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化工

第36章 世家的底線

鹽場,程寧從懷中掏出一塊粗布,小心翼翼地展開,露出那枚從官窖外撿回的突厥箭鏃。箭鋒寒光凜冽,刃口處殘留著幾絲乾涸的血跡,箭桿雖已斷裂,但尾部的刻痕仍清晰可辨——那是一頭仰天長嘯的狼,狼眼處嵌著極細的金絲,在燭光下泛著冷冽的光。

“這不是普通的箭。“程寧壓低聲音,指尖輕輕撫過箭桿上的突厥文字,“這是左賢王親衛的制式,每一支都有編號。“她翻轉箭桿,露出底部的一行小字:“乙未年冬,左帳親制“。

程巖接過箭鏃,指腹擦過箭鋒,立刻滲出一道血線。他眼神驟冷,將箭鏃重重按在案上:“崔家膽子不小,連突厥王庭的軍械都敢收。“

王方從懷中取出一封密信,信紙邊緣染著暗褐色的血漬:“探子從范陽盧氏的商隊截獲的。“他展開信紙,指著其中一行,“盧氏家主上月曾在詩會上當眾斥責崔氏'與虎謀皮,自取滅亡',言辭激烈,幾乎當場翻臉。“

李明月接過信紙,指尖在墨跡上輕輕摩挲:“這不是普通的墨……“她突然將信紙湊近燭火,在高溫炙烤下,紙面上竟隱隱浮現出幾行暗紅色的字跡:

“崔氏私運鹽鐵出關,疑似通敵,盧氏絕不與謀。“

字跡殷紅如血,顯然是用了特殊的密寫藥水。

程巖倒吸一口冷氣:“盧氏早就懷疑崔家了?“

“不止。“王方又從靴筒中抽出一卷薄絹,“這是清河崔氏的分支三日前秘密送入長安的奏摺抄本。“他指著絹上工整的小楷,“他們直接向陛下告發本家'私售軍械,勾結外敵',還附了一份崔氏近半年鹽鐵交易的賬目。“

劉大壯撓了撓頭:“奇怪,這些世家不是一向同氣連枝嗎?“

“同氣連枝不假,但通敵叛國是另一回事。“程巖冷笑一聲,從案底抽出一本泛黃的書,翻到記載范陽盧氏的那頁,“盧氏祖上十二位邊關守將,有六人戰死在突厥刀下。太原王氏的祖墳還在雁門關外,他們比誰都怕突厥南下。“他重重合上書冊,“世家可以內鬥,但絕不會容忍叛國!“

程寧突然想起什麼,從袖中掏出一塊燒焦的布片:“我在官窖外還找到這個。“

布片上殘留著半個朱印——“崔氏私庫驗訖“,旁邊還有一行模糊的小字:“鹽三十石,換精鐵二百斤,送北庭交割“。布片邊緣沾著黑火藥,顯然是被匆忙焚燬時殘留下來的。

“用大唐的鹽,換突厥的鐵……“李明月指尖發抖,“崔家這是要拿我們的鹽,幫突厥人打造兵器來攻打大唐!“

議事堂內,程巖找來一本書,他的指尖停在“范陽盧氏“那一頁,紙頁泛黃,墨跡卻仍清晰如新。

“盧氏祖訓第一條——“他的聲音低沉,一字一句地念出,“'凡我族人,不與胡虜通婚,不售胡虜寸鐵,不見胡虜使節於堂前。'“

李明月輕輕撫過書頁上燙金的族徽:“五姓七望的驕傲,是刻在骨子裡的。“

程寧好奇地湊近,看到書頁邊緣用小楷密密麻麻注著歷代盧氏名臣的事蹟——盧懷慎鎮守幽州三十年,拒突厥使節於城門之外;盧鈞戰死雁門關,臨終前令親兵焚燬所有文書,絕不讓半個字落入胡人之手。

“這些世家...“劉大壯撓撓頭,“怎麼比朝廷還恨突厥人?“

“血脈。“王方突然開口,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他們相信自己的血是乾淨的,而突厥人的血...“他頓了頓,“是髒的。“

屋內一時寂靜。夜風從窗縫鑽進來,吹得燭火忽明忽暗。

程巖從案底取出一卷泛黃的絹布,緩緩展開。那是太原王氏的族譜,首頁用硃砂寫著觸目驚心的一行字:

“胡塵汙我衣冠者,雖遠必誅!“

“三年前,突厥使節在王氏祖墳前吐了口唾沫。“程巖的聲音冷得像冰,“王氏族長親自帶著三百家丁,追到陰山腳下,把那使節的頭顱掛在旗杆上曝曬了三個月。“

程寧倒吸一口冷氣。她突然明白,為何崔家要偷偷摸摸地與突厥交易——若讓其他世家知道,恐怕不等朝廷動手,五姓七望自己就會清理門戶。

李明月取出一枚玉佩,上面刻著“清河崔“三個字:“崔氏分支上月送來這個,說本家'玷汙血脈,罪不容誅'。“她翻轉玉佩,背面竟用針尖刻著極小的八個字:

“胡塵染指,天地不容“

“世家可以容忍內鬥,可以抗旨不遵,甚至可以...“程巖的指尖劃過玉佩,“但絕不會容忍自己的血脈被胡人玷汙。“他的聲音突然提高,“這就是為什麼崔家必須死!“

王方冷笑一聲:“崔家這是自尋死路。“

劉大壯撓了撓頭,有些不解:“可崔氏也是五姓七望之一,他們自己就不在乎血脈嗎?“

“他們在乎,但他們更貪。“李明月輕聲道,指尖撫過案上那枚突厥箭鏃,“崔家老太爺這些年一直在暗中收購鐵礦,囤積鹽引,野心勃勃。他們以為,只要掌控了鹽鐵之利,就能凌駕於其他世家之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