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州的清晨,薄霧籠罩著程家小院。程巖推開書房的門,發現程寧已經伏在案几上睡著了,小臉上還沾著墨跡。案几上攤開的《九章算術》翻到了“盈不足“一章,旁邊密密麻麻寫滿了奇怪的符號。
程巖輕手輕腳地走近,發現那些符號竟是簡易的代數式。程寧用“天“代表未知數,旁邊列著:
天+月=三十五
二天+四月=九十四
“雞兔同籠?“程巖啞然失笑。這丫頭竟無師自通地發明了符號代數!
“唔...兄長?“程寧揉了揉眼睛,看到程巖手中的紙頁,頓時漲紅了臉,“我、我胡亂寫的...“
程巖將竹簡輕輕放下,從袖中取出一個小紙包:“嚐嚐這個。“
程寧小心翼翼地解開繩結,裡面是幾塊琥珀色的糖塊。她捏起一塊含在嘴裡,眼睛頓時彎成了月牙:“好甜!比飴糖清爽多了!“
“這是西域商人帶來的石蜜。“程巖也嚐了一塊,卻在甜味後嚐到一絲苦澀。他對著陽光細看,糖塊里布滿黑色雜質——典型的唐宋粗製紅糖,含糖量不足七成。
程寧又含了一塊,突然皺眉:“就是有點...怪味,像燒焦的麥稈。“
“雜質太多。“程巖摩挲著糖塊,突然想起《天工開物》記載的黃泥法,“想不想看兄長變個戲法?把這些褐糖變成雪一樣的白糖?“
程寧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三日後,程家後院支起了一口大鐵鍋。
程巖指揮著劉大壯將買來的紅糖塊搗碎,倒入鍋中加水熬煮。濃稠的糖漿在鍋中翻滾,冒出琥珀色的氣泡,散發出焦甜的氣息。
“火候小了。“程巖用長柄木勺攪動著,“要熬到能拉絲的程度。“
程寧蹲在灶邊,目不轉睛地盯著糖漿。突然她指著鍋邊:“兄長,這裡顏色變了!“
程巖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鍋沿的糖漿確實開始泛白。他心中一動——這丫頭觀察力驚人!
“取黃泥來。“
劉大壯扛來一筐篩過的黃泥,程巖按記憶中的比例加入清水,攪成粘稠的泥漿。程寧好奇地用手指蘸了一點:“這麼髒的泥,真能做出白糖?“
“看好了。“程巖笑著將泥漿緩緩倒入準備好的陶甕中。陶甕底部鑽有小孔,塞著稻草作為過濾層。
當滾燙的糖漿澆在黃泥上時,眾人都屏住了呼吸。奇妙的事情發生了——糖漿並未與泥漿混合,而是像被什麼牽引著,緩緩滲入陶甕底部。
“這...這是仙術嗎?“劉嬤嬤瞪大了眼睛。
程巖搖頭:“黃泥中的黏土能吸附色素,木炭可以去除異味。“他指著陶甕下方接著的瓷碗,“看,糖漿變清了。“
果然,最初流出的糖漿呈深褐色,漸漸變成琥珀色,最後竟透出淡淡的金色。程寧湊近聞了聞:“焦味真的沒了!“
七日後,程巖小心翼翼地揭開陶甕的封口。
“呀!“程寧驚呼一聲。
甕壁上掛滿了晶瑩的糖霜,像是一層薄雪,在晨光中閃閃發亮。程巖用竹片輕輕刮下一捧,糖霜如細雪般簌簌落下。
“嚐嚐。“
程寧小心翼翼地捏起一撮放入口中,眼睛頓時睜得溜圓:“好甜!像冬天的第一場雪!“
劉大壯也嚐了一口,黝黑的臉上寫滿震驚:“神了!比貢品還精細!“
程巖看著糖霜在陽光下折射出的細碎光芒,心中已經有了計劃。他轉向程寧:“想不想學計算糖的產量?“
程寧立刻來了精神,從袖中掏出隨身攜帶的算籌。
“假設一甕糖漿重十斤...“程巖在地上畫出簡易的流程圖,“經過黃泥過濾後,可得白糖...“
程寧的算籌飛快地擺動著,突然停下:“應該能得到六斤四兩左右!“她抬頭看到兄長驚訝的表情,有些不安,“我、我算錯了嗎?“
程巖搖頭,心中震撼不已。這丫頭不僅心算速度驚人,還無師自通地掌握了百分比的概念!
“完全正確。“他揉了揉程寧的頭髮,“不過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接下來的半個月,程家後院變成了一個奇特的糖坊。
程巖改進了工藝,用磚砌的過濾池代替陶甕。他設計了三級過濾系統:第一層粗砂去除大顆粒雜質,第二層黃泥吸附色素,第三層木炭去除異味。
程寧則發揮她的數學天賦,精確計算每一道工序的引數。
“兄長你看!“這天清晨,程寧興奮地舉著一塊木板跑來。木板上畫著奇怪的圖表,“我發現了糖漿濃度和流速的關係!“
程巖接過木板,上面竟是一幅座標圖!橫軸標註著“時辰“,縱軸標註著“甜度“,幾條曲線清晰地展示了不同溫度下糖漿的結晶速度。
“這是...“程巖聲音有些發顫。
“我把兄長教的'天元術'用在這上面了。“程寧指著圖表,“當糖漿溫度保持在六十度時,過濾速度最快,白糖產量能提高三成!“
程巖一把抱住妹妹,眼眶發熱。在這個沒有溫度計的時代,她竟能透過觀察和計算,得出如此精確的結論!
“寧兒,你是個天才。“
程寧紅著臉低下頭:“是兄長教得好...“
一個月後,“程記白糖“正式開張。
程巖建造了更大的糖灶,一次能熬煮五十斤糖漿。程寧設計的過濾系統使白糖純度達到了驚人的九成八,產量比最初提高了十倍不止。
這天傍晚,程寧興沖沖地跑進糖坊:“兄長!我改進了結晶池!“
她展開一卷牛皮紙,上面畫著立體結構的結晶池,旁邊密密麻麻寫滿了計算公式。程巖仔細一看,這丫頭竟然設計出了斜面結晶法,透過精確控制池底傾角,使糖漿能自然分層結晶!
“這是...“程巖指著圖紙上奇怪的符號。
“我把兄長教的'天地人'座標系用在了立體結構上。“程寧興奮地解釋,“這樣糖漿在結晶時,雜質會自然流向低處...“
程巖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培養出了一個超越時代的數學天才。在這個沒有計算機的年代,能徒手完成這樣的三維空間計算,簡直是奇蹟!
隴州的夏夜悶熱難耐,程家後院卻燈火通明。
程巖擦了把額頭的汗水,看著程寧蹲在沙盤前,用一根細竹竿畫著複雜的幾何圖形。月光與燈火的交織下,那些線條彷彿有了生命,在細沙上蜿蜒伸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