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帝王論道群

第94章 分封之議(下)

永興郡王爵始於秦愍王朱樉次子朱尚烈,永樂元年受封,正德二年第四代永興王榮惠王朱誠瀾薨逝,由於他的兩個兒子早夭,按理說永興郡國要被除名,但是永興一脈並不甘心。

一眾宗老先是請求秦王朱惟焯幫忙上書朝廷,想讓奉國將軍朱秉櫸(朱存梧五世祖,即天祖)入繼永興王,結果被禮部給駁回了。

但是永興一脈沒有就此放棄,又說動了朱誠瀾的王妃楊氏再次上書,乞求讓朱秉櫸繼嗣,依舊被禮部駁回。

第三次,永興王府湊錢賄賂了宦官劉瑾,在劉瑾的幫忙下,朝廷終於允許了朱秉櫸繼嗣,可惜敕書剛下發,劉瑾就倒臺了,永興王府反倒是面臨被清算的命運,好在最後正德帝特許了此事,言說下不為例。

後來到了嘉靖四十三年頒佈《宗藩條例》改革宗藩,郡王不被允許兄終弟及和嗣子繼嗣,並且清查冒封的郡王。

其時朱秉櫸已薨逝三十餘年,其子朱惟熣(朱存梧四世祖,高祖父)襲爵,眼見一個個冒封的郡王被除爵關進了鳳陽牆,朱惟熣戰戰兢兢好幾年之後,終於在隆慶二年上書自首,朝廷為了樹立榜樣,特許其身死之後再除爵。

萬曆二年,朱惟熣薨逝,朝廷收回永興王爵,將其長子朱懷填(朱存梧三世祖,曾祖父)降為奉國中尉,奉祀永興王,再之後,就是朱存梧祖父朱敬銘、父親朱誼鴻。

直到崇禎十六年,朱存梧護著秦王朱存極轉進漢中,又斬殺了李自成的弟弟李自敬和侄子李過,憑著這份功勞,加上秦王和瑞王作保,朱存梧才得以繼嗣永興王。

沒一年,隨著朱存梧晉封漢王,永興王爵再次被除,不過這一次,整個永興一系的宗室只會興高采烈。

……

至於永壽郡王,這是秦藩唯一一位沒有斷絕傳承的王爵,見證了大明從輝煌到覆滅,再到泰武中興的全過程。

初代永壽王朱尚灴乃秦愍王朱樉第五子,洪武三十五年受封,一直到兩年前第九代永壽王朱存桑薨世,

因為按照泰武元年重新編定的宗藩條例,郡王世子襲侯爵,所以朱存桑世子朱輔燏,只能襲爵為永壽侯。

永壽王爵雖未除爵,但是歷代以降與除國無異,至此,這一王位傳承了兩百四十餘年,共歷九代永壽王。

如今,聽聞皇帝想要分封,這位永壽侯心動了,託關係找上了朱誼源這位遠房同宗的叔祖,想要在這次大分封中分一杯羹。

“皇叔跟永壽郡王府還有交情?”

面對皇帝的好奇心,朱誼源苦笑道,“回陛下,臣以前不過是個奉國中尉,如何與永壽王府扯上交情啊,不過是拙荊和前永壽王妃同出一族,這才扯上了一絲關係。”

朱存梧點點頭,西安城就那麼大點,真要扯上點七大姑八大姨的關係不要太容易?

皇帝閉目陷入沉思,他與末代永壽郡王朱存桑多少有點交情,否則當年轉進漢中時,也不會將對方一家也帶上了,當然了,最主要的還是不想讓對方落入李自成手中。

但也僅僅是有點交情,最多算是點頭之交。

雖然大家都是一個祖宗,但是受封之後就相當於分家了,最初兩三代可能還有走動,但是到了朱存梧這一代,都是第十代了,身份又不同,一箇中尉、一個郡王,能有多少交情?

也就是在秦王府中碰過幾面罷了!

至於說一起祭祖,不好意思,這個真沒有。

按照規制,小宗只能祭祀自己這一脈的祖宗,即是說,以前朱存梧只能祭祀歷代永興王,就連秦王他都沒資格祭祀,更不要說太祖皇帝朱元璋了。

所以,這個多少有點交情,是真沒有多少交情。

真·一點點!

如今永壽侯託朱誼源的關係來走後門,朱存梧是真不想答應。

良久,朱存梧睜眼,嘆道,“罷了,朕就給皇叔一個面子,按照侯爵的規制分封給他分封吧。”

永壽王已經死了,他的面子可以不用給,但是朱誼源的臉面要照顧到,不過也就僅此一次。

這方面,相信朱誼源有分寸。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