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寧跟在後面,雙膝跪地時差點被溼漉漉的裙襬絆倒。她慌忙穩住身形,額頭抵在冰涼的地面上,懷中的包袱發出輕微的碰撞聲。
李世民的目光在那包袱上停留了一瞬,隨即抬手示意:“免禮。這一路辛苦你了,明月。“他的視線轉向程寧,“你也過來的?“
“是。“李明月側身將程寧往前帶了帶,“程巖擔心鹽場局勢不穩,特意讓我帶她回長安。“
李世民微微頷首,手指在案几上輕叩兩下。殿內侍從立刻會意,無聲地退了出去,只留下貼身太監守在門口。
“老程來遲了!“程咬金的大嗓門先於人到了殿內。他渾身溼透,鬍鬚上還滴著水,卻渾不在意地大步走來,“參見陛下!老臣剛在玄武門巡視,聽說公主回來了,趕緊過來瞧瞧。“
李世民無奈地搖頭:“知節,你這莽撞性子什麼時候能改。“
程咬金嘿嘿一笑,目光掃過程寧時突然頓住:“你這個小丫頭怎麼在這裡?“
““程巖擔心鹽場局勢不穩,讓我一起給帶回來的。“李明月解釋道,同時注意到程咬金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程咬金蹲下身,與程寧平視:“丫頭別怕,我和你家關係這麼好,沒事的。“他粗糙的大手拍了拍程寧的肩膀,“在長安有老程罩著你!“
程寧怯生生地點頭,不自覺地往李明月身後縮了縮。
“證據都帶回來了?“
李明月解開斗篷繫帶,從懷中取出鎏金匣子。雨水讓匣子表面的紋路更加清晰——那是崔氏家徽,此刻卻成了罪證。“崔氏與突厥往來的密函、賬冊都在這裡。“她雙手呈上匣子,“還有這個...“
她從腰間取出一支細長的銅管,管身上刻著精細的紋路。“這是在崔弘禮書房暗格中發現的,裡面裝著邊關佈防圖。“
李世民接過銅管時,指節微微發白。他擰開管蓋,取出一卷薄如蟬翼的絹布,在燭光下展開。布上繪製的關隘、駐軍標記清晰可見,有幾處還用硃砂做了特殊標註。
“好個崔氏!“皇帝的聲音低沉如雷,案几上的茶盞被震得輕輕顫動。他猛地站起身,腰間佩劍撞在案几邊緣,發出清脆的金屬碰撞聲。
程咬金湊過來一看,頓時怒目圓睜:“他奶奶的!這幫龜孫子連老程佈防的玄甲軍營地都標出來了!“
李明月垂眸不語。程寧站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只聽見自己急促的心跳聲。
殿外雨聲漸急,一陣風穿過窗欞,吹得燭火劇烈搖晃。陰影中,一個高大的身影緩步走出——長孫無忌手持一卷竹簡,目光在程寧身上短暫停留,隨即轉向李明月。
“殿下此行辛苦了。“他的聲音帶著意味深長的停頓,“不過有些人,怕是今夜難眠了。“
李世民將佈防圖重重拍在案上:“崔氏勾結外敵,罪證確鑿!“
“皇兄息怒。“李明月輕聲道,“程將軍在鹽場還發現了更重要的線索。“她從袖中取出一張近乎透明的薄紙,“這是用崔氏特製的藥水寫的,遇熱方顯。“
長孫無忌接過薄紙,置於燭火上方三寸。隨著溫度升高,紙上漸漸浮現出清晰的印記——太原王氏的家徽,下方還有一行小字:鹽鐵之利,五五分成。
李世民的眼神驟然轉冷:“好一個太原王氏!“
程咬金倒吸一口冷氣:“王珪那老匹夫也摻和進來了?這些世家真不安分”。
李世民說道,“不過還好,他們知道自己是哪裡人,這次,還算有救”
殿外突然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隨即是侍衛的喝止聲。李明月下意識地將程寧護在身後,手指按在了腰間軟劍的機簧上。
“報——“一名侍衛渾身溼透地衝進殿內,“潼關急報!突厥使團突然出現在關外,聲稱要進京朝貢!“
燭火猛地一跳,將李世民的身影拉得老長,投在殿牆上如同即將出鞘的利劍。李明月的指尖在袖中微微發顫——這與她記憶中的歷史出現了偏差。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突厥使團應該是在三個月後才來進京朝貢...
李世民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緒“朕倒要看看,這些突厥人想玩什麼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