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爹你真沒有見過聽過呀,那太好了呀。!
“好啥呀,你就安心讀書吧,別想太多。”
“哈哈哈,爹,你聽我說,之前我和樂樂試過把雞下的蛋拿來孵,我倆不懂,就用家裡燒完的木灰和泥巴混一起搭了個窩抱著雞蛋,然後半個月開啟看就是黃黃透明的,味道還不一樣呢。”楊興確認縣城沒有這東西,激動的大笑起來。
“興兒,你說的真的。”楊父連忙扭頭看向後方,一臉不可思議道。
“是呀,爹,等回到家我就給你試試。”
.........
王秀才住在四團村北邊,路上需要經過楊家,父子二人到家把牛車放下後,帶上束脩六禮,就直接去了王秀才家。
到了王秀才家,王秀才剛給學生安排完課程,在屋裡坐著。
王秀才三十多歲高中秀才後,後面就一直沒有過關,多年考不中舉人,生活只能靠收束脩餬口了,現在已經快六十了,鬚髮全白。
“王爺爺好,”一進屋,楊興就打起招呼來。
王秀才看到楊興,意味深長摸著鬍鬚,來他這裡讀書的學生,見到他,那個不都是害怕低著頭,不敢說話。這孩子跟別人不一樣啊!
楊父拘謹道:“王老師,我家楊興今年已有十二歲,從小也跟著學過一些啟蒙知識,現在想送到您這裡學習,還望老先生能收下。”
王秀才摸了一摸鬍子道:“楊豐啊,你自小也跟過老夫學習過,也算是老夫的學生。哎,可惜啊,你要是願意繼續讀書,說不準也有高中的一天啊!”
“老師,學生,不敢當,實在是自己沒有本事,現在就指望孩子有出息了。”楊父彎著腰,不好意思道。
王秀才看了看楊興道:“這孩子我先考校一番,如果可以老夫就收下。”
摸了下鬍鬚,問道:“既然你也學過一些啟蒙知識,那老夫問你,你為何要讀書。”
楊興衝著王秀才笑了笑道:“看著村裡人們辛苦勞作的耕地,我就想有什麼可以讓他們富足,讓我大明朝富足。所以就想讀書明理,讀書啟智,好科舉高中為皇上效力,讓天下百姓都富足,讓大明朝強大。”
王秀才看著楊興,一連眨了好幾下眼睛,思考了半天,隨後微笑著,意味深長道:“老夫覺得這個小子機靈聰明,有志氣,是個讀書的料,將來肯定能高中。”
楊父大喜,連忙謝道,隨即讓楊興跪下,恭恭敬敬拜了三下,敬茶,王秀才連說三個好字,就拉起他起來。
這就算是行完拜師禮了,楊興成了王秀才的學生。
“今天先到這吧,楊豐你先帶楊興回去收拾準備下,書籍暫時就不用買了,跟老夫學習練字考校先,明早來我這開始讀書。”
楊父高興的合不攏嘴,這看來興兒以後就能正式開始讀書了,連忙應下。
離開之前,楊興朝著王秀才再次行禮。
.........
晚上吃飯時,老爺子坐在正桌上笑呵呵道:“大郎,你今天帶興兒拜師如何。”
楊父想了想,鄭重回道:“王老先生收下興兒了,還誇獎興兒可以高中。”
“收下就行,那興兒以後就好好讀書了。”
楊興放下手中的東西,看著眾人,緩緩道:“爺爺,今天我問爹有沒有見過黃黃透明的熟雞蛋,爹說沒有見過這些,縣城也沒有。我之前和樂樂拿雞蛋孵小雞,用木灰和泥巴混著,然後開啟雞蛋很好吃,是吧弟弟。”
楊樂吃著碗裡的粟米粥,一臉懵,想著這是啥啊?啥黃黃的雞蛋呀,我怎麼沒有見過。
“哦...哦是的,哥哥說的是的。”感覺到被拍了下,沒咋想就直接回道。
老爺子看著兩個孫子的樣子,半信半疑道:“有這好法子?”
“是的爺爺,你幫準備一些雞蛋唄,就算到時做不出來,我們也能吃呀。”楊興連忙點著頭保證道。
“行,爺爺給你準備些,興兒要讀書了,偶爾也要補下身子。”
“都好好吃飯吧,早點休息,興兒你明天就要開始讀書了,要用功了。”老爺子以為楊興只是孩子心,也沒把幾個雞蛋當回事,隨意回道。
............
晚飯後,沒有啥娛樂活動,一家人各自回各自的屋。
躺在床上的楊樂,看著旁邊的傻呆呆的某人道:“俺哥,你說的黃黃的雞蛋是啥呀,我啥時候吃過呀?”
“後面哥哥做出來了你就知道了,以後哥讀書完,有時間帶你做下好玩的,早點休息吧。”楊興摸了下弟弟的頭,看著窗外,笑呵呵回著。
還好有個輔助,趁其現在還小,可以拿來頂著一些事情,家人都會覺得是小孩子玩物,不會在意,多半當作是偶然發現而來。
等之後讀書一段時間,才好慢慢展現一些自己的才華,避免被懷疑。
-----------------
注:初,太祖都金陵,令應天、太平、鎮江、廬州、鳳陽、揚州六府,滁、和二州民牧馬。洪武六年,設太僕寺於滁州,統於兵部......既而以監牧歸有司,專令民牧。江南十一戶,江北五戶養馬一,復其身。永樂初,設太僕寺於北京,掌順天、山東、河南。舊設者為南太僕寺......又定南方養馬例:鳳、廬、揚、滁、和五丁一,應天、太、鎮十丁一。——《明史·志·卷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