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長負責宣達朝廷政令、以及徵稅徵兵事宜,鄉老負責處理訴訟,鄉警負責維護治安。
如果說,三司三署三班是對省郡縣主官的分權,那麼設立省郡縣九曹,不但明確劃分了地方官員的職權,而且加強了中央集權,讓朝廷九部的爪牙伸入了州縣。
而鄉三老在各司其職的同時,也打破了皇權不下鄉的傳統,使得朝廷對鄉紳的依賴性減小。
此外,鄉三老、縣九曹撰、縣三班、知縣、郡九曹令、郡三署、郡知守、省九曹政、省三司、巡撫,一級壓著一級,各級官員的等級分明。
這樣一來,徹底打通了下級官員的升遷通道,讓低階官員的目標明確。
有了目標,大家才會賣力幹活不是?
……
不過,雖然朱存梧對中央和地方、以及軍隊進行的變法改制,取得重大的成效,但是並非完美無缺的。
其中最大的問題是,朝廷每年的財政支出增加了不少。
對中央機構調整還好點,並沒有增加什麼費用,反而因為兼併裁撤一些多餘的機構節省了不少開支;但是設立太學、大學,對軍隊和地方官制的變法,都導致朝廷的開支大大增加了。
大學校長和教授都是官身,自然需要俸祿,大學生哪怕伙食自負,但是所用的書本費用也要朝廷擔負,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再加上軍隊募兵需要軍餉,地方官員增加,所需要的俸祿也會增加,這幾筆數字增加的不是一星半點.
雖然清查軍田、廢置衛所增加了朝廷稅收,但這不過杯水車薪。
要不是這些年商稅和海關關稅收入不斷增加,朱存梧又從其他幾個世界掠奪了不菲的財富,朝廷還真不一定有足夠的錢財能幾項變法推行下來。
這種情況下,朱存梧自然要進行下一步變法,從而增加朝廷收入。
這一次,朱存梧將變法的目標放在了金融改革、土地改革、以及西南地區改土歸流三個方面。
……
金融改革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設立金融金鉤,第二部分打擊高利貸,第三部分則是貨幣改革。
所謂金融機構,自然就是如今的錢莊,後世的銀行。
朱存梧打算將在各地設定太府錢莊,負責發行貨幣的同時,也要監管民間錢莊。
跟斗羅大陸魂師學院要交保證金一樣,民間錢莊也要交保證金,根據錢莊規模,保證金從萬貫到百萬不等。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字,就算十年後全部退回,那也相當於一筆十年期的無息貸款,能夠讓朝廷辦不少事情了。
……
至於打擊高利貸,除了降低百姓的負擔外,也是為促進錢莊行業的發展。
按照《大明律》規定,民間借貸月息在兩分到五分左右,一年下來就是兩成四到六成,違者杖六十並處以罰金。
這個懲罰太低,導致民間高利貸比比皆是,大明律形同廢紙,朝廷自然要好好整頓才是。
在朱存梧預計施行的“減息”政策中,但凡年息超過三成,借貸者可以上報官府,直接抹消債務,不用歸還本金利息;此外,放貸者還要被沒收全部家產,並且全家流放吉林黑河等苦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