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起家,改造大明

第269章 手握巨資,富可敵國

有句名言說的很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就如此時王父、張父等潁商,以及徽商、浙商、蘇商等人,為了搶奪了售賣區域,那可是打的頭破血流。

但這個頭破血流,倒不是真的頭破血流,實在是上面太過於激烈,就差動手。

但凡感覺自己能行的,都爭著搶著在武昌府、太原府、九江府、南昌府、吉安府、兗州府、開封府、濟南府等地售賣。

沒辦法,蘇州、松江、杭州、應天等地是大明數一數二的繁華之地,誰看著會不眼熱,誰不想去那做生意。

可這得看看自己有幾斤幾兩。

這實力不夠,也就只能搶剩下次一點的繁華州府。

而這都一窩蜂來搶,狼多肉少,自然肯定就吵了起來。

對於這幫富商巨賈,拿個一二萬兩銀子根本就不是什麼難事,所以不管搶不搶的到,面子不能丟。

這都不願意丟面子,那自然就是他報個價,他也跟著出個更高的價。

喊到最後,這原本九江府香水售賣權只用九千兩,硬生生被提高到了一萬三千兩。

看起來這喊的價格高了,四海公司就賺的更多。

但實際上分析,有利有弊,擾亂市場價格,肯定是帶來的壞處多。

為了避免這些富商巨賈擾亂市場,楊為先只能站出來以權壓人,強硬介入售賣權分配一事。

不管是誰,銀子有再多也好,想把白糖、香水、玻璃三門生意都做了,那就只能拿下一府或一州售賣權。

想多做幾個地區的生意,那就必須三門生意至少捨去一門。

這樣要求定下,眾富商巨賈就只能取捨,做不到一人獨吃。

要不然想做大,就只能幾個人一起合作,拿下幾個繁華府州。

再加上,楊正對大明一京十五省治下府和直隸州售賣權,重新組合了下,分成一百八十八個售賣區。

所以,有著楊為先這樣安排,近五百富商巨賈,都參與進了生意。

這每個人都能跟著獲利,自然也願意賣楊為先個面子,互相利益交換。

就比如說王父、張父等潁商,拿下了汝寧府、歸德府、廬州府、徐州,這四個直屬府州,以及鳳陽府西邊潁州、壽州、宿州。

而曹州商人這邊,則是拿下了大名府、廣平府、順德府、東昌府,以及兗州府運河西邊濟寧州、曹州等州縣。

總的來看,獲益最大的自然是潁商和曹商。

畢竟是拿下了京杭運河、黃河、淮河,這周邊幾處還算繁華的府州。

而且距離曹州這個生產地又近,運輸售賣也方便,可以說未來市場很可觀。

不管怎麼說,四海公司第一次經銷商大會,舉辦的還是非常好的。

這售賣權是分配好了,可最後資料匯總倒是一件麻煩事。

主要涉及到的錢糧太多,一點差錯不能出。

對於這件事,楊為先一點都不敢懈怠。

不僅把四海公司聘請的十幾位賬房先生全組織了起來,還專門從曹州衙門、山東布政使司衙門徵調了十幾位戶房吏員。

儘管有近三十人,各司其職,分工明確,但還是花了整整兩天時間才把資料統計出來。

看著手中這張統計表,楊為先那是壓力甚大。

雖說早就預計這次弄來的錢糧不少,可這親眼看到統計出來的資料,還是相當嚇人的。

有著應天府那位商人帶頭捐糧,帶著這一幫富商巨賈,總共捐出了一百五十六萬七千八百石。

雖說這些糧,有大米小麥,也有糯米、大豆、粟米等粗糧,可這隻要能讓人填飽肚子,誰管是啥糧。

一百五十多萬石,真的太多了。

都快有山東一年稅糧一半,大明賦稅二十分之一。

光看這些糧可能還不嚇人,可要是再算上白糖生意授權費近十萬兩,玻璃一百多萬兩,香水一百三十多萬兩,就很恐怖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