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化工

第9章 糖霜奇緣

長安城的初雪來得悄無聲息。永嘉公主府的琉璃瓦上積了一層薄薄的銀裝,在晨光中泛著晶瑩的微光。屋簷下的冰稜折射出七彩的光暈,將暖閣內映照得如夢似幻。

李明月倚在雕花窗欞前,纖細的指尖輕輕捻著一塊晶瑩剔透的白糖。陽光穿過素紗窗幔,將糖塊照得如同水晶般璀璨。她將糖塊舉到眼前,眯起眼睛仔細觀察——晶體結構完整,透明度極高,在陽光下幾乎看不到任何雜質。

“這純度...“她喃喃自語,眉頭不自覺地蹙起。這般精製的白糖,在這個時代實屬罕見。她輕輕將糖塊放入青瓷茶盞中,看著它慢慢融化。茶水依然清澈見底,沒有半點雜質沉澱——這說明糖的純度極高,幾乎不含礦物質和色素。

“公主,查清楚了。“貼身女官輕手輕腳地走進暖閣,將一份絹布密報呈上,“這白糖確實出自隴州一個叫程巖的年輕匠人之手。據探子回報,他用的是種叫'黃泥淋糖'的秘法。“

李明月接過密報,鎏金護甲在沉香木案几上敲出一串急促的聲響。她的目光快速掃過絹布上的文字:“先用甘蔗熬出黑糖,再以特製黃泥過濾...反覆淋制七次...“

“黃泥法!“她猛地攥緊糖塊,指節因用力而發白。這是明朝《天工開物》裡記載的工藝!她的腦海中立刻浮現出現代製糖廠的畫面——離心機、活性炭、離子交換柱...而這個程巖,竟然用簡陋的黃泥就達到了類似的效果?

“備馬。“她突然說道,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彩,“本宮要去隴州。“

“可是公主,“女官面露難色,“陛下昨日才囑咐您安心養病...再說這寒冬臘月...“

“就說我去隴山賞雪。“李明月已經利落地解下繁複的宮裝,露出裡面素白的裡衣。她從檀木箱底取出一套鵝黃色襦裙——這是她按現代審美改良的便服,剪裁簡潔,行動方便。

“準備輕車簡從,只帶四個金吾衛,都換便裝。“她一邊說一邊摘下滿頭珠翠,只留下一支白玉步搖。女官還想勸阻,卻見公主已經取出一件素色斗篷,動作利落地繫好繫帶。

“公主,至少帶上暖爐...“

“不必了。“李明月搖搖頭,從妝奩中取出一個小巧的銅製手爐——這是她自己設計的,內部結構參考了現代暖手寶,“有這個就夠了。“

隴州城西的程宅後院,蒸汽繚繞,甜香四溢。程巖正蹲在一個木製裝置前,指導工匠們調整傳動裝置。

“這個齒輪再往左移半寸。“他指著傳動軸說道,手上還沾著糖漬,“離心力不夠,糖蜜分離不徹底。“

這個裝置是他仿照現代離心機原理設計的,雖然全部用木材打造,但基本結構已經相當接近現代裝置。主軸連線著六個糖碗,透過水車帶動旋轉,利用離心力將糖蜜分離。

“程哥,轉速夠快了!“劉大壯興奮地喊道,黝黑的臉上沾滿了木屑。

程巖搖搖頭:“還不夠。至少要達到每分鐘三百轉,才能達到最佳分離效果。“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繼續調整皮帶輪的鬆緊度。

就在這時,前院傳來程寧歡快的說話聲:“兄長!快來!有客人!“

程巖皺了皺眉,他正在關鍵除錯階段。但程寧很少這麼興奮,想必是來了重要客人。他擦了擦手上的糖漬,囑咐劉大壯繼續除錯,自己則快步向前院走去。

轉過迴廊,眼前的景象讓他腳步一頓——程寧正蹲在糖灶前,手舞足蹈地向一位陌生女子講解著什麼。那女子約莫十七八歲,穿著素雅的鵝黃色襦裙,髮間只簪一支白玉步搖。陽光透過蒸騰的水汽,為她鍍上一層朦朧的光暈,襯得她膚若凝脂,眉目如畫。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舉手投足間那種從容氣度——既不像尋常商賈之女那般拘謹,也不似官宦千金那般驕矜。她微微傾身聽程寧講解時,脊背依然挺得筆直;掩唇輕笑時,眼角的弧度恰到好處;就連拂袖的動作都帶著一種說不出的優雅韻律。

這通身的氣度,絕非尋常人家女子!

“兄長!“程寧發現了他,歡快地招手,“這位是長安來的李小姐,特意來看我們的白糖呢!“

女子聞聲回首,盈盈一禮:“程公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