不是等閒之輩呀,
他韜光養晦,
那些大臣們以為他很老實,好掌握,其實,他們想錯了,
劉恆老謀深算,是個玩弄權術的高手啊。
徐惠心想戚夫人還有一個兒子劉如意,而自己到現在,肚皮很不爭氣,沒有孩子,沒有懷上龍子,自己怎麼能鬥得過長孫皇后呢?
那不是開玩笑嗎?
她心想代地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
如果自己也到代地去,遠離長安,效果會不會好一點呢?
她感覺到住在這長安城南,仍然離長安太近,宮中的一些事情還會牽扯到自己的身上,還是離得越遠越好。
但是,李世民會同意嗎?
徐惠想到這裡,左右為難。
其實,她心裡是很愛李世民的。
他覺得李世民堪稱千古一帝。
歷史上有幾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比如說秦始皇,
秦始皇一統六國,統一了度量衡、貨幣、文字等,功勳卓著。
但是,秦始皇太過暴虐,剛剛建立大秦,便修築萬里長城,修建阿房宮、驪山陵墓,勞民傷財,死傷了很多人,惹得天怨人怒;
所以,人們說秦始皇荼毒天下,
最終,導致大秦二世而亡,
秦朝的江山只有短短的15年;
漢高祖劉邦雖然是開國皇帝,但是,那個人太過粗俗,不愛讀書,動輒罵人。
而且,他開國之初,誅殺韓信、彭越等有功之臣,在這一點上,他還比不了秦始皇,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並沒有誅殺功臣;
漢文帝、漢景帝開創了文景之治,
但是,漢文帝也有他的毛病,
其一,他逼死了自己的弟弟劉長;
其二,他不善於識別人才和使用人才,
一些有才學的人沒有得到施展,比如說賈誼,一篇《過秦論》,使他名揚天下,
賈誼是多麼有才學的一個人吶,
但是,在漢文帝的手下就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最終,年紀輕輕就死了。
漢景帝太刻薄了,
他害死了平定七國之戰的太尉周亞夫,逼死了自己的兒子劉榮,還殺了自己的老師晁錯,
這樣的人,歷史評價也不高;
漢武帝倒是很了不起,他加強中央集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和匈奴打了一輩子的仗,
但是,他這個人也嗜殺,漢武帝一朝一共13位丞相,差不多被他逼死了一半。
他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本來漢朝經歷了文景之治積攢了一點兒家底,都被他敗得差不多了。
隋文帝很了不起,可是,他奪了自己外孫的皇位,
他理財有道,是一個非常會理財的皇帝。
但是,他懼內,畏之如虎啊,
而且,他把太子楊勇廢了,立了楊廣,導致隋朝二世而亡,他也是有罪過的;
隋煬帝楊廣更是爭議頗多,
說起來長得很瀟灑,而且文武雙全,既有文治,也有武功,很有才氣,
他寫了很多詩,李世民也很喜歡他的詩,大氣磅礴,意境深遠,
但是,楊廣好大喜功,巡遊無度。
他繼位不久,殘殺功臣,殺了高熲、賀若弼和張衡等,重用朝中五貴,宇文述、裴蘊、裴矩、虞世基等,
他開鑿京杭大運河,修建洛陽、顯仁宮、江都宮,死了上百萬人,
最終,爆發了瓦崗起義,他還三打高句麗,百萬大軍居然沒有把高句麗給打下來,實屬無能之輩;
李世民和他們相比,比他們都強了很多,
李世民既不像秦始皇那樣兇狠殘暴,也不像劉邦那樣粗俗不堪;
他也不像漢武帝那樣窮兵黷武,也不像隋煬帝那樣好大喜功,
人家平定天下只用了六年的時間,在歷史上,削平天下的速度恐怕是最快的了。
他上馬能夠打天下,下馬可以治天下,文武雙全。
他也是一個非常有才學的皇帝,
唯一的詬病就是他殺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並且,殺了他們的兒子。
不過,這件事兒,說起來也不能完全怪李世民,
因為他也是被逼的,如果他不殺他們,他們就會殺他呀,
誰不被逼到頭上,會誅殺自己的親兄弟呢?
因此,徐惠非常愛慕李世民。
自從她進宮之後,李世民對她寵愛有加。
徐惠覺得自己能夠嫁給李世民,那是無上的光榮和驕傲。
其實,她也捨不得離開李世民。
她感覺到自己只有和李世民在一起的時候,生命才有意義。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最重要的不就是和自己心愛的男人在一起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