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化工

第10章 雪夜密談

隴州的冬夜,大雪紛飛。

程巖披著厚重的裘衣站在書房窗前,望著院中那串新鮮的腳印。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天了,那位神秘的“李小姐“總是在夜深人靜時造訪,卻又從不現身。

“既然來了,何不進來一敘?“他突然對著空蕩蕩的庭院說道。

雪幕中,一個纖細的身影緩緩顯現。李明月披著素白斗篷,髮間的白玉步搖在月光下泛著清冷的光暈。她手中捧著一個錦盒,指尖凍得通紅。

“程公子好耳力。“她的聲音比往日少了幾分矜持,多了幾分疲憊。

程巖推開房門,暖黃的燈光傾瀉而出,在雪地上投下一方溫暖的光斑。“李小姐漏夜造訪,想必不是為了討論白糖工藝。“

李明月沒有立即回答。她走進書房,將錦盒放在案几上,斗篷上融化的雪水在地板上留下深色的痕跡。書房裡炭火正旺,牆上掛著程巖繪製的各種機械圖紙,案几上攤開的是半成品的代數手稿。

“這些符號...“她突然用樹枝指著紙上的一個方程,“是微積分嗎?“

程巖手中的茶盞一顫,滾燙的茶水濺在手背上。他強自鎮定道:“李小姐說笑了,不過是些記賬的符號。“

“是嗎?“李明月突然改用一種奇怪的腔調,“那這個呢?“她在紙上迅速寫下:E=mc²。

書房裡的空氣彷彿凝固了。程巖死死盯著那個公式,耳邊嗡嗡作響。十年了,整整十年沒見到這個改變世界的方程式!

“你...“他的聲音嘶啞得不像自己,“到底是誰?“

李明月顫抖著開啟錦盒。裡面是一張泛黃的老照片——金陵大學的校門前,一群年輕學子笑容燦爛。照片上的日期清晰可見:1937.10.7。

“金陵大學化學系助教,“她輕撫照片上那個戴眼鏡的女生,“1937南京。“

窗外的雪下得更急了,狂風呼嘯著拍打窗欞。程巖感到一陣眩暈,不得不扶住案几才能站穩。他張了張嘴,卻發現喉嚨乾澀得發不出聲音。

“2025年,“他終於擠出一句,“上海。“

李明月的眼淚奪眶而出。她踉蹌著向前一步,又猛地停住,雙手緊緊攥著那張照片,指節發白。

一陣寒風捲著雪花從窗縫鑽進來,燭火劇烈搖晃。程巖鬼使神差地伸出手,輕輕擦去她臉上的淚水。這個動作讓兩人都愣住了。

“冷嗎?“他笨拙地問,遞過自己的手爐。

李明月接過手爐,指尖不經意相觸,兩人都像被燙到般縮了一下。她低頭看著手爐精妙的結構——這分明是現代保溫技術的簡化版!

“你改良的?“她問。

程巖點點頭:“用雙層銅壁,中間填了木炭粉,保溫效果比普通手爐好三倍。“

兩人相視一笑,這一刻,跨越千年的默契在燭光中悄然建立。

書房裡的炭火添了第三次,窗外的雪依然下個不停。

李明月蜷縮在圈椅裡,捧著程巖特製的“現代風格“熱可可,小口啜飲。這是他用可可粉、牛奶和蜂蜜調製的,雖然材料有限,卻已經足夠讓她熱淚盈眶。

“這個味道...“她閉上眼睛,“南京路上的咖啡館...“

程巖坐在她對面,面前攤開一本手繪的筆記。這是他穿越以來記錄的所有現代知識,從基礎化學到簡易機械,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寫滿了公式和草圖。

“你先問還是我先問?“他試圖讓氣氛輕鬆些。

李明月放下杯子,神情突然嚴肅:“後來...我們贏了嗎?“

程巖的手一抖,墨水在紙上暈開一團汙漬。他深吸一口氣:“贏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李明月的眼淚無聲滑落。她顫抖著從懷中掏出一個小本子,扉頁上用鋼筆寫著“若得見光明,死而無憾“。

“南京...?“她幾乎不敢問出口。

程巖紅著眼眶,輕輕握住她冰涼的手:“三十萬同胞...但我們後來建了紀念館,每年國家公祭。“

屋外的風更急了,雪花拍打窗欞的聲音像無數細小的叩問。李明月突然抓緊他的手腕:“告訴我,中國後來...什麼樣?“

程巖起身從書架上取下一卷畫軸,緩緩展開——這是他憑記憶繪製的現代中國地圖。高鐵線路如蛛網般縱橫交錯,城市群星羅棋佈,三峽大壩、港珠澳大橋...一個個奇蹟般的工程被他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來。

“人民當家作主,再也沒有皇帝。“他的手指在地圖上移動,“我們造出了原子彈,發射了衛星,高鐵四通八達...“

李明月的淚水打溼了衣襟。她顫抖著撫摸地圖上標註“南京“的位置,那裡被程巖特意畫了一株盛開的梅花。

“山河已無恙。“程巖輕聲說,“國泰民安。“

這句話終於擊潰了李明月最後的防線。她伏在案几上痛哭失聲,十年的孤獨、八十年的牽掛,在這一刻盡數宣洩。程巖靜靜站在一旁,任由她哭個痛快。

當哭聲漸歇,李明月抬起頭,紅腫的雙眼卻閃爍著異樣的光彩:“給我講講細節,所有細節!“

程巖點點頭,取出一疊新的紙張。兩人就這樣,一個說一個記,從抗日戰爭講到解放戰爭,從建國初期講到改革開放。炭火漸漸微弱,天色開始泛白,卻依然澆不滅他們交流的熱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