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化工

第2章 家徒四壁

清晨,程巖被一陣雞鳴聲驚醒。

他睜開眼,茅草屋頂的縫隙間透進幾縷陽光,灰塵在光束中緩緩浮動。他愣了一會兒,才想起自己已經不在現代了。

“貞觀三年……”他低聲自語,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臉。

面板光滑,沒有胡茬,這具身體比他原本的要年輕許多,大約二十歲出頭的樣子。他掀開粗布被子,起身下床,赤腳踩在夯實的泥地上,涼意從腳底傳來。

屋外傳來窸窸窣窣的腳步聲,隨後門被輕輕推開。

“兄長醒了?”

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程巖轉頭看去,只見一個約莫十五六歲的少女站在門口,手裡端著一碗冒著熱氣的粥。她穿著粗布衣裙,頭髮簡單地挽起,面容清秀,一雙杏眼明亮有神。

“妹妹?”程巖試探性地開口。

少女愣了一下,隨即擔憂地走近:“兄長可是還頭暈?我是阿寧啊。”

程巖這才從原主的記憶裡翻出她的身份——程寧,他的親妹妹,父母去世後,兄妹倆相依為命,靠著祖上留下的幾畝薄田和一間老宅勉強過活。

“沒事,只是睡迷糊了。”程巖接過粥碗,低頭喝了一口。

粥很稀,幾乎能照出人影,米粒少得可憐,更多的是野菜和豆子。他皺了皺眉,抬頭問道:“家裡……糧食不夠了?”

程寧抿了抿唇,低聲道:“前些日子繳了秋糧,剩下的米不多了,劉嬤嬤說省著點吃,還能撐到月底。”

程岩心頭一沉。

看來這個家,比他想象的還要窮。

吃完早飯,程巖決定先熟悉一下這個家。

院子不大,夯土圍牆已經有些斑駁,角落裡種著幾株蔥蒜,還有一小片菜地,種著些蘿蔔和白菜。院子中央有一口水井,井口磨損嚴重,顯然用了很多年。

“兄長,你的鞋。”程寧小跑過來,手裡捧著一雙布鞋。

程巖低頭看了看自己光著的腳,有些尷尬地穿上。鞋子很舊,鞋底已經磨得有些薄,但還算合腳。

“家裡……就我們兩個人?”他試探性地問。

程寧搖搖頭:“還有劉嬤嬤和劉叔,他們住在後院的小屋裡。”

正說著,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挑著兩桶水從院外走進來。他面板黝黑,肌肉結實,一看就是常年幹活的莊稼漢。見到程巖,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黃牙:“少爺醒了?身子可好些了?”

“劉叔?”程巖猜測道。

“是嘞!”劉叔放下水桶,擦了擦汗,“少爺病了這一場,可把小姐急壞了。”

程巖點點頭,目光落在水桶上。水質清澈,但桶底沉澱著少許泥沙。他蹲下身,用手指蘸了一點,放在鼻尖聞了聞——沒有異味,但雜質不少。

“這水……是從哪兒打的?”

“村口的老井。”劉叔答道,“咱家這口井水少,不夠用,我每天得去村口挑兩趟。”

程巖若有所思。

水質問題在現代不算什麼,但在古代,不乾淨的飲水很容易導致疾病。他得想辦法改善一下。

正想著,一條大黃狗從後院竄了出來,歡快地搖著尾巴,湊到程巖腿邊嗅了嗅。

“大黃,別鬧。”程寧輕斥一聲,大黃狗立刻乖乖坐下,吐著舌頭看向程巖。

“它認得我?”程巖有些意外。

程寧笑了:“大黃從小跟著咱們,怎麼會不認得兄長?”

程巖蹲下身,摸了摸大黃的頭。狗子立刻親熱地蹭了蹭他的手心,尾巴搖得更歡了。

看來這狗很通人性,是個看家護院的好幫手。

中午,劉嬤嬤煮了一鍋野菜湯,裡面零星飄著幾片臘肉。

程巖看著碗裡的清湯寡水,忍不住問道:“家裡……還有多少錢?”

劉嬤嬤嘆了口氣,從懷裡掏出一個小布包,小心翼翼地開啟。裡面是幾枚銅錢,還有一小塊碎銀子。

“就這些了。”她愁眉苦臉道,“少爺前些日子生病,請郎中花了不少錢,剩下的……怕是連這個月的鹽都買不起了。”

程巖數了數銅錢,總共不到五十文。

按照唐朝的物價,一斗米(約6公斤)要五文錢左右,這點錢,確實撐不了多久。

“兄長別擔心。”程寧輕聲安慰,“我可以多做些繡活,拿去集市上賣。”

程巖搖頭:“不行,你不能太勞累。”

他看向劉嬤嬤:“家裡還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嗎?”

劉嬤嬤猶豫了一下,低聲道:“老爺生前留下幾本書,還有些筆墨……但那是少爺讀書用的,不能賣啊。”

程巖苦笑。

看來這個家,真的是一窮二白。

他站起身,在院子裡踱了幾步,目光掃過破舊的房屋、貧瘠的菜地、還有那口出水量不大的水井。

突然,他的視線停在了牆角的一堆灰白色石塊上。

“那是……石灰石?”他快步走過去,撿起一塊仔細檢視。

石頭表面粗糙,質地堅硬,確實是石灰石沒錯。

“少爺小心,那石頭硌手。”劉叔提醒道。

程巖卻眼睛一亮:“這些石頭是從哪兒來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